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四地六校”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及答案内容摘要:
e I SO2 3 2 2 C. Cl Fe SO I2 3 2 2 D. Fe I Cl SO3 2 2 2 1 的 CO 与 H2 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 O2充分燃烧后,立即通入足量的 Na2O2固体中 , 固体的质量增加( ) A. B. C. D.不可求 16. 新制氯水与久置的氯水相比较,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颜色相同 B.前者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C.都含有 H+ D.加 AgNO3 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 1将一小块钠投入盛 50mL 澄清饱和石灰水的烧杯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钠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 B.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 C.有气体生成 D.溶液变浑浊 L1NaCl 溶液和 L1CaCl2溶液混合后,混合液中 Cl- 浓度为( 假设溶液体积混合前后不变 )( ) L1 L1 L1 L1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46 分) 温馨提示: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答卷前将答题卷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 (本题包括 5个小题,共 40分) 1 ( 5 分 ) 在反应 3 2 26 H Cl + K Cl O = K Cl + 3 Cl + 3 H O中,氧化剂是 ____________, 氧化产物是 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盐酸表现出 ________性和 _________性,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_______________。 20(6分 )、 (1)现有乙烯 (C2H4)和氧气两种气体 ,当两者的质量相等时,在标准状况下,乙烯和氧气的 ①体积比为 __________;②密度比为 __________; (2)某条件下,已知由 C2H2和 CO2 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密度为相同条件下 H2 密度的 倍,则混合气体中 V(C2H2):V(CO2)=。 2 ( 10 分) ( 1) 将下列离子 Na+、 K+、 Cu2+、 H+、 NO3 、 Cl- 、 CO23 、 OH- ,按可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的情况,把它们分成 A、 B 两组,而且每组中均含两种阳离子和两种阴离子。 A 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福建省“四地六校”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及答案
相关推荐
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A、大洋洲、非洲 B、欧洲、非洲 C、非洲、欧洲 D、亚洲、拉丁美洲 2人口普查表明,近年来城市人口增长很快,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都快 B、主要受国际移民的影响 C、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加快,机械增长趋缓 D、城市人口自然增长趋缓,机械增长加快 2人类历史上不同阶段的人口增长情况不同是因为 A、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
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其 内涵阐释得五花八门 , 网络的放大效 应和 现实社会中的从众心理 推波助澜。 然而它们 “ 偶然创造 — 突然流行 — 日益淡化 — 渐被遗忘 ” ,此类网络热词 最终还是会挥一挥衣袖,带不走一片云彩。 这说明 A.网络热词的产生源于人们的心理需要 B.网络热词的流行说明其强大的生命力 C.网络热词的荒谬性不足以支撑其可持续发展 D.网络热词的“热”与“冷”变换有其规律性
,将玻片标本向左下方移动,则视野下保卫细胞向右上方移动 ,则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以便追踪 29.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 B.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通过对动植物细胞的研究建立了细胞学说 C. 在生命系统中,细菌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 D. 新细胞是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 30. 血红蛋白的分子共含 574 个氨基酸、 4条肽 链。 在形成此蛋白质分子时
Which position is open to recent school graduates? A. Producer, London Kiss. B. Accountants Assistant. C. Father Christmas. D. Software Trainer. 31. What kind of person would probably apply to
”、“碱性”或者“中性”)。 ( 4)一种煤炭脱硫 技术可以把硫元素以 CaSO4的形成固定下来,但产生的 CO 又会与 CaSO4发生化学反应,相关的 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aSO 4( s) +CO( g) CaO( s) +SO2( g) +CO2( g) △H = +•mol 1 ②CaSO 4( s) + 4CO( g) CaS( s) + 4CO2( g) △H = •mol1
04 D. 175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个部分,第 13题 — 第 21题为必考题,每个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2题 — 第 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 5分,共 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横线上。 . 1已知复数 132 iz i ,则 z 1已知 是第一象限角,且 3sin( )5,则 tan 1过双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