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饲养管理指南内容摘要:

务。 目前存在问题:品种不纯,疾病较多,肢蹄不强健,繁殖性能较弱,使用寿命短。 种公猪的好坏对整个猪群影响很大,俗话讲 “ 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 ” ,因此公猪的饲养对猪场至关重要。 一般情况下,采用本交,每头公猪可负担 2030头母猪配种任务,一年可繁殖仔猪 400600 头;采用人工授精,每头公猪一年可繁殖仔猪万头以上。 (一)种公猪饲养管理 1.按种用要求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种公猪个体。 一般要求公猪品种 纯,睾丸大、两侧对称,乳头 7对以上,体躯健壮而灵活,膘情中等,腹线平直而不下垂; 2.外购种公猪,要在无疫区的猪场选购,公猪调回后,先隔离饲养, 57日内不能过量采食,待猪只完全适应环境后,转入正常饲喂,并做好防疫注射和寄生虫的驱除工作; 3.实行单圈饲养,定时定量饲喂,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调教公猪定点排便,做好冬季防寒保暖和夏季防暑工作; 4.加强公猪运动,每天定时驱赶和逍遥运动 12小时; 5.每天擦拭一次,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皮肤病,促进人猪亲和,切勿粗暴哄打,以免造成公猪反咬等抗性恶癖;利用公猪 躺卧休息机会,从抚摸擦拭着手,利用刀具修整其各种不正蹄壳,减少蹄病发生; 6.配种前要先驱虫,再及时注射乙脑、细小病毒、猪瘟、链球菌等疫苗; 7.后备公猪要进行配种训练,初配时要进行人工辅助,防止猪跌倒或者体况差、体重小的母猪被公猪压伤; 8.初配青年公猪第一个月每周可配种 23 次,幼龄公猪配种应每 23天配一次,成年公猪每天宜配种一次,偶尔可以使用两次, 57天休息一天;配种时间,夏季在一早一晚,冬季在温暖的时候,配种前后一小时不能喂饮,严禁配种后用凉水冲洗躯体;公猪发烧后,一个月内禁止使用;对于性欲较 差的公猪,可肌注 175 微克氯前列烯醇,但在夏季不能使用; 9.不定期采集公猪精液进行镜检,评定精液质量,调整饲养管理,保持种公猪正常配种能力; 10.严格执行配种计划,做到不错配、不漏配,认真填写配种记录,严防近亲配种; 11.及时淘汰不能作种用的公猪。 (二)种公猪的营养 1.日粮应根据休闲期、配种期或常年配种的情况,并结合公猪的体况、精液品质,制定专用的公猪饲料配方,不能采用肥猪料饲喂公猪; 2. 100 公斤或 180天后的青年公猪,实行限饲,日饲喂量 公斤左右;成年公猪,日饲喂量 公斤左右。 在 配种旺季,每日增加饲料 公斤或在日粮中添加鸡蛋(每天 12 枚),以保持公猪旺盛的体力。 夏季日喂 3次,冬季日喂 2次;季节性或常年配种利用强度大时,日粮中 VE每千克含量不应少于 25 毫克,硒不能低于 ,并要注意生物素的添加; 3.为提高公猪性欲、射精量和精子活力,应喂给适量青绿饲料或青贮料。 一般喂量应控制在占日粮构成的 10%左右(按风干物质算),不能喂得太多,以免形成草腹。 后备母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 后备母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目标:成功培育后备母猪,更新繁殖母猪群,提高繁殖 母猪效率。 目前存在问题:按肥育猪方法饲养,未能形成种用体况,导致发情延长或不发情,配种妊娠率低,哺乳期泌乳不足,仔猪发育不良,断奶后母猪发情延迟或不发情,繁殖力低,使用寿命短。 (一)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后备母猪群的培育是为了获得健康体况的繁殖群体,饲养管理上应着重骨骼和生殖器官的发育,保证其优良繁殖性能的充分发挥,延长繁殖寿命。 1.选拔合符品种特性和经济要求的后备母猪; ( 1)从高产母猪的后代中筛选,同胎至少有九头以上,仔猪初生重 公斤; ( 2)足够有效的乳头数,后备母猪至少有六对充分发 育良好、分布匀称的乳头,其中至少三对应在脐部以前。 乳头不开孔或内翻的小母猪不保留; ( 3)体型良好,体格健全、匀称,背线平直,肢体健壮整齐。 臀部削尖或站立艰难的小母猪寿命短,不要利用; ( 4)身体健康,本身及同胎无遗传缺陷(如疝、锁肛等); ( 5)外生殖器发育良好, 180 日龄左右能准时第一次发情; ( 6)母性好,抗逆性、抗应激能力强; ( 7)无特定病原病,如萎缩性鼻炎、气喘病、猪繁殖呼吸道综合症等; 2.