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地球和地图内容摘要:
都是相等的。 图中 A点为 (80176。 N,0176。 ); B点为(70176。 N,40176。 E); C点为 (0176。 , 180176。 ); D点为(20176。 S,160176。 W)。 (2)极地经纬网 ① 南北纬的判定:在极地经纬网图上,各点所属的南、北纬度应由图中极点来确定。 在极点为北极点,则以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范围内,各点纬度均为北纬度;相反,则为南纬度。 如图丙中 E点为 30176。 N,图丁中 F点为 30176。 S, G点为 30176。 N, H点为 30176。 S。 综合判断:图丙中 E点的地理坐标为(30176。 N,45176。 E),图丁中 F点的地理坐标为(30176。 S,45176。 W), G点的地理坐标为(30176。 N,160176。 W), H点的地理坐标为(30176。 S,20176。 W)。 2.定“方向” 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方格状经纬网上经线和纬线呈直线 ① 确定南北方向:分别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② 确定东西方向:同是东经度,则经度值大者在东,同是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且两地经度数之和大于 180176。 ,则位于东经度的点在西方,反之位于西经度的点在东方。 (2)弧线式经纬网图 (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 ) ① 如图中 A、 B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根据自转方向依据劣弧首选原则判断 B在 A的正东方。 ② B、 C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极点位置判断 C位于 B的正南方。 ③ C、 A既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上,根据以上原理分别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可确定 C在 A的东南方。 ④ 由 A经 D到 B的方向应是先向东北方经 D点后再向东南方;由 A经 F到 E的方向应是先东南方经 F点后再向西南方。 3.定“距离” (1)纬度 1176。 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 111千米,如图中 AB。 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2)经度 1176。 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 111 cosφ千米 (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 ),如图中 AC。 4.定“范围” (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2)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3)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典例剖析 读下列甲、乙两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例 1 (1)图中①②两点的地理坐标: ① 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 ① 在③的 ________方。 (2)②④ 和①③的最短距离分别是 ________千米、 ________千米。 (3)A、 B两阴影区相比实际面积较大的是________,比例尺大的是 ________。 B区位于 A区的 ________方向。 【 解析 】 观察图中经线度数及规律可知图甲中心经线是 0176。 ,图乙中心经线是 180176。 ,再依据东经度数增大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可知图甲中①③和 A区域位于南半球,依据图乙中自转方向,可知②、 B区域位于北半球,然后根据经纬网位置、方向、距离、范围的判断规律可解答本组试题。 【 答案 】 (1)(60176。 S,0176。 ) (30176。 N,180176。 ) 正西 (2)3330或 3300 1665或。高二地理地球和地图
相关推荐
) 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生物 (2)随着时间的推移 ,人口的增加 ,图中区域有可能发展成为聚落 ,其聚落的形状可能为 ( ) A.团聚状 B.带状 C.网状 D.棋盘状 解析: 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先民选择居住地时,安全第一,即建在靠近河流的高坡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加,聚落河流发展,其形状可能为带状。 答案: (1)A (2)B 城市聚落的形成条件 城市形成的条件
D.澳大利亚的冬小麦正在越冬 (4)请在下图中绘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的范围。 【解析】 综合分析整个试题的设计,不难得出解题的关键: (1)是绘出昼夜范围和晨昏线,也就是第 (4)题答案。 (2)是从昼夜分布图或乙图得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应昼长夜短。 (3)是 OY为本初子午线,则 OX为 180176。 经线,依地球自转方向应为逆时针,则 OP为 90176。 E
第 (3)题 , 因为月球的质量太小 , 吸引不住大气 , 缺少了大气保护的月球表面经常受到陨石的撞击。 答案: (1)C (2)D (3)C 考点 2 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南北移动 , 导致全球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存在地区和季节上的差异。 1. 全球太阳辐射的分布 全球年太阳辐射量大体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南、北半球纬度值相同的地区太阳辐射量随月份变化的规律相反
地区产业的发展应该优劣互补、合理分工,逐步形成合理的地区产业结构和不同地区的产业特色 第二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 • 一、大纲要求: 知识要求:理解中国国土整治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及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了解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 第二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 • 能力要求:举例说明: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
C. 过度樵采 D. 水资源利用不当 4. C 5. B 6. B 【 解析 】 第 4题,结合图例和图中的经纬网,可以看出该区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依次递减, 1月份气温自北向南递增,甲、乙两地的年降水量都在 200~400毫米之间,植被类型都为草原。 第 5题,甲地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因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土地荒漠化。 第 6题,乙地的年降水量接近 400毫米,位于农牧过渡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