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内容摘要:

C. 过度樵采 D. 水资源利用不当 4. C 5. B 6. B 【 解析 】 第 4题,结合图例和图中的经纬网,可以看出该区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依次递减, 1月份气温自北向南递增,甲、乙两地的年降水量都在 200~400毫米之间,植被类型都为草原。 第 5题,甲地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因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土地荒漠化。 第 6题,乙地的年降水量接近 400毫米,位于农牧过渡地区,过度农垦易导致荒漠化的产生。 7. (2020镇江测试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黄河北岸,有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后来却轰动世界的地方,这就是沙坡头。 在这里诞生了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结束了长久以来“沙逼人退”的困局,而这一奇迹的创造则源于一种简单到不可思议的东西 —— 麦草方格。 结合宁夏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Q、 R两地的荒漠化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两地荒漠化出现差异的原因。 (3)为了保护铁路,人们在 R地铺设了草方格沙障,分析 R地铺设草方格沙障所起的作用。 (4)贺兰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试举例说明。 【 解析 】 考查荒漠化的类型、成因与防治。 第 (1)、 (2)题, Q、R两地都处于西北地区, R地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是由于受地形、水源等因素的影响, Q地灌溉农业发达,大水漫灌导致了土地盐渍化的产生。 第 (3)题,草方格沙障既能减小风力,又能截留水分,减少水分蒸发。 第 (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贺兰山为省区的分界线,同时它还是 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因而又可推断出它为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温带荒漠与温带荒漠草原的分界线;结合初中知识,可知其还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 答案 】 (1)土地盐渍化 土地沙漠化 (2)Q地地处宁夏平原,西侧的贺兰山地阻挡了西北方向的寒流风沙;农业生产中由于大水漫灌和干旱的气候特征导致了土地次生盐渍化的发生。 由于没有山脉的阻挡, R地能够受到西北风沙的影响,因而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 (3)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4)① 温带荒漠与温带荒漠草原的分界线;②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③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④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⑤ 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⑥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分界线。 (任答 4项即可 ) 第 2讲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考纲展示 考向预测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1. 结合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考查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及开发、保护措施。 2. 结合农业生产如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利用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考查热带雨林生态脆弱性、破坏原因及保护的意义。 ① 多样性 ②雨林 ③失调 ④生物多样性 ⑤刚果 ⑥亚马孙 ⑦二氧化碳 ⑧氧气 ⑨光合 ⑩地上植被 ⑪焚耕开垦 ⑫农场 ⑬牧牛 ⑭保护 ⑮自然保护区 ⑯选择性 ⑰更新造林 巴西北部热带雨林广泛分布的原因 读巴西的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巴西的北部为什么人口很少。 (2)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为什么能保存下来大面积的热带雨林。 (3)当前造成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毁坏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 解析 】 第 (1)题,巴西的北部是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大面积的热带雨林,开发历史短,平原地区气候湿热,因此人口较少。 第 (2)题,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能保存下来大面积的热带雨林,除了与开发历史晚、自然条件恶劣有关外,还与区域的发展阶段有关。 第 (3)题,当前造成亚马孙雨林毁坏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和贫困带来的发展需求,直接原因则有四点。 【 答案 】 (1)北部为繁茂的热带雨林,开发历史晚;北部是湿热的亚马孙平原,不适合人类居住。 (2)亚马孙河流域周围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均不高,因为丛林的阻隔和湿热环境的影响,一直未被开发;生活在其中的印第安人生产方式落后,人口很少,对自然索取不多。 (3)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需求增多。 直接原因: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建城镇;开辟大型农牧场。 森林的作用和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森林的作用及其遭破坏后的不同环境效应 2.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效应 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效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②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③雨林是世界生命基因库。 【 规律方法 】 图解森林的作用 注:森林的生态环境效应可归纳为七个字:“水气净美无 (物 )尘沙”。 对应的意思是:水 ——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气 ——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净 —— 净化空气;美 ——美化环境;物 —— 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尘 —— 吸烟除尘;沙 —— 防风固沙。 热带雨林破坏对环境的影响 读“雨林破坏对环境影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右侧是未受破坏的雨林,雨林覆盖使土壤免受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2)树木要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可以靠不断形成的 ______经微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归还给土壤,又供植物利用,使森林资源得到 ______。 (3)图中左侧大量的雨林遭到采伐,结果降水直接到达失去保护的地表,会使 ______增强,导致 ______。 没有了树木,______逐渐减少,树木失去营养源,可能造成森林退化、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