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七十一中学20xx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一次定时作业试题内容摘要:
8.( 3分)小可同学在学习了近一年的化学后,总结了一些说法,判断这些说法是否正确。 若正确,请在旁边的空白栏打“√”,若错误,用溶质的化学式或者化学反应方程式证明。 说法 溶质的化学式或化学反应方程式 不是所有的溶液都是 无色的 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饱和溶液降温,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19.( 4分) 酸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向氧化铁粉末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的现象是 ‘ 其中反应的方程式为 ( 2)、白醋、柠檬酸溶液也能与氧 化铁粉末发生类似的反应,说明白醋、柠檬酸溶液、盐酸中都含有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 3)、甲酸可解 离出 H+ 和 HCOO ,甲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 HCOOH + Na OH ==== HCOONa + H2O ,请写出镁和甲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 ( 4分) 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 1)交点 P的含义为。 ( 2) t1℃ 时,将 45g a物质投入 200g水中 ,充分溶 解后 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 数为。 ( 3) t2℃ 时,将 a、 b、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分别 降温 至 t1℃ ,此时三种 物质的 溶液溶质质量分 数从大到小 的顺序 为。 ( 4) 甲图烧杯 A中是 20℃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乙图是硝酸钾 的溶解度曲线, M、 N分别表示 硝酸钾溶液的两种状态。 下列做法能实现 M 转化为 N的是 ___________(填 序号 )。 ① 向烧杯 A中加 硝酸钾 固体 ② 向烧杯 A中加一定量的水 ③ 向烧杯 B中加一定量的浓硫酸 ④ 向烧杯 B中加一定量的硝酸铵固 体 21.( ( 3分) 图 1所示是甲、乙、丙、丁四种常见 金属在容器中与盐酸的反应情况,卡通人周围的 小黑点表示反应中生成的气泡。 ( 1)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可排列为 图 1 ; ( 2) 若完全反应后,金属乙有余,且表面已无 气泡 ,则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种; ( 3) 若酸足量,图 2中 a、 b分别表示其中两种金属的 反应情况,则 a、 b可能是 (填序号)。 A.a为Mg b为Al B.a为Zn b为Fe C.a为Mg b 为F。重庆市第七十一中学20xx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一次定时作业试题
相关推荐
灯烧杯中原来的硫酸的物质的量 x 值( ) A. 65ax B. 24ax C. 2465 axa D. 24ax 18.往含 和 (OH)2的溶液中持续通入 CO2气体,当通入气体为 (标准状况下)时立即停止,则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数目和通入 CO2气体的体积关系正确的图像是(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4 分。 ) 三、填空题( 本大题包括 8 个小题
)1:3 (B)2:1 (C)2:3 (D)3:2 ,盛有适量的 A和 B 的混合气体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 应 : A+3B 2C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 ,当达到平衡时 ,容器的体积为 V升 ,其中 C气体的体积占 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①原混和气体的体积为。 ②原混和气体的体积为。 ③反应达平衡时气体 A消耗掉。 ④反应达平衡时气体 B 消耗掉。 (A)②③ (B)②④
不应该同样充足 12.当蚕豆萌发出 2厘米的幼根时,用绘图墨水从离根的尖端 8条等距离的横线,继续置于适宜条件下使之生长,第二天幼根又长出了几厘米,横线之间的距离如下表,表示伸长区的是( ) 时间 A ( mm) B ( mm) C ( mm) D ( mm) 第一天 2 2 2 2 第二天 第三天 ,属于植物细胞吸水的是( ) A.糖拌西红柿,盘子里会出现很多水 B.对植 物施肥过多
儿时的记忆。 从中我们获得的启示有( ) ①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 中华文化对人类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③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④ 应结合时代要求创新中华民族文化。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考点】 中华文化. 【分析】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的值等于 ________; 20.已知- 2a+ 3b2=- 7,则代数式 9b2- 6a+ 4 的值是 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3个小题,共 20分) 21.(本题满分 8 分,每小题 4 分) ( 1) - 22+(- 3)|- 4|-(- 3) 2247。 (- 2) ( 2) ― x― 2( 2x- 3)+( 3x+ 5) 22.解方程(本题满分 8 分,每小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