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安全风险管理讲义内容摘要:

通过预防型安全管理的技术步骤,使安全管理的作用和效果不断加强。 变传统的纵向 单因素安全管理为现代的横向综合安全管理。 变被动、辅助、滞后的安全管理程式为现代主动、本质、超前的安全管理程式。 变外迫型安全指标管理为内激型的安全目标管理。 14 类型 控制范围 分类标准 控制措施 控制结果 传统安全管理模式 对事故管理为管理重点 无 个体防护 不安全 对象型管理安全模式 以作业过程中人或物为重点 按风险属性分类 个体防护管理控制 局部安全 过程型安全管理模式 全过程、全环境 按风险大小分类 个体防护管理监控工程技术控制 过程安全 系统安全管理模式 对运营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风险分析 按风险是否可以接受分类 建立风险优先控制顺序 系统安全 我国大多数的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模式目前都处于过程型管理模,而系统安全管理模式是以系统安全思想为基础,效果最佳。 15 香港地铁的安全风险管理 建立了一套全面考虑铁路资产寿命周期的安全风险管理系统。 主要包括有效的安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全面的管理系统,保证方案规划从铁路项目初期开始识别及控制安全风险、到铁路运营阶段对安全风险做积极的监控。 民航的安全管理体系 民航安全管理体系是基于对安全管理因素的特定界定,涵盖安全政策、安全文化和支持安全组织及特定界定的 安全管理因素而构成安全管理体系。 轨道交通行业的 RAMS 管理模式 RAMS,可靠性( Reliability)、可用性( Availability)、可维修( Maintainability)和安全性( Safety)这四个英文字母的首字母的缩写;它是欧洲引进来的标准,内容包含EN50126 等 3 个欧标;在轨道交通行业内, RAMS 是从产品的可行性开始到产品报废的整个周期过程中,所要贯彻执行的手段和方法,同时,我们通过收集大量可靠数据,并利用某些工具,从理论上将过去存在的问题逐个改善和解决。 英国标准协会 (BSI)制 定并颁布了 EN 50126《铁路应用—可靠性、可用性、维修性和安全性的规范和验证》。 该标 16 准自 1999 年 12 月 15 日正式生效以来,已经成为欧洲各国轨道运营商和供货商广为采用的 RAMS 管理最新标准,也是目前轨道交通行业实施 RAMS 管理的基础。 亚洲的新加坡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也已采用该标准。 五 .关于铁路安全风险管理。 ( 1) 安全风险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管理学科, 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由于对风险管理的出发点、目标、运用范围等侧重点不同,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也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 不断演变。 在铁路系统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就是要结合铁路安全工作实际,通过风险识别、风险研判和规避风险、转移风险、驾驭风险、监控风险等一系列活动来防范和消除风险,形成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 重点是要抓好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等要素。 所谓风险识别,就是对系统中尚未发生的、潜在的以及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的、连续的识别和归类;所谓风险评价,就是对系统中的风险因素能造成多大的伤害和损失,以及能否接受进行评估;所谓风险控制,就是对不能接受的伤害和损失采取安全预防措施,以达到消除、降低危害的目的。 风险识别、风险 评价和风险控制在推行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 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是基础,风险控制是核心。 (一 17 会我会重点讲解一下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及相关的方法) ( 2) 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与传统安全管理的联系和区别。 在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中,铁路积累和形成了许多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为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基础。 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与传统安全管理从管理目标上讲,都是坚持安全发展,着力于实现铁路安全持续稳定;从管理理念上讲,都是强调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调树立责任意识、问题意识和风险意识,牢固树立 “ 三个共识 ” ;从管理内容上讲,都是强化超前防范、风险控制,抓好过程控制和安全风险应急处置,着力于构建安全管理的专业技术管理和保障机制。 安全风险管理与传统安全管理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在安全管理模式上,传统安全 管理侧重问题分析,而安全风险管理则更强调问题的超前防范;在安全管理对象上,传统安全管理主要是事故和隐患管理,而安全风险管理则更加强调对问题项点的管理;在安全管理特点上,传统安全管理虽然也强调超前管理,标本兼治,但主要采取的仍然是经验型管理,而安全风险管理则更加重视安全隐患问题的辨识,分级管理,预警预控;传统安全管理注重各级领导干部的安全 18 包保、监督检查和考核,而安全风险管理则更加强调安全的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传统安全管理比较重视责任追究,而安全风险管理则更加强调责任在事前的风险评估、事中的风险防范和事后的风险 危害的控制上。 由此可见,安全风险管理的推广和应用,是在传统安全管理基础上的升华,是对传统安全管理中合理成分的发展,从而实现安全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盛光祖强调指出: “ 安全风险管理不是简单的提法上的变化,更不是在安全上另外再搞一套,而是在深刻总结铁路安全工作规律、准确把握当前铁路安全特征和变化的基础上,对铁路安全管理长期以来行之有效做法的坚持、管理的完善和新时期应对新情况对安全工作的创新。 ” 因此,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既不能与现有安全管理相割裂,更不能脱离现有安全管理 另起炉灶,必须把风险管理建立在现有安全管理基础上,引入风险意识,加强风险掌控,优化工作思路,促进现有安全管理更加理性和科学。 六 、 如何 推进铁路安全风险管理。 实行安全风险管理,基础是要加强对安全风险的研判。 要突出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加强对高风险 19 环节和岗位的掌控,及时发现并准确研判安全风险,实施对安全风险的科学管控和有效处理,强化过程控制,防止事故的发生。 一是全面掌控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要在原有的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健全综合分析平台,完善涵盖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和内部控制系统各环节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要确保信息数据和风险量化值的一致性、准确性、及时性、可用性和完整性,确保各层级能够及时全面掌握生产过程中本单位、本部门的风险控制点。 针对不同风险,按照设备质量标准和职工作业标准,分系统、分层次制定控制风险和消除风险的措施,并按照 “ 逐级负责、专业负责、分工负责、岗位负责 ” 的要求,把风险责任和风险措施落到各层级、各专业、各工种、各岗位,实现对现场作业的有效控制。 二是加强 “ 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时段 ” 的安全风险管理。 铁路是大联动机,其运输生产过程是由车、机 、工、电、辆等多工种、多环节协作完成,具有设备众多、种类繁多、布局纵横、职工岗位独立分散等特点,为了实现各工种、各环节的协同动作,必须做到严格有效的过程控制。 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涉及安全管理的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只有将安全风险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岗位、每一台设备、每一个作业环节,才能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全过程控制。 三是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作为实现安全风险全过程控制的重要手段。 各铁路运输企业要广泛开展安全生产达标建 20 设,实行安全标准化管理,按标准指挥生产,按标准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