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新形势下的高考趋势与备考策略内容摘要:

6)世界意识: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 《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 5.充满时代气息 ■ 高考命题从来不回避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具有长久价值的热点问题,通过试题内涵领悟来反映社会热点问题,体现了时代性原则,试卷充满时代气息。 例题:( 2020上海) 38. “ 中国的 1978”(改革开放 30年) 1978年,对于中国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有的学者说,这是中国的重新出发,一个国家的重新开始。 历史为什么选择了 1978年,这既是那个时代一批人面对中国与世界的过去和未来的集体思考,也和一代伟人邓小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从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到今天,经过 30年的发展,中国已为世界所瞩目。 站在 30年后的今天,以 “ 中国的 1978”为主题,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可选择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不同角度,也可围绕某一中心、某一事件、某一人物等展开论述。 (30分 ) 注意: 1.论文须围绕主题展开; 2.论点应由材料支持; 3.论述要层次分明; 4.叙述要通顺流畅 6.地域特色 地域特色应该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 ■ 题目要确定符合本省教育发展水平的 命题指导思想 ,命制的试题具有较强的指向性; ■ 能够根据 本省教育、教学和考生实际以及当年招生计划结构和生源结构情况 ,把握适当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 针对 本省教育、教学的特点 ,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考查; ■ 在试题的内容和选材上能 体现出当地历史、地理、文化以及风土人情 等方面的特色。 7.淡化题型特点 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问答题与材料解析题的界限已经消失。 材料式选择题已经成为命题的主导趋势。 本质 :突出历史学科特点,重视史料作用,考查学生对史料进行多方面的、真实的解读能力。 趋势:让历史教学、历史学习回归史料。 8.引入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 —— 《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 》 聂幼犁 《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 把研究性学习可分三种类型: ■ 基础型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立足于必修课课堂教学); ■ 拓展型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立足于选修课课程); ■ 研究型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以课题探究的方式进行的研究,包括社会调查、文献检索、项目活动和历史本体研究等几个方面)。 研究性学习既是一门课程,也是相对于讲授法的学习方法 六、走进文综 1998年保送生大综合卷在四川等四省实验,获得普遍好评,同时给迷惘中的高考科目改革创出了一条新的途径。 ►尽量避免对知识的考核,因而直接考查记忆性内容的题越来越少,从而在教材中直接找到答案的题越来越少。 ►既然考察能力,用什么材料并不重要。 即使用到教材中的材料,也应该给出。 ►考虑区分度,难度控制适当。 ►主观题能显示能力,但判卷难控制。 ►文综单科题量有限,不可能求覆盖面 ►提出不求覆盖面,可导致试题内容相对集中 ►从考察能力看,涉及什么内容(材料)并不重要 ►选择串题应运而生 ► 80%的科内综合, 20%的科间综合 ►单科每题涉及两个内容的即为综合 ►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综合题) ►分科比例(各占三分之一 ) ►基本 范围: 高中必修和初中 ►内容及要求 ≤课程标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