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检查标准内容摘要:

进行计算; ( 5)有良好排水措施且无积水。 材质 ( 1)门架及其配件的规格、性能及质量应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并有 出厂合格证明书; ( 2)钢管应平直。 严禁使用有硬伤及锈蚀的钢管; ( 3)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无裂纹、变形、滑丝。 架体组装 ( 1)门架必须采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连墙件最大间距:搭设高度小于 45米时,竖向间距应不大于 6 米,水平间距应不大于 8 米;搭设高度大于 45 米时,竖向间距应不大于 4 米,水平间距应不大于 6 米; ( 2)脚手架高度大于 20 米时,应在脚手架外侧连续设置剪刀撑,其宽度为 4- 8米,与地面夹角为 45- 60 度,搭接长度应大于 600 毫米,应采用 2 个扣件扣紧; ( 3)门架外侧每隔 4 步设置一道 水平加固杆,并应连续设置形成水平闭合圈,水平加固杆应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扣牢。 架体稳定 ( 1)上下榀门架的组装必须设连续棒及锁臂,连续棒直径应小于立杆内径的 1- 2毫米; 地铁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检查标准 7 ( 2)沿脚手架高度方向至少每两步设置一道水平架(当高度大于 45 米时,应每步一设),水平架在设置层内应连续设置。 在脚手架转角、端部及间断处的一个跨距内应每步一设; ( 3)整体垂直度应不超过 H/600+ 50 毫米,整体水平度应不超过 L/600。 脚手板与防护栏杆 ( 1)架体外立杆外侧应用密目式安全网封严; ( 2)作业层应满铺挂扣式脚手板并 扣紧挡板,防止脱落和松动; ( 3)作业层外侧设置 米和 米双道防护栏杆及 18 厘米高的挡脚板; ( 4)门架立杆离墙面净距离大于 150 毫米时,应采用内挑架板或其他安全防护措施。 荷载 ( 1)作业层均分布荷载标准值不得超过设计要求; ( 2)脚手架上同时有 2 个或 2 个以上作业层作业时,在一个跨距内各作业层上的施工均分布荷载应经过计算。 通道 ( 1)通道洞口高度不宜过 2 个门架,宽不宜于 1 个门架跨距; ( 2)通道洞口宽度为 1 个门架跨距时,应按照要求采用加固措施;当大于 2 个门架跨距时,应经专门设计和制作托架 ; ( 3)作业人员上下脚手架的斜梯应采用挂扣式钢梯,并采用“之”形式,一个梯段宜跨越 2 步或 3 步。 钢梯应设置栏杆扶手。 七、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检查 施工方案 ( 1)高度超过 24m 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在施工前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并经 由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签字 ,针对性强,能指导施工; ( 2)封闭(半封闭)脚手架必须有设计计算书,高度超过 50 米的脚手架应采用分段卸荷等有效措施,并专门设计。 30m 及以上高空作业的工程,建筑施工企业应当组织不少于 5 人的专家组,对已编制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 证审查; ( 3)有专项安全技术交底; ( 4)搭设人员应有相应的资质。 立杆基础 ( 1)基础应平整夯实,符合设计要求; ( 2)脚手架底部设纵横扫地杆,设置位置在距离底座上不大于 200mm 处的门架立杆上; ( 3)立杆下端应设置固定底座或可调底座; ( 4)立杆底部设置底座、铺设 50 毫米厚、长度不少于 2 跨的木垫板或槽钢; ( 5)有良好排水措施且无积水。 材质 ( 1)钢管脚手架应采用外径 48- 51 毫米,壁厚为 3- 毫米的 3 号普通钢管,且有产品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严重锈蚀、压扁、弯曲、裂纹、打孔的钢管不得使 用; ( 2)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无裂纹、变形、滑丝; ( 3)铸铁底座符合国家规定;焊接底座外径尺寸 150 150 毫米,厚度不低于 8 毫米; ( 4)脚手板可采用钢、木、竹材料制作,每块重量应不大于 30 公斤; ( 5)木脚手板厚度应大于 50 毫米,宽度应大于 200 毫米,两端用铁丝箍牢,有腐地铁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检查标准 8 烂的不得使用;钢脚手板有裂纹、开焊、硬弯的不得使用;竹脚手板应是质地坚实,无腐烂、虫蛀、断裂的毛竹片制作的竹榀,松脆、破损散边的毛竹榀不得使用。 架体与建筑物拉结 ( 1)脚手架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当架高在 7 米以下暂不能设置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撑,抛撑每 6 跨设置一道,并与地面成 45- 60 夹角; ( 2)脚手架连墙件的布置:当架高不大于 50 米时,按照三步三跨设置;架高大于50 米时,按照二步三跨设置。 连墙件应靠近主节点,且不应大于 300 毫米; ( 3)高度在 24 米以下的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或采用拉筋与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 不得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 4)高度在 24 米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 5)连墙件的拉筋应采用直径 4 毫米的钢丝拧成双股使用或采用不小于 6 毫米的钢筋。 剪刀撑 ( 1) 24 米以下单、双排脚手架两端外侧应设置剪刀撑,并由底部至顶部连续设置,中间相邻剪刀撑净间距不大于 15 米; 24 米以上双排脚手架整个长度和高度方向应设置连续剪刀撑。 斜杆与地面成 45- 60 度夹角; ( 2)剪刀撑搭接长度应大于 1 米,固定扣件应不小于 2 个。 每道剪刀撑搭设宽度应大于 4 跨,且大于 6 米; ( 3)一字形、开口形脚手架两端及高度在 24 米以上的封闭型脚手架的拐角应设置横向斜撑,中间每隔 6 跨设置一道。 脚手板与防护栏杆 ( 1)架体外立杆外侧应用密目式安全网封严; ( 2)作业层脚手 板应铺满、铺稳,有固定措施,不得有探头板;离开墙面 120- 150mm; ( 3)作业层外侧设置 米和 米双道防护栏杆及 18 厘米高的挡脚板; ( 4)自顶层作业层开始向下每隔 12 米满铺一层脚手板。 杆件间距 立杆横距纵距应符合规定要求,步距应不大于 米。 杆件搭接 ( 1)立杆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根相隔接头错开的距离应大于 500 毫米;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 1/3; ( 2)纵向水平杆可采用对接或搭接。 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不宜设在同步 (同跨),不同步(跨)相邻接头错开距离应大于纵距的 1/3; ( 3)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 横向水平杆伸出内立杆长度应不大于 500毫米,端头至墙面的距离不宜大于 100 毫米; ( 4)纵向水平杆每根杆两端高差不应超过正负 20 毫米,同跨内高差不应超过 10毫米。 步距、横距偏差不超过正负 20 毫米,纵向偏差不超过正负 50 毫米; ( 5)立杆总垂直度偏差不超过正负 100 毫米。 通道 ( 1)运料斜道宽度应大于 米,坡度为 1: 6;人行斜道的宽度应大于 米,坡度 1: 3。 每隔 30cm 设一道防滑条; ( 2)斜道的立 杆、横杆间距、剪刀撑及基础做法等设置应符合规定要求; ( 3)“之”字斜道转角处应设置平台。 平台及斜道两侧设两道防护栏杆及挡脚板,并挂密目式安全网; ( 4)利用与脚手架相连的建筑阳台或门口作为通道,应符合安全要求并设置提示标志牌。 地铁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检查标准 9 卸料平台 ( 1)卸料平台必须有专项设计,并附有荷载及稳定性计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