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20xx-20xx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内容摘要:

D.领导太平天国运动 19. 1916年 7月北京政府通知各省区,前査禁的《民国日报》、《爱国报》、《救亡报》《共和新报》《民意报》等应予解禁,此举反映了 ( ) A .北京政府在寻求进步 B.北京政府对报业发展积极支持 C .当时各省区团结统一 D.爱国救亡民主共和是时代呼声 20.“到了 1919年,中国的政治主体 —— 学生、教育 者、农村有实力者、城市商人、政府公务员、工会以及 —— 军人 —— 充满着被压抑的爱国主义激情。 ”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北洋军阀反动统治不得人心 B.列强的侵略使民族危机深重 C.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D.工人阶级开始发挥领导作用 21.就反对帝国主义来说,近代中国人民经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发展阶段,走过曲折的道路。 下列选项 中完成了对帝国主义认识从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飞跃的是 ( ) A . 太 平 天 国 运 动 B . 维 新 变 法 运 动 C . 辛 亥 革命 D.五四运动 22.某一时期的《广州民国日报》发表文章指出:近有所谓新青年者,好规人过失,不满于民国纪元前之革命运动。 徒震惊于俄国革命,认为创举,仅以成败论英雄,完全不把国人崇敬之先烈放在眼内。 材料反映的是 ( ) A.立宪派对革命派的批评 B.儒家对新文化运动的批评 C.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批评 D.中 国对苏联式革命的赞同 23.据下图所示, 1905年和 1921年后革命次数出 现相似状况的直接原因是 ( ) A . 革 命 政 党 的 推动 B.社会经济的发展 C . 民 主 思 想 的 传播 D.维新力量的衰落 24. 1927 年召开的中共五大选举陈独秀为党的总书记,并作出决议:党的任务是“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土地问题的解决和乡村民主政权的建立,是深入革命,巩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政策”。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 ) A.已经摆脱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新的发展道路 C.正确分析了国内的基本形势 D.对国民革命实践有所总 结和反思 25.“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 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 赤帜竖。 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 ”对该诗认识正确的是( ) A.“铁壁合围”是指国民党政府对中央苏区进行的第五次围剿 B.“别红都”是指红军离开井冈山根据地进行战略撤退和转移 C.“舵手一易”是指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上新途”是指中共 开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 26. 1935年 1月,总司令部下达《野战军渡江作战计划》,随后根据战场形势变化,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完成了长征中一次出奇制胜的精彩军事行动,以至于国民党追剿部队也不 得木叹服红军“神机妙算,出进无常”。 这凸显了红军 ( ) A .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 B.有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C .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D.军事方面纠正左倾错误 27.蒋介石曾在嘉奖前线的密电中说:“„„李长官 、李副长官并转所属各总司令、各军团长、各军、师长: O密:查第二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