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地图内容摘要:
名师大讲堂 高考总复习地理 新课标 新高考 新理念 【 解析 】 根据等高线之间相对高度的计算方法:5条连续的等高距为 50米的等高线其相对高度应该在大于 50 4米,小于 50 6米的取值范围。 所以选择 B项 220米。 【 答案 】 B 【 失误防患 】 易错问题在于对题干的理解与用数学方法求极大值极小值的运用。 关键是通过绘图分析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地理计算技巧。 模块一 自 然 地 理 名师大讲堂 高考总复习地理 新课标 新高考 新理念 3. 判读各种地形形态 海拔 200米以下 , 等高线稀疏 , 广阔平坦 —— 为平原地形; 海拔 500米以下 , 相对高度小于 100米 , 等高线稀疏 , 弯折部分较和缓 —— 为丘陵地形; 海拔 500米以上 , 相对高度大于 100米 , 等高线密集 , 河谷转折呈 V字形 —— 为山地地形; 海拔高度大 , 相对高度小 , 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 , 而顶部明显稀疏 —— 为高原地形。 模块一 自 然 地 理 名师大讲堂 高考总复习地理 新课标 新高考 新理念 地形 表示方 法 示意图 等高线图 地形特 征 说明 山地 山顶 闭合曲线外低内高,▲ 符号 四周低中部高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 盆地 洼地 闭合曲线外高内低 四周高中间低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 山脊 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脊连线 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 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模块一 自 然 地 理 名师大讲堂 高考总复习地理 新课标 新高考 新理念 山谷 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连线 山脊之间低洼部分 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鞍部 一对山脊、山谷等高线组成 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 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 峭壁 陡崖 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处 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 峭壁上部突出处,称悬崖或陡崖 模块一 自 然 地 理 名师大讲堂 高考总复习地理 新课标 新高考 新理念 地形类型判读中,区分山脊和山谷是个难点。 可以采用画剖面线,比较中间与两侧各点海拔的方法进行判断。 (参考下表 ) 山脊 山谷 定义 山脊是山体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高耸部分 山谷是山地中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低凹部分 等高线图 剖面线上 各点海拔 A点为 200米, B、 C点为 100米 ⇒中间高,两侧低 A点为 100米, B、 C点为 200米 ⇒中间低,两侧高 模块一 自 然 地 理 名师大讲堂 高考总复习地理 新课标 新高考 新理念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 (单位为米 )示意图 , 回答下列问题。 (1) 写 出 图 中 字 母 所 表 示 的 地 形 名 称 :A________, B________, 该地区主要地形类型为 ________________。 模块一 自 然 地 理 名师大讲堂 高考总复习地理 新课标 新高考 新理念 【 解析 】 A处为等高线重叠 ,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特征:等高线不会相交 、 只会重叠 、 重叠为陡崖。 B处为等高线往低处弯曲 , 为山脊。 根据地区海拔低于500米 , 其主要地形类型为平原或丘陵。 根据全图等高线分布较密集 , 不是平原应为丘陵。 【 答案 】 (1) A. 陡崖 B. 山脊 丘陵 【 失误防患 】 陡崖 、 山脊属于局部区域地形 , 丘陵属于大区域地形。 考生容易混淆此两种类别的地形。 AB填入丘陵 、 山地等 , 此地区主要地形类型填入山脊等。 大区域地形包括平原 、 高原 、 盆地 、 山地和丘陵。 每一种大区域地形内 , 局部均有差异即小区域地形。 模块一 自 然 地 理 名师大讲堂 高考总复习地理 新课标 新高考 新理念 4. 应用等高线图进行生产规划与布局 (1)与气候结合 ① 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 /100m ② 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 (降水量的差异 ):考虑阳坡和阴坡 ③ 盆地不易散热 , 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等。 ④ 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 , 地势高低起伏 , 山脉走向 , 阴阳坡 , 距离海洋远近等综合分析。 模块一 自 然 地 理 名师大讲堂 高考总复习地理 新课标 新高考 新理念 (2)与河流水文结合 ① 水系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弯曲 , 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② 水文特征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 , 河流流速大 , 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和所处迎风坡 、 背风坡有关;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模块一 自 然 地 理 名师大讲堂 高考总复习地理 新课标 新高考 新理念 (3)与地区规划结合 ① 建铁路 、 公路:一般应选择坡度平缓 、 距离较短 、 弯道较少的线路为好;翻山时应选择缓坡 ,并通过鞍部;避免经过山区沙漠 、 沼泽 、 河谷等工程量艰巨的。高一地理地图
相关推荐
C三种铁路选线方案中, A方案线路最短,但要跨越山顶附近,地形坡度大,给铁路的修建和运营带来极大困难; B方案线路较长,基本沿山谷修建,但中间也需穿越山地的鞍部,地形坡度也较大; C方案尽管线路也较长,但所经地区地形坡度最小,相比而言, C方案相对合理。 • (教材 P94) • 川西横断山区 , 这里山河纵列 , 相间分布 , 且山高谷深 , 横断东西交通;东部四川盆地 , 周围重重山岭环绕
/S 7月初(远日点) ㎞ 57′/d ㎞ /S 黄赤交角 自转 公转 地球的 绕转中心 地 轴 太 阳 绕转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此时国旗与太阳同升,则这一天可能是: A、国庆节, B、劳动节 C、清明节, D、元旦 练习 3 a b a、 b两地的地方时是: 若 a点的纬度为 75度, 则最接近图示的昼夜状况 的日期是: A、 4月上旬, B、 6月中旬, C、 9月中旬, D、 1月下旬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
罐”,中国甘蔗则集中分布于华南,主导因素是什么。 地 形 法国人在南部相对低平的罗讷河谷地种植葡萄,而在谷地两侧崎岖的高原,山地发展畜牧业。 主导因素是什么。 中国的龙井茶遐迩闻名,曾被日本茶道研究者带到本国栽培,茶树虽然成活,但色泽,口感均大为下降,主导因素是什么。 土 壤 水 分 伊拉克大部分国土为热带沙漠气候,农业集中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冲积形成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二、交通运输与城镇的分布 活动 交通运输与聚落 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 交通运输与 商业网点布局 探究 (阅读教材 P80材料) 京 沪 线 二、交通运输与城镇的分布 交通运输与聚落 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 交通运输与 商业网点布局 三、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交通运输与聚落 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 交通运输与 商业网点布局
在时间和空间两大尺度的发展变化。 例如,钢铁工业区位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由于主导因素的变化导致钢铁工业的工业区位不断发生变化。 钢铁工业一开始是接近煤炭产区,即接近能源产地,随着 技术的发展,耗能的下降,钢铁工业的主导因素由原来的能源为主变为原料为主,工业区位倾向于铁矿石产地。 “二战 ”后,由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市场对工业区位影响力加强,钢铁工业区位又倾向于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的沿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