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07—08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内容摘要:

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闻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 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晋 军 . 函陵 军:驻军 B.焉用亡郑以 陪 . 邻 陪:增加 C.朝 济 . 而夕设版焉 济:成功 D.又欲 津 . 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11.下列句中加点“之”与例句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臣 之 . 壮也,犹不如人 B.阙秦以利晋,唯君图 之 . C.夫晋,何厌 之 . 有 D.今急而求子,是寡人 之 . 过也 12.对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秦围郑的原因是郑国在晋文公出亡时没有礼待他,并且从属于楚国。 B.烛之武去见秦君的原因是郑伯向他道了歉。 C.秦伯被烛之武说服了,不仅解除了郑国之围,而且派将军帮助郑国守城。 D.晋文公不去攻打秦国,表现了他的仁义和明智。 第 II 卷(共 114 分) (四、 21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0 分)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 4 分) 译: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门分) 译: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 3 分) 译: 14.下面这首诗是刘禹锡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时所作的。 阅读这首诗,并回答后面 的问题。 ( 6 分)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1)一、二两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 3 分)。 答: ( 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 而上的一鹤。 有何深意。 ( 3 分)。 答: 15.根据课文内容,补出横线处的句子。 ( 5 分,每空 1 分.错、漏、多字,该句不得分。 ) ①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②令初下,群臣进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苟子劝学》) ④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苟子劝学》) (五、 23 分) (一)阅读以下文段,完成 16~ 19 题。 ( 14 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 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 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6.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含义:( 2 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