外购后备母猪,要在无疫区的种猪场选购,猪调回后,先隔离饲养4560 天, 57 日内不能过量采食,待猪只完 全适应环境后,转入正常饲喂,并做好防疫注射和寄生虫的驱除工作; 3.小群饲养,每圈 35头(最多不超过 10头),每头占圈面积至少 平方米,以保证其肢体正常发育; 4.必须饲喂后备母猪专用料,而不能喂生长肥育猪料。 90 公斤或 180日龄前实行自由采食, 90 公斤或 180天后至配种实行限饲与自由采食结合,日饲喂 公斤左右,分 23 次饲喂,并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让骨骼、性器官充分发育,目的是达到不肥不瘦(八成膘)的种用体况; 5.配种前 2周实行优饲催情,日饲喂量增至 公斤;配种后恢复每天饲喂 ,这样既可以增加排卵,也可避免影响受精卵着床; 6.每天至少运动 30 分钟,从而增强体质,促使骨骼和肌肉的发育,保证肢蹄健壮; 7.按驱虫和免疫程序,进行驱虫和免疫接种工作; 8.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保持栏舍内清洁、干燥,冬暖夏凉; 9.配种前一段时期按摩乳房,刷拭体躯,建立人猪感情,使母猪性情温顺,好配种,生猪后好带仔; 10.为保证后备母猪适时发情,可采用调圈、合圈、成年公猪刺激的方法刺激后备母猪发情;对于接近或接触公猪 34 周后,仍未发情的后备猪,要采取强刺激,如将 35 头难配母猪集中到一个留 有明显气味的公猪栏内,饥饿 24小时、互相打架或每天赶进一头公猪与之追逐爬跨(有人看护)刺激母猪发情,必要时可用中药或激素刺激;若连续 3个情期都不发情则淘汰; 11.在配种前后一段时间喂给优质青绿饲料或青贮料,可促进发情和排卵。 一般按风干物质算,可喂给其日粮构成的 20%25%。 (二)发情与配种 1.后备母猪初配条件:年龄 ,体重 100 公斤以上,背膘厚(P2)1820 毫米,第二或第三情期; 2.细致观察母猪发情,适时配种,不漏配。 配种的有效时间是发情开始后 1236小时之间,第一次配种应在静立 发情被检出之后 1216小时完成,过 12 小时后再进行第二次配种。 一般采取早上压母猪背有静立反应时,于当天下午配种一次,次日早上再配一次;下午压母猪背有静立反应时,于次日早上配种一次,次日下午再配一次。 母猪配种后如果两个情期观察未见发情表现,则可初步判定母猪受胎; 3.严格按照配种计划进行配种,防止乱配,配种后立即记录清楚; 4.有条件可采用人工授精,能降低饲养成本,改进配种水平,提高繁殖成绩。 (三)后备母猪的营养 1.后备母猪每日消化能摄入量不少于 35兆焦 (或 8361 千卡 )、赖氨酸日需要量 1921克 ,其次还要充分满足钙、有效磷和维生素的需要,使骨骼系统和生殖系统得到充分的发育,防止肢蹄病和繁殖障碍症。 日粮营养水平一般为:粗蛋白 15%16%,消化能 30503150 千卡 /公斤,赖氨酸%%,钙 %%,总磷 %%。 2.在考虑营养需要时,应让后备母猪有一定的体脂贮备,从而提高繁殖力,延长繁殖寿命。 妊娠母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 妊娠母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目标:提高排卵数,确保妊娠成功,保证母猪产出数量多、活力强、个体大的仔猪,产后母猪能顺 利泌乳。 关键措施是限制好采食量,使母猪达到标准体况。 目前存在问题:过肥或过瘦,导致母猪产后泌乳不足,仔猪出生体重小、发育不良、下痢频繁、哺乳期仔猪成活率低、断奶体重小、断奶后母猪发情率低,影响下一胎配种和妊娠,饲养成本加大。 (一)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1.配种后尽快将群饲改为个体饲养(妊娠前期可采用 35 头的小群饲养,后期单栏饲养),在适温的情况下保持安静,使子宫能有效地埋植更多的受精卵。 此时期的母猪应尽量少受应激的刺激,特别是要避免热应激,不得鞭打、追赶及粗暴对待母猪,不得大声吆喝,不得饲喂霉败、冰冻的饲料,以防止死胎和流产; 2.配种后 1824 天以及 3945 天认真做好妊娠诊断,及时检测出复发情或未受孕的母猪; 3.调教定点排便,保持圈舍干燥卫生;做好夏防暑冬保暖工作,使温度保持在 20℃ 左右,严禁舍内高温、潮湿、结冰、打滑,防止流产; 4.妊娠一个月后,应让母猪充分运动,妊娠后期减少运动量,临产前停止运动,防止便秘,有力于产仔; 5.发现病猪及时治疗并全群消毒,禁止使用容易引起流产的药物(如地塞米松等);严防高烧,造成流产; 6.母猪在产前 710 天转入产房适应环境,同时注意乳房、腿、阴户部分的刷洗 ,保持圈舍及猪体的清洁卫生; (二)妊娠母猪的营养 1.妊娠初期(配种后 4 周内),胚胎几乎不需额外的营养,此时若母猪采食量大,将会增加胚胎死亡,所以此阶段应限制采食,一般日饲喂量为 公斤,对体况特别差的断奶母猪可以多喂一些饲料。 