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内容摘要:

赴宴,始自 1876 年 美国费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 „„ 大清国的展品 “ 物件悉遵华 式,专为手工制造,无一借助机器 ”。 经评判,中国赛品 “ 以 丝、茶、瓷器、绸货、雕花瓷器、景泰器,在各国中推为第一 ”。 —— 《清末商品赛会活动评述》 材料 2 : 有事之际,军情瞬息变更, 倘如西国办法有电线通报, 径达各处海边,可以一刻千里,有内地火车铁路,屯兵于旁, 闻警驰援,可以一日千数百里 ,则统帅尚不至于误事,而中 国固急切办不到者也。 今年台湾之役,臣与沈葆桢函商调兵 月余而始定,及调轮船分起装送,又三月而始竣,而倭事业 经定议矣。 设有紧急,诚恐缓不及事。 故臣尝谓办洋务、制 洋兵,若不 变法而徒骛空文,绝无实济,臣不敢明知而不言也。 —— 张之洞《筹设炼铁厂折》 [学会分析 ] 材料 1说明了近代中国手工业居世界领先地位,近代工业落后。 材料 2反映了洋务派认识到了电报、火车的便利,从而改变了传统的 “ 夏夷 ” 观念,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而推动了我国交通、通讯的发展,两则材料反映了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在第 2次鸦片战争后兴办洋务,顺应时代潮流,促进中国近代化。 (1)不利因素 ①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缺乏资本的原始积累和人才、技术、市场、思想观念的准备。 ② 它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步履维艰。 ③ 由于其先天的不足和列强的压制与掠夺,造成民族工业在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上呈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④ 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2)有利因素 ① 列强侵华客观上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冲击了中国落后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瓦解着中国 自然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② 面对时代潮流的冲击,为了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 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客观上提供了政策上的保证。 ③ 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使实业救国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④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⑤ 广大的近代企业家 (实业家 )纷纷投资兴办企业,探索民族发展的出路。 2.历史地位和作用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 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 (2)从政治上看,它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其力量的 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同时也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 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 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 史料研习 ] 材料 1 : 中国资本家组建的一个公司,使用外国机器轧花 „„ 以资本五万元开始营业。 日本大阪造的机器,包括蒸汽机和 锅炉 „„ 已于 1887 年 ( 光绪十三年 )10 月运到宁波。 并聘了日 本工程师和技师,已从英国买了一座强有力的新发动机和锅 炉。 又一家私人经营的公司,职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 工一百人 „„ 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 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业 —— 希望 它只是暂时停业。 —— 《海关十年报告》 1882 ~ 1891 年 材料 2 : 采用机器来缫丝已引起很多人反对。 „„ 机器动力代 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的反 对理由。 „„ 第二个理由是因为男女在同一厂房里做工,有 伤风化。 第三个理由是 „„ 工匠操纵机器,技艺不纯熟,容 易伤人。 人们又反对汽笛声音太吵闹,机器响声太大,又说 高烟囱有伤风水。 —— 1874 年《捷报》卷 12 [学会分析 ] 材料 1中提到的两公司一方面使用日本的机器、英国的发动机和锅炉,另一方面又依赖外国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再加上规模小,资金少,国内又受到旧习俗、旧观念的反对等问题 (材料 2),在经营方面无法同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竞争。 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既存在矛盾性又存在依赖性,这决定了其革命性和妥协性的两面性。 [考题范例 ] [例 1] (2020江苏高考 )下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 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 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 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 [解析 ] 首先,通过对图表信息的解读,抗战期间的法币发行量大增,并且抗战胜利后没有获得大量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