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串、并联电路分析与计算内容摘要:
2 =R总 - R 1 =150Ω- 65Ω = 85Ω 得: 电阻 R 1与 R 2串联接入电路后,两端所加电压为 24V, 如果 R 1= 80Ω,通过 R 1的电流 为 ,求 R 2。 分析 U =24V I 1 = 由:串联电阻特点 R 2 =。 R 1= 80Ω 得: 解: (已知) (已知) 由: 得: R 总 的 电阻是: R 2 的 电阻是: =440Ω+ 660Ω=1100Ω 两盏电灯串联后,接在电源电压正常的家庭电路中,如果它们的电阻 R1=440Ω, R2=660Ω,求: ⑴ 这段电路的总电阻 ⑵ R1和 R2 两端的电压分别是多少。 计算结果 :U1=88V, U2=132V。 U =220V R1=440Ω R2=660Ω 解: 电 路的 总 电阻是: R总 =R 1+ R 2 U1 =? U2 =? 第二问解法 :(分步计算分析 ) 据: 得: ( 已知 ) 故: 标有 “6V3W”的小灯泡,能不能直接接到 9V的电源上。 若要小灯泡接上后能正常发光,应怎么办。 答 : 不能,因为 9V的电源电压大于灯泡的额定电压,灯 泡就很容易烧坏的。 解决方法是,根据串联分压的道理,串联一个定值电阻,把 9V的电源电压 分出 3V在 该电 阻 两 端, 则 小灯泡 两 端的 电压 就是 6V 就可以 正常发光 了。 △ 解题思路之一。 ⑴ 据“ 串联电阻 ”公式算出电阻两端的电压; ⑵ 据“ 额定功率 ”公式算出 电路中 流过的 电流 ,也是流过 的电阻的电流; ⑶ 据“ 欧姆定律 ”公式算出电阻的大小; 解法一 : 解法二 : U = 9V UL UR R =。 “6V3W” =3V =6V 下一页 = 9V- 6V = = 6V 3W = = = 6 Ω 3V 3V 上一页 解: 电 阻 两 端的 电压 是: 通 过电 阻的 电 流是: 应串联的电。八年级物理串、并联电路分析与计算
相关推荐
的部分是 A.卵黄 B.卵白 C.胚盘 D.卵黄系带 二、想想填填: 1.生物体 的过程叫生殖。 2.有性生殖后代 来自两个亲本,因而具有 更大的 和 ,因此对于生物的 有很大的意义。 3.将海星碎割成小块,只要小块上带有部分中央盘,就能再生成一个完整的海星个体,这种再生作用属于 (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4.菊花既能进行无性繁殖,又能进行有性繁殖,请回答: ⑴
阅读课文 P47图 3— 6a、 b、 c, 光来自何处。 什么是光源。 太 阳 点燃的蜡烛 开亮的电灯 自行 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 : 极光 极光 发光的水母 生活中的事物哪些是光源。 不完全燃烧的煤气火焰 完全燃烧的煤气火焰 烛焰 激光束 灯光 光源 思考 天然光源: 人造光源: 如太阳、闪电等 如烛焰、火焰、通电的电灯等 萤火虫、电灯、蜡烛、月亮、红宝石中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 2. 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 毫米及以上书写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 保持卷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注意事项 错误填涂 正确填涂 ● √
行 为在起作用。 ( 2) b学不会黄莺的鸣声,是因为体内不具有控制黄莺鸣声的。 ( 3)上述实验说明, 行为是在 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 42.( 6分)在探究“蚂蚁的行为”的活动中,你所在的小组提出的假设是 ;你们控制的变量有 个,是 ;你们探究的结果是。 用一句话,说说你参与这个活动最大的 感受。 43.( 6分)请在下图序号后,填上家蚕各个发育阶段的名称。 3 ( 2)将序号按发育顺序排列
结论:人耳能感觉到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 也叫做音量。 什么因素决定响度的强弱呢。 探究实验一: 将一把直尺压紧在桌面上,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 改变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 ,重复上述实验。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什么叫做响度。 振幅决定响度。 振幅越大 , 响度越大 响度还与距声源的远近有关。 结论 ① 桌面上撒些小纸屑,先轻轻地敲
A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 路中的电流变大。 B 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电流变小。 C 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 D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电流变大。 5,如图 142 所示,若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 P 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接线柱应是 [ ] A、 A和 D B、 C 和 B C、 A和 B D、 B 和 D 6,如图 7— 2所示电路,在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