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复习内容摘要:

社会主义。 1.阅读材料 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 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 …… 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 …… 呜呼,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 ! ———梁启超: 《 保教非所以尊孔论 》 (1902年 )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从作者观点的角度看,战国时出现了什么局面。 宋明时期发生了怎样变化 ?( 4分) (2) 梁启超所说的“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有何具体表现 ?( 4分) (3)十四五世纪的欧洲与梁启超所处的这个时代,有什么共同之处 ?( 4分) (1)百家争鸣,理学盛行禁锢了思想。 ( 4分) ( 2)西学影响扩大,不同政治主张出现(学习西方,维新变法,民主共和等)( 4分) ( 3)社会变革时期;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出现了一批思想家。 ( 4分) 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是影响历史发展变迁的重要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车、汽船、飞机、雕版印刷、电话、计算机 材料二 : 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 …… 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 …… (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相结合的国家。 ” 摘编自沈福伟 《 中西文化交流史 》 材料三 :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 …… 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 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摘编自费正清、刘广京 《 剑桥中国晚清史 》 回答: ( 1)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其意义不亚于新航路的发现。 西汉时期开通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同亚洲哪些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 4分)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有何重要意义。 ( 3分) ( 2)根据材料一图示发明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类文明交流的发展趋向。 ( 4分)这些趋向对 20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展有何重大影响。 ( 4分) ( 3)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在汲取中国文化时的侧重点。 ( 3分)这对他们的什么政治主张产生了影响。 ( 3分) ( 4)根据材料三,指出在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中国知识界关注的重点有何变化。 ( 2分)这一变化为五四运动前中国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了思想准备。 ( 3分)请任选一事件概述其主导思想。 ( 4分) ( 5)以文明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为主题,另拟一篇历史小论文的标题。 (要求:内容具体,有新意 .)( 2分) ( 1)地区: 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 意义: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开始了整体发展的进程。 ( 2)趋向: 交流时间缩短;交流范围扩大;交流信息量更大;交流方式更便捷。 影响:使世界各国经济交往与合作更加紧密;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 ( 3)侧重点: 儒家思想、政治制度、伦理道德; 主张:批判专制王权,主张开明政治。 ( 4)变化: 从终是西方科学技术,到重视政治制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 事件: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思想:戊戌变法 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实行君主立宪制。 辛亥革命 主张用革命的方式,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新文化运动 主张民主与科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 5)有具体时间或者事物的表述;有创新性。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 先民修筑了万里长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但也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对外交往。 先民开凿了大运河,沟通了中国南北,但这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满足了专制者游玩的需要。 运河往来最多的是官吏们的游船和运送皇粮的漕船。 中国拥有“大发明”,这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是罗盘针可以导航亦可看风水;火药可以制造喜庆的鞭炮亦可制造杀人的武器。 更为关键的似乎是文化的取向,中国有远航,郑和早在哥伦布诞生之前,但主要的目的不在于开辟国际贸易,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提高生产力没有显而易见的深远的促进作用。 材料二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 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之法不可更改。 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