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综合复习内容摘要:
主的宏观调控管理体制 • 所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分配制: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产权制: 1992年后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政策性调整 → 制度性调整)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4.全方位 对外开放 格局的形成 (1)目的: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基础:独立自主的社国;原则:平等互利 (3)过程: • 范围 : 80S沿海 ( 1980、 1988五个经济特区 1984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 1985四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 90S内地( 1990以浦东为龙头的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沿边开放城镇 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 内容 : 外资、技术 → 管理,第二产业 → 金融等第三产业,经济领域 → 文化教育领域 • 战略: 初期 “ 请进来 ” → 20C末起 “ 走出去 ” (4)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 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 必须实事求是。 坚持党正确的领导。 ——实质为资源配置方式转变 1.原因: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生产积极性和束缚生产力发展 2.过程: 1992中共 “ 十四大 ” 提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代领导集体形成 1997中共 “ 十五大 ” 肯定 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2020年底初步建立 2020中共 “ 十六大 ”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 市场经济体制 3.特征: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对经济进行干预 单元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 1. 1840~1949年(旧中国) (1)原因: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 维新思潮和革命思潮的推动 (2)表现:断发易服、西式食品和洋房、废缠足 、 婚丧 、社交礼仪与称呼)、采用公历、增新节日 2. 1949~1978年(新中国前期) (1)原因: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 (2)表现:物质 ——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但农民温饱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高一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综合复习
相关推荐
•⑶美国大力扶植。 •⑷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提供有利的外部条 件。 •⑸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 ⑴ 不再受制于美国,在国际中与美国既有联盟亦有摩擦。 • ⑵ 在资本主义世界,与美、西欧三足鼎立。 • ⑶ 提出“政治大国”的目标。 • ⑷促使世界向多极化格局发展。 阅读教材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试对“第三世界”的由来作简要概括。 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影响。 ,为维护独立
业生产的产生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哪些作用。 –居住比较稳定; –生产力提高,抵御生存威胁的能力增强; –人口增加; •使得人类生活进入到 农耕聚落 阶段 •是一个集体生产
2)地方制度:郡县制 特点 :(见 创新设计 P8“问题二” 及 课本 P10) 评价: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影响。 (创新 P 8) 中央政治制度: 选官制度: (注意科举制选拔人才) 趋势(特点): (创新设计 P12“重难问题讲解”,下同) 地方管理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封建社会的影响: 三、近代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 ——(晚清、民国) (一)维新变法 ——(君主立宪)
主要化学性质(受热分解、与碱的反应) 认识氮及其化合物之间的 转化关系 了解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硫和氮的氧化物对 环境 的影响。 NO NO、 N NH3 、 NH4Cl 、HNO Cu(NO3)2 请根据对硫及其化合物的分类,将下列含有氮元素的物质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 氮元素的转化线 单质 氧化物 酸 盐 氢化物 NH4Cl Cu(NO3)2 HNO3 NO NO2 N2
分子数相同。 B 例 2: 10mL气体 A2和 30mL气体 B2 化合生成 20mL气体 C(以上均在相同 条件下),则 C可能是( ) A、 HCl B、 H2 O C、 NH 3 D、 CH 4 例 3:设 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 如果 a 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b, 则 c g该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 问题二 平均分子量与相对密度 : 平均分子量: 1mol混合气体的质量,
两份相同质量的铝粉,第一份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第二份和足量的盐酸反应。 则产生的气体物质的量 ____ A. 相等 B. 大于 C. 小于 A 练习: 二、铝的化合物 (一) .氢氧化铝 【 Al(OH)3】 Al2(SO4)3+6NH3H 2O==2Al(OH)3↓ +3(NH4)2SO4 Al3++3NH3H 2O==Al(OH)3 ↓ +3NH4+ 物性:白色胶状固体,不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