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热点专题复习内容摘要:
城的布局和特点:布局整齐 , 街道宽阔。 城内有坊 、 有市 , 市坊分开。 ④明清北京城 ——1417年明政府开始营建北京, 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 布局有三重,从里到外依次是宫城、皇城和京城。 特点:突出皇权。 ( 2020奥运关注北京) 3 (三)重点问题延展 : 们的文化遗产。 ①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运河都是分裂时期的历史产物。 ② 把分裂时期凿成的这些运河改造为发挥全国效益的大运河的一部分,没有统一的国家是不可能的。 ③ 运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④ 运河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⑤ 古为今用。 新世纪的 “南水北调工程”,大运河也许会重新焕发出青春。 ⑥ 注意运河上游的直沽和与长江交汇处的扬州。 五 五、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与我国现实的基本国情。 1 (一)专题提示: 人口问题是当代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中国古代人口的迁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有助于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提高了各民族的素质;促使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促使人口分布趋向合理;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南洋经济文化的发展。 作为当代的中国学生必须了解我国人口的历史和现状。 2020年高考文综合就涉及了美国、中国人流迁移和城市化问题。 2 (二)主体线索梳理 : ① 秦朝时全国人口约 2020多万。 ② 两汉期间发展到约 6000万左右。 ③ 元朝发展到 8000多万。 ④ 从康熙初年到鸦片战争爆发前的 178年中 , 我国人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人口总数连闯四关。 1684年达到意义 , 1762年突破 2亿 , 1790年朝月 3亿 , 1834年超过 4亿。 ① 向中原迁: ② 向江南迁: ③ 向边疆迁: ④ 华人外流: ⑤外族内流: ① 经济重心转移的过程: 古代到三国时期 ——初步开发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 ——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唐朝中后期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五代十国时期 ——经济重心继续南移。 南宋时期 ——南方经济领先北方的格局 最终形成。 ② 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明显特征: 3 (三)重点问题延展 :。 ,认识充分利用 外来劳动力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六 六、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与重农抑商政策。 1 (一)专题提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华民族自古有重视农业的传统。 教材中对农业发展史介绍的最为详细,如重农抑商政策、农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进步、水利灌溉的工程、荒地的开垦、农作物品种的增多、粮食产量的提高、经济中心的转移等等。 都可以作为小专题进行归纳整理。 农业史是中国古代史复习的重点,“三农”问题始终是高考的热点。 2 (二)主体线索梳理 : 、推广、引进 展的措施 ①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②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③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④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⑤注意分裂时期还要考虑民族融合和民族间的交流。 3 (三)重点问题延展 : 重农抑商政策 问题。 ,对商鞅主张 “ 重农抑商 ” 与黄宗羲主张 “ 工商皆本 ” 两种不同经济思想的评价。 ① 唐:八世纪前期 , 东北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农业采用中原先进技术 , 水稻产量高 , 质量好。 ② 辽:统治者赐贫民耕牛 , 垦荒免赋 , 大力发展农业 , 使辽海地区成为人烟稠密的沃野。 ③ 金:统治者将具有先进农业文明的汉人迁置到东北各地 , 开垦荒地 , 促进了这一地区农业的发展。 ④ 元:元世祖对农业十分重视 , 中央设大司农司负责农业和水利 , 向全国颁发 《 农桑辑要 》 , 指导农业生产。 ⑤清:鼓励垦荒,不断推广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 七 七、中国古代商品。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热点专题复习
相关推荐
战时和 东汉 有战有和 和 南匈奴向汉称臣,与汉人杂居 战 窦固、窦宪先后打败北匈奴 关系表现 关键词:秦汉时期、游牧民族、单于、北方 与匈奴有关的将领: 蒙恬、卫青、霍去病、窦固、窦宪 影响匈奴历史的单于:冒顿、呼韩邪 匈奴兴衰过程: 战国 秦汉 东汉初年 汉末魏晋 兴起 统一 分裂 逐步消失 战争的影响 匈奴非正义。 掠夺、侵扰 秦汉正义。 维护、保证 负担 明妃出塞图 明 仇英 绘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而且还从根本上瓦解了封建经济基础。 19世纪 60、 70年代世界上封建国家掀起的走向近代化的三大改革运动 日本的明治维新、俄国的 1861年改革、中国的洋务运动 ⑴结局 日本 —— 实现民族独立 , 走上富国之道 ; 俄国 ——仍然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 中国 ——依然是任人宰割的双半国家
诸侯。 ② 诸侯在封国内可设置官员,建立武装,独立征派赋税。 ③ 诸侯对周王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思考: ①在分封制中,周天子与诸侯是什么关系。 ②分封制在当时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宋 法官断案:由谁来继承诸侯的王位。 案例陈述: 西周某时期某诸侯,他娶了一个妻子 (正妻),婚后生了个女儿。 随后他又娶 了一个妻子,生了一个儿子;几年以后, 他的正妻生了个儿子。
789年 7月~1792年 8月 君主立宪派 :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 ① 制宪会议 宣布废除封建制度 ,取消教会和贵族的特权。 ②颁布《 人权宣言 》 , 揭示了 天赋人 权、自由、平等的原则。 ③ 1791年宪法 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对法国进行了资本 主义性质的 初步改造 ,运用立法手段确立了许多资本主义社会的 根本原则。 1792年 8月~1793年 6月 吉伦特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