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波的图像内容摘要:
其所经过的路程 s0各为多少。 0 x/m y/cm 1 1 7 2 2 P A 0 x/m y/cm 1 1 7 2 2 P A 解: ( 1) 由图象可知, λ= 2m A=2cm 当波 向右传播 时 , A点的起振方向竖直向下 , 包括 P点在内的各质点的起振方向均为竖直向下 波速 v=x /Δt1 = 6/ =10m/s 由 v=λ/ T , 得 T = λ/ v = ( 2)由 t=0至 P点第一次到达波峰止,经历的时间 2133 0 . 7 5 ( 3 )44t t T s T 而 t=0时 O点的振动方向竖直向上(沿 y轴正方向) 故经 Δt2时间, O点振动到波谷,即: y0=- 2cm O点经过的路程 s0=n4A=(3+ 3/4)4A= 9. 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 , 此时刻质点 P的速度为 v, 经过 、 方向第一次与 v相同 , 再经过 、 方向第二次与 v相同 ,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 ( ) A. 波沿+ x方向传播,波速为 5m/s B. 质点 M与质点 Q的位移大小总是相等、方向总是 相反 C. 若某时刻 M质点到达波谷处, 则 P质点一定到达波峰处 D. 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在 时刻,质点 P的位移为 20cm y/cm 20 10 0 10 20 N P Q M 3 6 x/m 解见下页 ACD y/cm 20 10 0 10 20 N P Q M 3 6 x/m 解 : 振动的质点在平衡位置两侧对称位置具有相等的速率 , 比较 P质点振动的两种可能 (图 a图 b): P1 P2 图 a P1 P2 图 b 对照题意 , P质点开始向上振动 ,波沿+ x方向传播 . 有 T=. λ=6m , v= λ/T=5m/s A对 . M质点和 P质点相距 λ/2, 所以 C对 . 而质点 M与质点 Q在平衡位置的的位移不是 λ/2的奇数倍 , 所以 B错 . P质点经过 s时间 , 到平衡位置 ,向上振动 ,再经过=7T/4, P质点到波谷位置 ,D对 . 例 1 、 如图示为一列沿 x轴传播的简谐波 t=0时的波形图 ,此时在 x=4m处的质点 P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 1cm,运动方向沿 y轴负方向 .已知该列波的周期为 ,则当x=10m处的 Q点的位移为 1cm所对应的时刻为 ( ) B. C. x/m y/cm 0 6 4 5 10 P Q 15 20 解 : P点运动方向沿 y轴负方向 ,波向左传播 . T=, λ=10m, v= λ/T=50m/s Q点运动方向沿 y轴正方向 , Q点经过比 T/2略多一点时间到达 1cm处 ,或者经过比 T略少一点时间到达 1cm处 . B、 D正确 . 又解:使波形沿 x方向移动到 Q点的位移为 1cm,如图示: t1 =s1 /v=6/50= t2=s2 /v=9/50= B D 一列沿 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 ,周期为 ,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都相等的各质元依次为 P1,P2,P3, …。 已知 P1和 P2之间的距离为20cm, P2和 P3之间的距离为 80cm ,则 P1的振动传到 P2所需的时间为 ( ) A. B. C. D. 解 :由题意画出波形图如图示 : y/cm x/cm 0 80cm 20cm P3 P1 P2 可见波长 λ=100cm 波速 v =λ/ T = 200cm/s P1的振动传到 P2所需的时间为 t t=s/v=20/200= C A. 2 cm≤x≤4 cm B. 2 cm x 4 cm C。高考物理波的图像
相关推荐
描点 连线 求值 误差 分析 5 9 7 6 3 4 2 6 1 与选择题不同的是没有偶然性,必须判断、分析、计算,经过正确的推理或运算得到 准确和完整的答案 ,而它没有书写过程不必小题大作。 但必须 检查后再填 !! 实验填空题 解题点津 不要小题大作 ① 对基本仪器的考查: 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秤、温度计、安培表、伏特表、万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
E= BLvsinθ求 E比较方便;当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用 E= n ΔΦ/Δt求E比较方便。 例、如图所示,有一夹角为 θ的金属角架,角架所围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强度为 B,方向与角架所在平面垂直,一段直导线 ab垂直 ce,从顶角 c贴着角架以速度 v向右匀速运动,求: (1)t时刻角架的瞬时感应电动势; (2)t时间内角架的平均感应电动势。 练习 :如图所示,正方形线圈
), 则棒先减速后匀速。 0222 ()Fd F R rm Bl 44022()d B lFm R r题目 上页 16. (15分 )如图所示 ,两足够长平行光滑的金属导轨 MN、PQ相距为 L,导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 α= 30176。 ,导轨电阻不计。 磁感应强度为 B的匀强磁场垂直导轨平面向上 ,两根长为 L的完全相同的金属棒 ab、 cd垂直于 MN、 PQ放置在导轨上
者反向 速度减小 二者垂直 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 svt0tvvatv a0v a【 例 1】 公路上向左匀速行驶的汽车,经过一棵果树附近时,恰有一颗果子从上面自由落下,下面图 213是其运动的轨迹 .则,地面上的观察者看到的运动轨迹是 ( ),车中人以车为参考系看到的果子的运动轨迹是 ( ).(不计阻力 ) C B 解析:由于两车都以相同而恒定的速度运动,若以车为参照物
着的漏斗中漏出的砂在板上形成的曲线显示出摆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板上的直线 OO1代表时间轴 . 图 (2)是两个摆中的砂在各自木板上形成的曲线 ,若板N1和板 N2拉动的速度 v1和 v2的关系为 v2=2v1,则板 NN2上曲线所代表的振动的周期 T1和 T2的关系为 ( ). (A)T2=T1 (B) T2=2T1 (C) T2=4T1 (D) T2= T1 41 N2 N1 D A
2 代入数据 mn=1u mHe=4u mH=3u得 v1= 103 米 /秒, 负号表示 v1跟 v0的方向相反 (2) 如图示,在磁场中 和 半径之比为 42He31H4214123 0 . 1 1 0 2: : 3 : 4 04 2 1 0HeHH H emvmv BerrB q B q B e 运动轨迹如图示 42He31H题目 下页 (3) 周期之比为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