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内容摘要: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是说,刘备 “兴复汉室 ”的大业还未完成就去世了。 B. “先帝 ……之秋也 ”是说, “兴复汉室 ”有很多不利条件。 C. “侍卫之臣 ……陛下也 ”是说, “兴复汉室 ”也有很多有利条件。 D. “以光先帝遗德 ”是说,诸葛亮告诫刘禅不能期望只用 “先帝 ”的遗训来鼓舞士气就能完成 “兴复汉室 ”的大业。 18.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主张是: A.广纳良才 B.礼贤下士 C.广开言路 D.取信于民 (四 )①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所得,辄起绕室以旋。 ② 室有洼,径尺,浸淫 (逐渐 )日广,每履 (走 )之,足若踬 (被东西绊倒 )焉,既久,而遂安之。 ③ 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 “一室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④ 命童子取土平之。 ⑤ 后蓉复履其地,蹶然惊,如土急隆起者,俯 视地,坦然则既平矣。 ⑥ 已面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⑦ 噫。 习之中人,甚矣哉。 ⑧ 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致使久而即平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 ⑨ 故君子之学,贵乎甚始。 19.这段文章分为两层,准确的一项是: A. ① /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 ①② /③④⑤⑥⑦⑧⑨ C. ①②③④⑤⑥ /⑦⑧⑨ D. ①②③④⑤⑥⑦ /⑧⑨ 20.本文要表达的的中心思想是: A.俯而读,仰而思, 思有所得。 B.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C.习之中人,甚矣哉。 D.君子之学,贵乎甚始。 三、按要求回答问题。 (本大题共 20 分 ) 21.根据要求按原文默写。 (共 4 分,每小题 1 分 ) (1)我想: ________,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 ……(《故乡》 ) (2)但愿人长久, ______。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 (3)成语 “无人问津 ”出自《桃花源记》文中的原句是 “______” (4)《陋室铭》中 “________,草色入帘青 ”描写了陋室幽雅的自然环境。 22.根据解释写出成语。 (共 2 分,每小题 1 分 ) (1)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成语是 ________ (2)出于自心的创造和裁断。 成语是 ________ 23.根据说话时的重音 (加点词 ),指出说话者强调的内容。 (共 2 分,每小题 1分 ) 例: “他去打球 ”强调的是去 “打球 ”,而不是去干别的。 (1)“我和他去图书馆 ”强调 ________,而不是 ________。 (2)“我和他去图书馆 ”强调 ________,而不是 ________。 24.调整语序 (不得加字或减字 ),使下面这个句子没有两种理解。 (2 分 ) 两个中学的老师来我们学校听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精彩极了 ”和 “糟糕透了 ” 记得七八岁。初三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相关推荐
捅了自己一下。 忙低头看时,心头不由得一阵急跳。 书,一本书正从书桌下面递了过来。 此刻,亚洁正绞尽脑汁,为最后一道题解不出来而焦急万分。 这个冒失鬼,怎么把书带到考场来了 ?她抬头看了一眼于青,于青却对她飞起了一个眼神,那意思像在说,你 —一还等什么呢 ? 然而,亚洁并没有马上去接书。 这次考试,是部里委托直属学院开办一个大专班的招生考试,由于名额有限,报考的人又多,出观厂一番 相当激烈的竞争
(只要求写出图中装置的序号 )。 (2)选用的第一个装置的作用是 ;选用的第二个装置的作用是。 (3)首尾装置中出现的现象分别为 ,。 剖析:由题意可知: HCl可用 AgNO3 溶液检验,而 H CO 只能利用它们跟 CuO 反应后的生成物不同进行验证。 因为 H CO中若混有其他杂质气体会影响验证结果,所以 H CO通入盛有 CuO的装置前,一定要除去其他杂质。 因此
二、填空题(共 30分) 21.( 5分)写出下列粒子化学名称或符号: 2个铁离子___ 铵根离子___ 硫酸钠____ 1个乙酸分子___ 构成氯化钠晶体的阴离子____ 卷十二 (第 5页 ) 22.( 4 分)从 H、 O、 C、 Cl、 S、 Na 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下列种类型的物质,用化学式填写(各举一例)( 1)酸性氧化物______;( 2)酸式盐_______;(
5. 铜和足量稀 HNO3反应,被还原的硝酸是 [ ] A. B. C. D. 16.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 A.少量白磷保存在水中 B.浓 HNO3用无 色细口瓶盛装 C.浓氨水用玻璃塞试剂瓶盛装 D. AgNO3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 17.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 18.取铜银合金 ,加入硝酸中溶解,再加足量盐酸,得沉淀 ,则 合金中 Cu 的质量分数为 [ ] A.
问 文中“故意”一词用来修饰“高声嚷嚷”的,这样修饰意在说明( )( 1) A酒店太吵,一般说话听不见 B想 重复原来的话,让孔乙已也听到 C有意嘲笑,耍弄孔乙已 作者写人们对孔乙已的态度用意在于( )( 1) A突出酒店气氛和谐 B表明当时社会人与人间的冷漠无情 C说明人多管闲事 D说明孔乙已是个快活的人,能引人发笑 说说“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的深刻含义( )( 1) A表明讲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