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集团账款管理制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注于征信调查表相关栏内。 第三条 营业部门,最迟应于出货日起 60 日内收款。 如超过期限者,财务部就其未收款项详细列表,通知各营业部门主管,转为呆账,并自奖金中扣除。 嗣后收回票据时,再行冲回。 第四条 营业部门所收票据,自销售日起算,至票据兑现日止,以 120 天为限。 如超过期限者,财务部即依查得资料,就其超限部分的票据所编列明细表,集团账款管理制度(草案) 7 通知营业部门加收利息费用,利息概以月息 2%计算。 第五条 赊销货品收受支票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一) 注意发票人有无权限签发支票 ; (二)非该商号或本人签发的支票,应要求交付支票人背书; (三)注意查明支票有效的绝对必要记载事项,如文字、金额、到期日、发票人盖章等等是否齐全; (四)注意所收支票账号号码愈少表示与该银行往来期愈长,信用较为可靠(可直接向银行查明或请财务科协办); (五)注意所收支票账户与银行往来的期间、金额、退票记录情况(可直接向付款银行查明或请财务科协办); (六)支票上文字有无涂改、涂销或更改; (七)注意支票记载何处不能修改(如大写金额),可更改者是否于更改处加盖原印鉴; (八)注意支票上的文字记载(如 禁止背书转让字样); (九)注意支票是否已逾到期日 1 年(逾期 1 年失效),如有背书人,应注意支票提示日期,是否超过第六条的规定; (十)尽量利用机会通过 A 客户注意 B 客户支票(或客票)信用。 第六条 本公司收受的支票提示付款期限,至迟应于到期日后 6 日内予以处理。 第七条 所收支票已缴交者,如退票或因客户存款不足,或其他因素,要求退回兑现或换票时,营业单位应填具票据撤回申请书,经部门主管签准后,送财务部办理,营业部门取回原支票后,必须先向客户取得相当于原支票金额的现金或担保品,或新开支票,始将原支票交付,但仍 须依上列规定办理。 集团账款管理制度(草案) 8 第八条 应收账款发生折让时,应填具折让证明单,其折让部分,应设销货折让科目表示,不得直接从销货收入项下减除。 第九条 财务部接到银行通知客户退票时,应即转告营业部门,营业部门对于退票,无法换回现金或新票时,应即寄发存证信函,通知发票人及背书人,并迅速拟定善策进行处理。 第十条 营业部门对退票申诉案件送请财务科办理时,应提供下列资料: (一)发票人及背书人户籍所在地(先以电话告知财务科); (二)发票人及背书人财产(土地应注明所有权人、地段、地号、面积、持分、设定抵押)。 建物(土地改 良物)应注明所有权人、建号、建坪持分、设定抵押。 其他财产应注明名称、存放地点、现值等; (三)其他投资事项。 第十一条 上述债权确定无法收回时,应专案列送财务部,并附税务机关认可的合法凭证(如法院裁定书 、当地派出所证明文件 、或邮政信函等)呈总经理核准后,方可冲销应收账款。 第十二条 依法申诉而无法收回债权部分,应取得法院债权凭证,交财务部列册保管,倘事后发现债务人(利益偿还请求权,时效为 15 年内)有偿债能力时,应依上列有关规定申请法院执行。 第十三条 本公司营业人员不依本办法的各项规定办理或有勾 结行为,致使本公司权益蒙受损失者,依人事管理规则论处,情节重大者应移交法办。 第十四条 本办法经呈准后公布实施,修订时亦同。 第四章 问题账款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妥善处理“问题账款”,争取时效,维护本公司与营业人员的权集团账款管理制度(草案) 9 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问题账款”,系指本公司营业人员于销货过程中所发生被骗、被倒账、收回票据无法如期兑现或部分货款未能如期收回等情况的案件。 第三条 因销货而发生的应收账款,自发票开立之日起,逾 2 个月尚未收回,亦未按公司规定办理销货退回者,视同“问题账款”。 但情 况特殊经呈报总经理特准者,不在此限。 第四条 “问题账款”发生后,该单位应于 2 日内,据实填妥“问题账款报告书”,并检附有关证据、资料等,依序呈请单位主管查证并签注意见后,转请保卫科协助处理。 第五条 前条报告书上的基本资料栏,由单位会计员填写,经过情况、处理意见及附件明细等栏,由营业人员填写。 第六条 保卫部应于收到报告书后 2 日内,与经办人及单位主管协商,了解情况后拟订处理办法,呈请总经理批示,并即协助经办人处理。 第七条 经指示后的报告书,保卫部应即复印一份通知财务部备案,如为尚未开立发票的“问 题账款”,则应另复印一份通知财务部备案。 第八条 经办人填写报告书,应注意: (一)务必亲自据实填写,不得遗漏; (二)发生原因栏如勾填“其他”时,应在括弧内简略注明原因; (三)经过情况栏应从与客户接洽时,依时间的先后,逐一写明至填报日期止的所有经过情况。 本栏空白若不够填写,可另加白纸填写; (四)处理意见栏乃供经办人自己拟具赔偿意见之用,如有需公司协助者,亦请在本栏内填明。 第九条 报告书本依第八条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