20xx年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内容摘要:

设计与办公 等系 统,引进研发、工艺、制造及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数字化设计、制造及管理条件 ,提升信息化水平。 增收工程。 一是 塑造品牌 形象 ,建立和完善市场营销体系,引导“客户”消费,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二是 加大外贸市场开拓力度。 立足传统市场,努力开拓西方市场;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形成新产品市场体系;不断推广高附加值产品并努力实现量的提升。 (二) 2020 年度风险评估工作开展情况 公司于 2020 年 10月开展了全面风险评估工作, 公司共下发《全面风险调查问卷》 80份, 各受调查人员通过自身对公司各业务板块风险的辨识以及对公 司全面风险管理的认识独立完成问卷, 收回问卷 67 份,其中总经理问卷 1 份,副总经理 6 份,中层管理人员 53 份,关键岗位 8 人员 7 份。 问卷者对问卷填报认真,风险辨识基本准确。 (三) 2020 年度风险评估结果 经评估,现将公司排序前十位的风险分别为: ; 2.投资决策风险; ; ; ;; ; ; ; 10.竞争风险。 其中重大风险分别为: ; ;; ; 依次绘 制风险图谱如下: 三、 2020年重大风险分析 (一)重大风险分析 政策 风险 风险动因: 因为 xxx、 XXX、 XXX、政策的出台, 将使更多的非公有制经济进入 行业竞争 , 将促使公司 由独立、封闭向开放、竞争转变。 1 2 0 1 2 3 4 5 影响程度 1 2 3 4 5 发生可能性 重大风险 中等风险 一般风险 3 4 5 7 8 9 6 ⑩ 9 ( 2)风险影响: 非国有经济将进入军品科研生产领域,承担一部分过去仅仅由国有企业所承担的军品科研生产 任务, 传统军品行业竞争压力逐渐增大,与此同时,非国有经济在体制机制上所具有的优势,使国有经济在行业竞争上基本不再具有明显的优势,造成公司的经济收 入和利润降低。 ( 3)风险管理策略: 及时有效树立市场与效益观念,提高全员竞争意识,调整产业结构,降低对单一产品的依赖程度,开发 新产品 ,积极适应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减少产业政策对公司的影响程度。 ( 4)风险解决方案: ① 适时调整,有效树立市场与效益观念,从公司领导、中层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及生产人员全面进行培训,树立全员市场竞争意识,克服国有企业固有的弊病。 ② 调整产业结构,继续加大高附加值新产品的 研发力度,提高产品盈利能力。 ③加大 新产品 开发力度,加强与客户的走访联系,加快产品试制步伐,近快形成量产并实现经济 效益。 提升公司锻造、机加、热表能力。 ④ 深入进行组织机构、薪酬体系调整,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降低公司运营成本,提升公司的竞争力,缩小公司作为国有经济与非国有企业在体制机制、运行成本控制方面的差距。 ( 5)危机处理计划: ① 及时调整公司对产品规划,对市场进行深入的再研究再判断,在此基础上制订新的战略; ② 对竞争对手进行深入了解与研究,学习对标先进企业,吸收其先进的做法,从机制体制上、从管理方式上使公司缩小与其他竞争主体上 10 的差距。 决策 风险 ( 1)风险动因: ① 由于投资决策管理制度不健全,投资项目未按投资决策程序履行审批。 ② 由于投资项目前期论证不够深入,对方案论证不够充分。 ③ 由于招投标管理制度不完善。 ④ 由于对外股权投资监管不到位,或者投资企业所属行业不景气。 ( 2)风险影响 ① 造成投资失误或企业资产损失,或者引起投资项目被上级主管部门否定; ② 项目前期论证不充分, 造成项目实施方案与原方案发生重大变化,造成投资浪费; ③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串标、围标等,导致企业承受损失; ④ 呆滞股权收益减少或基本为零。 ( 3)风险管理策略: 通过 加强投资授权管理 制度、加强 投资项目前期论证等方式 , 确保投资项目合法合规, 合乎市场规律,建立项目实施控制流程,加强过程控制,加强股权投资企业监管,确保投资收益。 ( 4)风险解决方案: ①进一步根据集团公司及公司相关管理规定,健全投资决策管理制度,确保投资项目按投资决策程序履行审批,实现合法合规投资; ②加强 投资项目前期论证工作,确保项目论证充分,以免方案、批复与实施基本一致,减少方案变更对项目验收的不良影响,减少投资浪费; 11 ③ 进一步完善招标投标管理制度,确保国有资产安全。 ④加强对股权投资项目的监管力度。 ( 5)危机处理计划: ① 及时 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协调,及时纠正投资项目错误投资程序,使投资项目决策合法; ② 建立项目论证方案准确性指标,作为对投资管理部门的考核指标,进行经济责任制考核,切实增强投资管理人员的责任心; ③ 一旦遭遇相对方串标围标事件,果断采取措施 中断项目执行,防止时间影响进一步扩大,或者公司资产损失; ④ 有步骤、有计划地退出不良投资股权或者行业,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或者形成呆滞股权影响公司投资收益。 ( 1)风险动因: ① 宏观经济政策趋好,劳动力成本持续增加,推动原材料采购成本增加。 ② 极少数供应商,难以 满足公司质量提升要求,影响正常生产经营。 ③ 在正常市场环境下,因采购计划与生产计划发生脱节、定额管理等,致使原材料库存超出正常水平。 ④ 极少部分物料,独家供货,造成供货进度延迟 ,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 2)风险影响: 采购成本增加,降低公司经济效益;采购合同签订滞后、采购计划与生产计划衔接不佳,或计划变更频繁,造成提前到货,定额管理不严或偏大,库存积压,致使资金占用,降低公司现金周 12 转率,从而降低公司运行质量;对供应商供货进度、质量以及供应商违约,不但影响公司生产计划按时完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