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厂设备管理制度汇编内容摘要:
钩,严格实行奖罚。 14 考核标准 针对所有巡检人员严格按照制度中的规定执行。 每少巡检一次罚责任人 60 元,不在签到本上签字者罚责任人 50元。 不执行巡检路线、不做记录扣责任人 50 元。 记录不及时,不齐全扣责任人 30 元。 巡检过程中发现一般隐患的应及时处理或及时上报;发现一般隐患能处理未处理的扣责任人 50 元,发现隐患不处理也不上报的扣 100 元。 发现隐患不能处理也为上报的扣责任人 100 元。 在巡检过程中及早发现事故隐患并上报,及时处理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的 奖 200元。 14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1 润滑是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为减缓磨损,提高设备效益,降 低动力消耗,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和正常的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2 动力保全车间 必须加强对设备润滑管理工作的组织和领导,配备专人负责日常业务工作,推广先进润滑技术、润滑管理经验,组织操作人员学习润滑知识,组织定期检查,制定润滑油品的使用定额和储存保管、发放、废油回收利用及润滑器具管理规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3 车间主任设备助理对全车间的设备润滑负领导责任。 工程师应负责提出车间年、季、月的使用计划,具体执行设备润滑制度,认真做到: 按设备润滑规定做到“五定”、“三级过滤”: 五定: 定点:按日常的润滑 部位注油,不得遗漏。 定人:设备的日常加油,定期加油由操作工负责。 定质:按设备要求选定润滑油(脂)品种,质量要合格,润滑油必须经过“三级过滤”,清洁无杂物,方可加入润滑部位。 禁止乱用油(脂)或用不干净的油(脂)。 定时:对设备的加油部位,按照规定的间隔时间,进行加油、清洗或换新油。 定量:按设备标定的油位和数量,加足选定的润滑油。 三级过滤: 领油大桶到固定贮油箱、贮油箱到油壶、油壶到润滑部位。 滤网应符合下述规定:冷冻机油、压缩机油、机械油,一级过滤为 40 目;二级过滤为 60 目;三级过滤为 80目。 特殊油品 ,按特殊规定执行。 自动注油装置,要经常检查油位、油温、油压、注油量,发现不正常,应及时处理。 15 经常检查润滑部位的温度情况,轴承温度应保持在规定的指标内。 常用阀门的丝杆与螺母之间,要定期润滑。 不常用阀门的丝杆与螺母之间应用润滑油封死。 4 新购入油品,必须随附质量证书,库存三个月以上应逐桶分析检验后方可使用。 有同类牌号的润滑油要分别存放,写上标记。 废油应分类回收以便再生。 再生油须经质量鉴定,不合格不能使用。 5 车间应有专人负责润滑油品、润滑器具的管理。 6 关键设备在用润滑油时必须定时取样分析。 一般设备至少每三个月 取样分析一次,分析结果应记录入润滑档案。 在用油质量不符合使用要求时,应及时更换。 7 根据设备要求和工艺条件,正确合理的选用润滑油(脂),不得滥用或混用。 改变油品,必须经过 动力保全车间 批准。 在不影响润滑性能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润滑油(脂)的品种,以利于管理。 8 设备(装置)的润滑系统各部件应齐全完好,管道畅通、不漏、不渗。 16 起重机械管理制度 1 为了加强起重机械设备的管理,保证起重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2 本管理规定适用于公司梁式起重机、电动葫芦、铲车、抓木机等。 3 公司根据起重机械的种类、数量和 复杂程度,在 动力保全车间 设专职或兼职的技术人员负责起重机的管理工作。 4 使用单位应对起重机械进行检修维护,保证使用安全,建立必要的起重机械的检修维护、定期检验、操作、安全规程和交接班制度等规章制度。 5 使用单位和 动力保全车间 都要对起重机械逐台进行登记,建立设备档案,设备及安全附件完好,并取得技术监督局使用许可证。 档案包括产品的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图纸等原始资料,以及运行记录、历次技术检验报告、大修理、改变原设计性能和重大事故记录等。 6 各种不同规格型号的起重机械都要按 GB606785《起重机械的安全规程》的规定 安装相应的安全保护装置。 各种钢丝绳的选择使用和报废必须符合各种要求。 7 起重机械的工作点要有足够的照明和吊运通道,并应与附近的设备、建筑物的电器线路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 8 起重机械实行专责制,每台起重机械都要有专人负责使用与管理。 9 操作人员对使用的起重机械必须做到“四懂”(懂性能、懂结构、懂原理、懂用途)、“三会”(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经安全部门考试合格后方可操作。 10 新购置起重机械时必须选择取得制造许可证的专业制造厂生产的产品,安全保护装置要齐全,并有完整的合格证书。 17 11 使用单位对起重机械进行重大改造或改变原设计性能时,必须根据《起重机械设计规范》拿出改造方案、设计图纸、设计计算书和质量保证措施,并经 动力保全车间 和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报技术监督局备案。 12 使用单位应定期对起重机械进行技术检查和检验,检验和检查的周期与内容按 GB606785《起重机械的安全规程》的规定执行。 