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t内容摘要:
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第六章 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 国际分工与生产国际化。 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 跨国公司的发展,国际贸易作用的增强,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扩大。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及其影响。 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机遇的同时,也提出 了挑战。 按资本和实力在经济上分割世界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的本质。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其表现形式主要在政治、军事领域的斗争转向经济领域里的摩擦和协调。 垄断资本的本质及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决定了国际经济协调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 9 盾。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并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是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斗争。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 系的实质仍然是一种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的关系。 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内,南北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为建立新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而斗争。 第七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资本主义在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且为新的生产方式准备了条件。 它的历史局限性表现为最终无力驾驭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因而具有历史过渡性质。 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了资本主义 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调整,同时又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一切冲突的总根源。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表现是周期性经济危机。 基本矛盾决定资本主义的最终趋势是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 资本主义所能容纳的生产力还有发挥余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有“自我调节”能力。 资本主义是一个庞大的世界体系决定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个逐步实现过程。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 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三、建议学时分配表 序号 教 学 内 容 课时分配 讲课 实验 小计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理论基础 4 4 2 商品与货币 6 6 3 资本与剩余价值 5 5 4 资本循环和周转,社会资本再生产 6 6 5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 3 6 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 5 5 7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3 3 合 计 32 32 四、教学说明: 本课程教学提倡结合我国现实市场经济运行体制实际分析现实问题。 五、教材及主要 参考书: 教育部或江苏省教育厅统编教材。 毛泽东思想概论 课程类型: 公共基础必修课 总 学 时: 32 (其中:理论学时: 28 实践学时: 4) 学 分: 2 10 开课系(院): 社会科学部 适用专业: 全院各本科专业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与任务 毛泽东思想概论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它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及其基本原理与基本观点、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等概要的论述。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 求 (一)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的方法采用学习毛泽东的重要科学著作和党的重要文献与阅读教材相结合;学习理论与了解历史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二)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 2)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毛泽东思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 中国的革命与建设需要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巨大的理论指导作用。 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 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指导思想 —— 毛泽东思想。 ( 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同各种错误思潮特别是同教条主义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它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继续得到发展。 ( 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是第一次 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具有多方面的内容。 这一科学思想体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革命军队建设、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党的建设等广泛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深刻把握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这一科学思想体系各个方面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 3)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 11 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 概括。 毛泽东的晚年错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重点:。 难点: 、准确、科学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思考题:。 为什么说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面旗帜。 ,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第二章 新民主主 义革命理论 (上 ) ( 1)近代中国社会和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 2)关于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及其历史地位。 资产阶级建国方案在中国的破产及其原因。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必然性和社会历史条件。 ( 1)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阶段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 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官僚资本主义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最可靠的同盟军。 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 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 —— 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共产党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 领导权思想及其基本经验。 (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与前途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发展前途是社会主义。 (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与政体。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 (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12 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及其相互关系。 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成分。 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 (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 帝反封建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重点: 、主要矛盾及历史任务。 难点:。 思考题:。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下 ) 、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 1)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武装斗争与其他斗争形式的配合。 ( 2)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近代中国国情规定了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特殊性。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基本依据。 ( 3)“工农武装割据”在实现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目标中的地位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密切结合。 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必须具备的条件。 “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 ( 4) 人民军队建设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惟一宗旨,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和方法。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十大军事原则。 ( 1)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 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现实可能性。 ( 2)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 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及其关系。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党在统 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和对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 ( 1)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党是掌握这两个武器以战胜敌人的英勇战士。 在中国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只有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才能实现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 ( 2)党的建设理论的丰富发展 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坚持民主集中制。 保 13 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开展党内斗争。 创造了进行马克思 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 重点:。 难点: “工农武装割剧”是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 思考题: 、武装夺取政权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学习这个理论对你有何启示。 、江泽民的党建思想谈一谈为什么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而长期的工程。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实践 (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与特征 中国革命的全部结果是,一方面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另一方面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与主要矛盾。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中介与桥梁。 ( 2)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壮大、掌握国家经济命脉是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 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 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保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勃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及其对中国建设的支援,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利国际因素。 ( 1)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 ( 2)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然要求和基本保证。 主义改造道路 ( 1)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创造了从互助组到初级合作社再到高级合作社的逐步过渡形式。 (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创造了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最后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 3)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它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道路,成为新中国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 重点: 会的过渡性质和主要矛盾。 14。 难点:。 思考题:。 50 年代为什么和怎么样选择了社会主义。 第五章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1) 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建 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以苏联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2)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动力。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和党的工作重心。 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 ( 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和方针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和两步走战略的制定。 调动中央和地方 两个积极性;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007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t
相关推荐
,每部应增加工日: 30 层以内增加7 工日, 50 层以内增加 9 工日, 80 层以内增加 11 工日, 100 层以内增加 13 工日, 120 层以内增加 15 工日。 3.本章定额是以室内地平正负零以下为地坑(下缓冲)考虑的,如遇区间电梯地坑(下缓冲)在中间层时,其下部楼层垂直搬运工作按当地搬运定额另行计算。 4.小型杂物电梯按载重量 以内、无司机操作考虑的,如其底盘面积超过 1m2时
对拉螺丝端头采用塑料定型垫块。 外脚手架的排距为 1000,柱距为 1800,步距为 1800,设置剪刀撑,每步脚手上设两道栏杆,剪刀撑与地面的倾角在 45176。 ~ 60176。 之间。 外脚手架与砼墙面水平向每隔,垂直向每隔 设一个拉接点。 外脚手立杆下须垫道木或槽钢。 外脚手架的施工负载不大于 300KN/m2。 采用商品砼,砼泵车硬管布料。 板墙浇筑采用分层浇筑法,所有板墙均匀同步上升
安环部 46 工作范围内,桥梁两边无 防护措施 高处坠落 6 5 10 300 高 在工作范围内的桥梁两侧安装防护网。 安环部 13 架桥作业中、高度危险源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序号 危险点 危险源 基本措施及对策 一 装梁 提梁机有缺陷 提梁机操作人员技术较差 提梁机操作人员违章作业 提梁机钢丝绳有缺陷 提梁机桁车走行轨不平顺 提梁机起升电机制动不灵 加强与厂家联系,介绍所提供的提梁机的安全性能
蒸汽或薄雾的区域。 2 区是指 正常运行时不出现,即使出现也只可能是短时间偶然出现的爆炸性气体、蒸 汽或薄雾的区域。 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环境 10 区是指正常运行时连续或长时间或短时间频繁出现爆炸性粉尘、纤维的区域。 11 区是指正常运行时不出现,仅在不正常运行时短时间偶然出现爆炸性粉尘、纤维的区域。 火灾危险环境 12 火灾危险环境分为 21 区、 22 区和 23 区
脚踏板宽度为 200~ 300mm、长度不大于 3 米的坚韧木板;不得使用腐朽破裂、大横透节 中钢设备有限公司程潮铁矿球团场 投标文件 河南宏瑞防腐安装有限公司 9 的木板作脚手板。 木脚手板不得有严重锈蚀、油污和裂纹;捆绑脚手板用的镀锌铁丝不宜小于 12 号。 、脚手架搭设 脚手架搭设应对所需搭设的脚手架规格等提出明确要求,再交付搭设作业班组实施。 从事脚
定 67 第十二章 关于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 69 第十三章 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编审制度 71 第十四章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执行制度 73 第十五章 安全技术交底管理办法 75 工人入场安全教育 75 泥水工安全技术交底 81 木模安装工安全技术交底 82 现场钢筋安装工安全技术交底 85 竹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交底 87 满堂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交底 90 上料平台搭设安全技术交底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