日粮营养水平为:消化能 29003000 千卡 /公斤,粗蛋白 14%15%; 2.妊娠中期(配种后 4 周至产前 4周),这一阶段根据母猪体况限制饲喂量,日喂 ,以保持母猪的膘情在 分,同时饲粮应适当提高粗纤维的水平,增加饱感,防止便秘。 要严防日粮 采食过多,导致母猪肥胖。 日粮营养水平为:消化能 29003000 千卡 /公斤,粗蛋白 14%15%; 3.妊娠后期(产前 4周至产仔),仔猪初生重的 60%70%都是在这一阶段快速生长的,因此对产前 4 周的妊娠母猪应加强营养,促进胎儿快速生长,并为产乳作一些储备。 一般在这一阶段就可开始饲喂哺乳母猪料,日饲喂量为 公斤,但在产前 57天要逐渐减量,特别是肥胖的母猪在产前 7天就要减料,直到产仔当天停喂饲料。 日粮营养水平为:消化能 31003200 千卡 /公斤,粗蛋白 16%17%;赖氨酸在 %以上; 优 质青绿和青贮饲料特别适合于饲喂妊娠母猪,既有利于维持旺盛食欲,促进消化吸收和粪便排泄,又有利于提高产仔数和降低饲料生产成本,所以有条件的猪场每天可适当加喂青饲料。 哺乳母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目标:确保母猪在该阶段有较多的泌乳,较少的体损失,饲养出大量、健康、体重大的仔猪,断奶后 80%的母猪能在 7 日内发情配种及妊娠。 目前存在问题:哺乳期母猪采食量低,产乳不足,体损失严重,断奶后不发情,断奶仔猪体重普遍偏低。 (一)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1.产前 7 天母猪进入 分娩舍,保持产房干燥、清洁卫生,并逐渐减少饲喂量,对膘情较差的可少减料或不减料; 2.产前将母猪乳房、阴部清洗,再用 %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擦洗消毒;产后注射一针青、链霉素,防止产期疾病;在高温季节,产前一周要给母猪肌注鱼肝油 抗生素合剂,以防止高温综合症; 3.母猪在分娩过程中,要有专人细心照顾,接产时保持环境安静、清洁、干燥、冬暖夏凉,严防产房高温,若有难产,通常用催产素肌肉注射,使用剂量每次为 1020单位,若 30 分钟后还未产出,则要进行人工助产;母猪产后最好做子宫清洗及注射前列腺素(在最后产仔 3648 小时一次性肌肉注射 PGF2α2 毫升),以帮助恶露排出和子宫复位,也有力于母猪断奶后再发情; 4.母猪产仔当天不喂饲料,仅喂麸皮食盐水或麸皮电解质水, 1周内喂量逐渐增加,待喂量正常时要最大限度增加母猪采食量;饲喂遵循 “ 少给勤添 ” 的原则,要严禁饲喂霉变饲料;在泌乳期还要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防止母猪便秘,影响采食量; 5.要及时检查母猪的乳房,对发生乳房炎的母猪应及时采取措施治疗; 6.母猪断奶前 23 天减少饲喂量,断奶当天少喂或不喂,并适当减少饮水量,待断奶后 23天乳房出现皱纹,方能增大饲料喂量,开始催 情饲养,这样可避免断奶后母猪发生乳房炎。 (二)哺乳母猪的营养 1.哺乳母猪营养的核心便是竭尽全力增加哺乳母猪的采食量,而每日所需采食量可由以下公式估算: 哺乳母猪日采食量 =自身日需要饲料 2 公斤 +每带一头仔猪另外需要饲料量 公斤。 母猪若能采食接近计算公式的采食量,体损失将会狠少,否则将会大量动用体储备而严重影响其泌乳量和随后的繁殖性能,使断奶至发情间隔延长、受胎率和胚胎成活率降低; 2.哺乳母猪的日粮配制应分为初产母猪日粮和经产母猪日粮,初产哺乳母猪的日粮营养标准为:粗蛋白 16%17%,消 化能 3300 千卡 /公斤,赖氨酸 %以上,钙 %%,总磷 %以上;经产哺乳母猪的日粮营养标准为:粗蛋白 16%以上,消化能 32003300千卡 /公斤,赖氨酸 %以上,钙 %%,总磷 %以上; 3.如果仔猪吃母乳拉稀,母猪可能患有产后泌乳障碍综合症,可采用我公司的 “ 呼立消 ” 系列产品进行阶段饲喂。 空怀母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 空怀母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目标:断奶后 57天内,母猪能发情并配上种。 目前存在问题:断奶后不发情或异常发情的母猪 较多,配种率低,母猪的利用率低。 (一)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 1.将断奶的母猪小群饲养(一般每圈 35头),有利于母猪的发情和配种,尤其是初产母猪,效果更好;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