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介绍内容摘要:

中心岗位(人员)、设备、设施等。 4)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执行 不同对象的指标体系的执行方式各不相同,但共同点是都需要各级管理层进行监督执行,并考核到位。 指标体系的执行方式根据指标的功能而各有差异,例如对物流中心仓储效率的考核,需要借助于有效的数据采集手段,并经过系统的分析后才能得出。 另外,指标体系值是一个计算数据长期积累、结果逐渐逼近真实值的过程,期间有大量繁琐的计算工作,依靠手工几乎无法执行,需要依赖于计算机系统才能进行,因此指标体系的执行依赖于优秀的物流信息系统。 生产管 理系统 生产管理系统主要是对公司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做到高效率的完成仓储卸货、补货、分拣和配送等公司生产业务,对在生产环节中产生的各项费用、停机时间、维修时间进行全程监督和考核,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过程优化的目的。 其基本功能有: (a)自动同步烟草公司上位信息系统的卷烟、卷烟零售户等基础信息; (b)快速接收烟草公司销售系统的订单数据,并形成自己的配送单,转化为系统信息; (c)将配送单数据传送给各个分拣设备的分拣排程系统; (d)计算各个分拣设备的分拣速度并能根据分拣速度调整各个分拣设备的分拣量; (e)具有将发生故障停机的分拣设备上的任务转移到其它正常分拣设备上的功能; (f)计算仓储、配送等环节的生产效率; (g)生产统一管理、统一调度。 1)收发货管理 烟草公司营销系统的订单是多批次传过来的,这就要求订单的接收要能够支持多批次,最好能够跨天接收订单,订单接收包括了订单同步、订单确认,配车、配货等多个步骤,最后会将数据发送到终端分拣系统。 图 13 收发货管理 特点:从上位系统接收到订单后显示订单的数量、卷烟的数量和金额等信息,便于操作人员核对是否同步成功;简化订单确认、配车和配货等步骤,将这几个 步骤合为一个,优化速度,缩短了接收订单的时间;订单接收后为需求牵引系统留有数据接口,便于线路优化系统进行线路优化。 2)上下架管理 对存放于仓库中的货物上下架、移库进行查询和统计。 图 14 上下架管理 3)分拣管理 分析收来的订单,根据订单结构、客户情况、线路情况、车辆情况、设备情况进行订单排程。 对分拣设备进行监控,实现分拣设备的负载均衡管理,根据设备的性能、分拣人员的作业熟练程度,可以对既定分拣任务进行重新调度,以实现分拣负载的时间均衡,可以对设备分拣负载进行统计,并对该设备参与分拣的作业人员进行统 计,最终确定件 /设备、件 /人的指标计算,为实现岗位考核提供依据。 对长期分拣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如分拣速度、分拣效率、分拣量、时间段、线路数据、分拣环境和人员等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分拣工作的临界优化数据。 图 15 分拣管理 4)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提供立库卷烟信息的管理,包括卷烟的入库、出库、转移、扫码、库存盘点等业务。 图 16 库存管理 特点:能对所有卷烟的库存和存放位置进行有效的管理;分析各种卷烟的周围效率、库存天数等信息,并根据订单情况自动产生各种卷烟的安全库存数量,尽量减少卷烟库存时间,提高卷烟的 周围率;根据订单和分拣等相关数据生成仓库最佳利用方案,有效减少补货所需的位移距离。 5)补货作业管理 补货的关键技术在于实时盘点,其主要内容是对设备零条烟、设备货架的件烟,以及设备补货区域的整件烟进行盘点,使得在项目改造后,实时盘点能够达到:准确盘点格口内零条烟,以适应物流中心仓储管理系统的总量预测、循环补货策略;能实时盘点分拣设备流利货架和该设备补货区域的剩余件烟数量。 图 17 补货作业管理 6)现场 6S 管理 对分拣生产现场采用 6S 管理方法,对现场的情况进行检查记录,并生成相应的报表。 6S 现场管理的基 础维护,包括录入、修改、查询; 6S 现场管理检查情况记录和评测;生成相关报表。 成本模块 成本管理系统 成本管理系统对烟草物流体系中的仓储成本、分拣成本、配送成本、管理成本进行成本预算、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并将成本分析单位细化到项目,实现成本的细粒度管理,以真实有效的成本数据实现成本管理信息化、标准化,实现烟草物流的精细化管理。 