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1单片机控制的水塔水位检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内容摘要:

11 由以上流程图,可以得出水位控制程序清单如下: ORG 0000H AJMP MAIN ORG 0030H SJMP LOOP ORG 0050H MAIN: SETB CLR CLR ACALL DELAY SETB SETB WAIT: JB ,DONE1。 检测转换是否完成 SJMP WAIT。 等待转换完成 DONE1 : CLR CLR MOV A,P0 CLR C SUBB A,0F4H JNC D1 MOV A,P0 SETB C SUBB A,0003H JC D2 SJMP LOOP D1: CLR SJMP BACK 12 D2: SETB SJMP BACK BACK: ACALL D10S SJMP LOOP 水质检测程序 通过对水质检测电路图的分析,做出以下水质检测程序流程图如图421 所示。 图 421 水质检测流程图 13 由以上流程图,可以得出水质检查系统程序清单如下: ORG 0000H SJMP MAIN ORG 0030 MAIN: CLR CLR ACALL DELAY。 调用延时子程序 SETB SETB WAIT: JB ,DONE。 转换结束则转 SJMP WAIT。 未结束则等待 DONE: CLR CLR MOV A,P0。 读取数据 CLR C SUBB A,0AAH。 与设定值比较大小 JNC DONE1。 大则转 MOV A,P0 SUBB A,55H。 与设定值比较大小 JNC DONE2。 大则转 SETB。 控制红灯亮 CLR CLR SJMP MAIN DONE1: SETB。 控制绿灯亮 CLR CLR 14 SJMP MAIN DONE2: SETB。 控制黄灯亮 CLR CLR SJMP MAIN DELAY: MOV R5,5。 延时子程序 DL1: MOV R6,10 DL2: MOV R7,10 DJNZ R7,$ DJNZ R6,DL2 DJNZ R5,DL1 RET END 15 第 5章 系统 调试及说明 软件调试 本设计主要是用 proteus 软件绘图以及伟福软件进行编程仿真的。 调试 步骤由两个部分组成:首先,确定程序中错误的确切性质和位置;然后,对程序代码进行分析,确定问题的原因,并设法改正这个错误。 具体地说,由以下步骤组成: ,确定程 序中出错的位置; ,找出错误的内在原因; ,排除这个错误; 回归测试 ,以确保该错误确实被排除且没有引入新的错误; ,则撤消这次改动,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找到一个有效的办法为止。 proteus 仿真结果 如下: 水质差时,红灯亮,如图 513 所示。 图 513 水质差 16 水质良好时,绿灯亮,如图 514 所示。 图 514 水质良好 水质一般时,黄灯亮,如图 515 所示。 图 515 水质一般 17 电机高点停转,如图 516 所示。 图 516 电机高点停转 电机低点转动,如图 517 所示。 图 517 电机低点转动 18 维持不变时,如图 518 所示。 图 518 维持不变 硬件调试 这个电路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的,电路的设计在理论上完全行得通,不过接线是设计 中最关键的一步,我的接线原则是从全局出发,逐个模块连接调试,最后总体调试。 在这个指导思想下,我的安装还算是是成功的。 逐个模块接线再调试,可以为总体调试省去很多时间,只要每个模块正常运行,几个模块通过地址总线连接之后,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了。 调试前的直观检查: 连线是否正确,在通电之前应先检查一下电路的连线是否正确,包括错线,少线和多线的情况。 查找的方法有:按照电路图检查安装的线路,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根据电路图来确定,按一定的顺序逐一检查安装19 好的线路,由此,可容易查出错线和少线的情况,还有一种方法就是 按照实际的线路来对照原理电路进行查线,这是一种以元件为中心进行查线的方法。 把每个元件引脚的连线一次查清 ,检查每个接线处在电路图上是否存在,这种方法不但可以查出错线和少线,还容易查处多线的情况。 元器件安装时情况 检查元、器见引脚之间有无短路;连接处有无接触不良;二极管和电容极性等是否连接有误。 电源、信号源连接是否正确。 电源端对地是否存在短路,在通电前,断开一根电源线,用万用表检查电源对地端是否存在短路。 连接结果如下: 水位控制调试结果如表格 511 所示。 (通过变阻器改变 P0) P00FAH OFAHPOO3H PO03H 电机停转 电机维持不变 电机转动 表 511 水位调试结果 水质检测调试结果如表格 512 所示。 (通过变阻器改变 P0) P055H 55HP00AAH 0AAHP0 红灯 黄灯 绿灯 表 512 水质调试结果 使用说明与注意事项 该电路设计比较简单,功能稳定,适合于实际的水塔水位控制中使用。 作为一个很实用的自动控制装置,为了工作人员的操作的方便,下面对其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作如下简单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