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有机计算课件内容摘要:
C6H6 C2H4和 C3H6 CH2O和 C2H4O2 A、 B应满足的条件是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练 习 A、 B是分子量不相等的两种有机物 , 无 论 A、 B以何种比例混合 , 只要混合物的总质量 不变 , 完全燃烧后生成 CO2的质量也不变。 符 合这一条件的组合是 A. HCHO 和 CH3COOH B. HCOOCH3 和 CH3COOH C. C2H4 和 C2H5OH D. CH4 和 C10H8O2 答案 : A、 B 两种气态烃的混合气体共 1L,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得到 L二氧化碳, 2 L水蒸气(气体体积在相同状况下测定),关于该混合气体的说法合理的是 ,不含乙烷 ,不含甲烷 答案: A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下列物质中既能被氧化,又能被还原,还能发生缩聚反应的是 [ ] A.甲醇 B.甲醛 C.甲酸 D.苯酚 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 、醋酸 下列物质充分燃烧,生成的 CO2和 H2O的物质的量不相同的脂肪酸是 [ ] A. C2H5COOH B. C17H33COOH C. C17H35COOH D. HCOOH a b c d c b a d d b a c c b d a 相同条件下相同质量的: a、甲醇, b、乙二醇 c、丙三醇, d、丙二醇。 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 H2的体积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 A. B. C. D. B B B D 有甲、乙两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甲组中能和 乙组中各物质都起反应的是 [ ] 甲组: 乙组: 在下列反应中,硫酸只起催化作用的是 [ ] 170℃ 时脱水生成乙烯 下列反应,属于裂化反应的是 [ ] A.B.C.D. D C A,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的 CO2和H2O的量总是相同的,则此混合物是 [ ] 1mol分子式为 CxHyOz的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的 CO2和 H2O(气)的体积相等,并消耗 O2(标准状况)该有机物分子中的氢原子 y为 [ ] A. 2 B. 3 C. 4 D. 6 : 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键 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 ] 、浓 H2SO4共热时断裂键② ① H2SO4共热至 170℃ 时断裂②,⑤键 Ag催化下和 O2反应时断裂①,③键 C C A C H2 4 C H OH2 5 CH CH O3 CH C OOH31某有机物的蒸气,完全燃烧时需用去三。高三化学有机计算课件
相关推荐
了稀硝酸,必然有 SO - 生成,所以 c中肯定有白色沉淀生成;SO2通入 d中发生了反应 SO2+ 2OH- + Ba2+ = BaSO3↓+ H2O,所以有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 : B 243.现有五种 1~ 20号元素组成 A~ I纯净物 (试剂 X、 H除外 ),转化 关系如图所示: 相关信息有: (a)反应④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且 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b)在常温下, A、
O+ 2H2O C3H7X+ NaOH C3H7OH+ NaX 试参考以上反应及有关物质的性质 , 用实验确定某卤代烃 C3H7X分子中 X的位置和种类 (X可能是 Cl、 Br、 I三种原子中 的一种 )。 ( 1)试从上图中选出适当的几种实验装置并连成一套完整装置,以达到上述实验目的(用编号回答并用 → 连接)。 B→C→E (2)反应完毕后,若盛有银氨溶液的试管中有银镜产生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H3 Na 、 F2 、 Na2O2 Al 、 Al2O Al(OH)弱酸弱碱盐、弱酸的酸式盐 Al、 Si、 铵盐 H NH3 CaC Al2S Mg3N2 与 H2O;
; (3) 若在 C→G 中参加反应的 Na2O2的质量为 g,则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 mol。 (4)工业上可利用 1mol D生产 1mol K,并用 D与 K反应生产一种化肥。 现有 D,理论上最多可制得 t这种化肥。 A C +Na2O2 D G H I K +C +G 催化剂 O2 O2 +C D H I K F B C I B E +J 点燃 B、 C、 D物质的量比为 1:1
性及密度 气体的毒性选择吸收剂 多媒体课堂 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净化 气体的干燥与除杂 气体的干燥:通过干燥剂来实现 注意 ( 1)选择干燥剂要根据气体的性质,不能让干燥剂与被干燥的气体发生反应。 ( 2)干燥的装置要由干燥剂的状态来决定 气体的除杂(净化) 气体除杂的原则:不减少被净化的气体的量,不引进新的杂质。 浓 H2SO4 生石灰、固体 NaOH等 多媒体课堂 五、常见气体的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