13 新安装、经过大修或改变原设计性能的起重机械,使用前必须进行静载荷或动载荷试验,静安保部、 动力保全车间 和使用单位共同鉴定验收合格,并经技术监督局批准后方可使用。 14 严禁使用起重机械超负荷起吊重物。 18 设备密封 管理制度 1 加强密封管理和创建“无泄漏生产单位”活动是公司减少“跑、冒、滴、漏”和提高效益、降低消耗、消除污染、保证职工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 为达到和巩固无泄漏工厂标准,实现安全文明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2 密封点分类和统计范围: 动密封:各种机、电设备(包括机床)连续起动(旋转或往复)的两个耦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动密封。 如压缩机轴、泵轴、各类转轴等的密封,均属于动密封。 静密封:设备(包括机床和公司内采暖设备)及管线和附件,在运动过程中,两个无相互运动的耦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静密封。 如:设备、管线上的法兰、阀门 、丝堵、活结头,机泵上的油标、附属设备、冷却器,电气设备的变压器、油开关、电缆头,仪表设备的孔板、调节阀、附属管线以及其他设备本体中结合部位,均属于静密封。 3 密封点的计算方法: 动密封点的计算方法 : 一对连续运动(或往复、旋转)的两个耦合件之间的密封算一个动密封点。 静密封点结合处,算一个静密封点。 如:一对法兰不论其规格大小,均算一个密封点,一个阀门,一般算四个密封点,一个丝扣活结头,算三个密封点。 特别部位,如:连接法兰的螺栓孔与设备内部是连通的,除了结合面算一个密封点外,有几个螺栓孔应加几个密封点。 泄漏点 的计算方法 : 有一处漏点算一个泄漏点,不论是密封点或因焊接缝裂纹、砂眼、腐蚀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泄漏,均作泄漏点统计。 泄漏率计算公式 : 静(动)密封点泄漏率(‰) =静(动)密封点泄漏点数 /静(动)密封点总数 4 静密封点检测标准 19 设备及管线的结合部位用肉眼观察,不结焦、不冒烟、无渗迹、无漏痕、无污垢。 仪表、设备及工艺管线,焊接及其他连接部位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真空部位用吸薄纸条的方法。 电气设备、变压器、油开关、油浸纸绝缘电缆头等结合部位,用肉眼观察,无渗漏。 氧气、氮气、空气系统用 10mm 宽、 100mm 长薄纸 试漏,无吹动现象或用肥皂水检查无气泡。 煤气等易燃、易爆或有毒气体系统,用肥皂水或静密试纸试漏,无气泡或不变色。 蒸汽系统用肉眼观察,不漏汽、无水垢。 各种机床的变速箱、立轴、变速手柄,宏观检查无明显渗漏。 没有密封的部位,如:滑轨、导轨等不进行统计和考核。 5 动密封点检验标准 各种注油器允许有微渗,但要经常擦净。 各种传动设备采用油环的轴承不允许漏油,采用注油的轴承允许有微渗,并应随时擦净。 水泵填料密封允许渗漏范围,初期每分钟不超过 20滴,末期不多于40滴。 浆泵、搅拌器填料密封允许泄漏范围,初期每分钟不超 过 60滴,末期不多于 120 滴。 6 密封管理区域划分的原则 生产装置所属设备、管线及附属冲洗、消防、生活等设备的管线、阀门的静密封管理,由装置所在区域的单位负责。 生产装置内的仪表工艺管路上的密封管理,原则上由仪表工段负责。 压力表下的螺母归生产车间。 供排水的密封管理,由各使用单位负责。 20 7 管理措施 凡投入运行生产装置的设备、管路都必须建立静、动密封档案和台帐,密封档案包括:生产工艺流程图,设备静、动密封点登记表,设备管线密封点登记表,密封点分类汇总表。 台帐包括:按时间顺序的密封点分布。纸厂设备管理制度汇编
相关推荐
理划分责任地段,重点地段的分段长度应适当缩短。 检查人员应在路肩走行,不得在线路上走行。 雨中、雨后检查期间,工区必须留有值守人员,随时收集各责任地段的检查情况,保证信息畅通。 车间主任、工长(班长)应及时与区间雨中、雨后检查人员联系,根据检查人员反映的情况决定行车条件,需要进行雨中临时看守的地段,必须立即派人看守。 因 降雨或洪水可能造成铁路运输设备损坏,在线桥情况不明,或危及行车安全时
执行。 信息的搜集与发布 第七十一条 集团公司各直属部门 、分公司、各办事处在每周五之前把相关的新闻和信息发送到集团办公室邮箱,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上报,坚决杜绝应付现象。 同时,由 网络管理员 在周日进行汇总、筛选后,以汉、英、日、韩文上传到公司网站。 重大事务、外事活动、访问活动、上级领导来公司考察活动、公司领导重要出访活动等信息由 办公室 和董事会办公室协助 提供; “关于我们”
证书及使用说明书。 、施工要点 、龙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根据吊顶的设计标高在四周墙上弹线。 弹线应清晰、位置应准确。 主龙骨吊点间距、起拱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吊点间距应小于 ,应按房间短向跨度的 l%~ 3%起拱。 主龙骨安装后应及时校正其位置标高。 吊杆应通直, 距主龙骨端部距离不得超过 300mm。 当吊杆与设备相遇时,应调整吊点构造或增设吊杆。
工管理资料 施工合同;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报审表; 各类人员职责; 现场施工安全守则; 现场施工守则; 施工部署; 质保大纲; 安全检查记录; 重要通知、报告及联系单汇总; 异地施工许可证; 开工报告; 竣工报告; 竣工图纸 应包括设计说明、原理图、接线图、平面布置图、设备安装图、线缆表、材料 /设备明细表、点表等。 5.项目合同管理 1)项目经理部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