系统采用基于物流活动的成本要素构成分析法建立物流系统运行的成本管理,所产生的统计数据作为衡量物流中心运行效益的重要指标,同时也能帮助物流中心发现系统运行中的成本浪费环节,有效提高管理的水平。 1) 成本项目分类及定义 定义物流成本科目,并按发成本项目划分 (表 1),将其划分为配送成本、仓储成本、分拣成本、管理成本,设置每项成本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科目,按指定的统计指标进行统计 (图 18)。 表 1 成本项目表 成本项目 内容说明 配送成本 企业为完成货物配送业务而发生的全部费用,包括从事货物配送业务的人员费用、车 辆的燃料费、折旧费、维修保养费、租赁费、养路费、过路费、年检费、事故损失费、相关税金等。 仓储成本 企业为完成货物储存业务而发生的全部费用,包括仓储业务人员费用,仓储设施的折旧费、维修保养费、水电费、燃料与动力消耗等。 分拣成本 企业为完成货物分拣而发生的全部费用,包括分拣人员费用,分拣材料消耗,分拣设备折旧费,维修保养费,设备技术研发、实施费用等。 管理成本 企业管理部门及作业现场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具体包括管理人员费用、差旅费、办公费、会议费等。 图 18 成本科目分类 2) 成本核算 按照精 细化管理的需要和统计分析的要求,将物流活动中发生的车辆、仓储设备、分拣设备等相关固定费用以及电费、维修保养等费用进行分摊。 按部门分摊:配送、仓储、管理等; 按业务模式分摊:仓储、分拣、配送 等; 按关键要素分摊:人员、车辆、配送路线等。 企业物流的一切活动最终体现为经济活动,经济活动必然要求进行经济核算,计算成本、考核业绩。 所以物流成本核算贯穿于企业整个物流活动的全过程。 由于企业的物流活动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配送、信息处理等多个环节,决定了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包括了仓储成本核算、配送成本核算、分拣 成本核算和管理成本核算。 3) 成本预算 物流成本的控制,按照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和原则进行,对各部门在年初根据上年的预算情况,结合上年的分析以及本年度的预测进行预算并将预算情况按月进行分解。 在每月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预算进行控制,每月结束后,对本月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核算,并进行科学的分析。 图 19 各项成本预算 4) 成本分析 系统利用与服务考评系统、财务系统接口,结合物流成本管理中设定的目标,进行各类指标分析。 以供管理者进行调整和管理优化。 图 20 耗材成本分析 图 21 车辆运行 成本分析 需求牵引系统 需求牵引系统包括线路优化系统、 GPS/GIS 监控系统和业务分析系统三大部分。 图 22 需求牵引系统基本模块 1) 线路优化系统 线路优化系统综合考虑零售户地理位置分布、物流节点分布 (二级配送站 )、需求集中区域、道路状况、运力状况等因素,利用先进的优化算法由系统对配送线路进行自动计算,再与人工进行手动调整相配合的方式,实时生成配送方案。 在使用某个线路方案时,根据当日订单需求量,按照配送区域内的客户、订单结构及货物量,以配送路径最稳优、装载率最高、费用最省为原则,确定每日 送货线路及安排配送车辆、配送人员。 在每辆配送车辆上配备了电子导航屏,每天实时下载配送线路,配送人员根据计算好的配送线路行驶进行货物配送。 ●订单获取 在确认当日访销结束并且订单已经上传后进行订单获取。 图 23 订单获取 并可显示订单客户分布情况,方便做线路优化时做局部调整。 图 24 订单分布 ●线路计算条件设置 设置线路优化的计算条件,分为区域设置、工作量策略、计算阶段、线路设置和陌生户比例的设置四类条件对线路优化进行条件设置。 图 25 线路计算条件设置 在区域设置中,可以选择订单获取相对应的 配送区域。 工作量策略分为标准、参考计算、固定线路、平均、两次送货和优化指定车组。 所谓标准就是在线路优化时按着每辆车的标准运力进行线路优化计算,平均就是将今天订单平均分布到几辆车上进行线路优化计算,两次送货是用于部分车辆二次出车的情况,指定优化车组是将指定车组的货分配到其他车组上去。 平均的工作量策略是把所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