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汇总安全技术措施内容摘要:

灭尘。 掘进工作面喷雾洒水:配备自动喷水洒水器。 通风排尘:掘进工作面采用 JYC 掘进通风除尘器,在矿井井下风路中采用喷雾防尘,每隔 100M 消防水管安装三通阀门,供接软管定期防水冲洗巷道,消除粉尘,并建立制度专人管理。 回采及掘进工作面布置除尘洒水装置。 个体防尘:为生产人员提供工业防尘口罩、防护服 25 等防护措施。 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步改善洗浴条件和其他保护条件,保证生产人员有较好的工作劳动条件。 防尘供水:井下防尘与消防供水合同一套系统,采用φ 57 无缝钢管从 +115 高位水池经主斜井送到井下各用水点。 三、地面防尘 在工厂东南面建一 150m3 高位水池,并铺设管路用于井上下消防洒水。 地面生产系统主要是煤场的防尘洒水系统,设摇臂式喷雾头,洒水头,在生产过程中视情况采用连续喷雾和间断洒水两种方式,对原煤装卸的全过程 、煤场设备运转的全过程必须连续不断地喷雾降尘,对煤场及道路进行定期喷水除尘,冲洗道路上的煤粉。 配合粉尘,清污,在地面还设煤泥沉淀池,一则澄清煤泥污水,二则回煤泥,阻断再生尘源。 四、矸石系统防尘:安装一个移动洒水喷头在卸矸前用人工进行洒水防尘。 十七、井下瓦斯二氧化碳及有毒有害气体检查制度 井下各采掘工作面作业地点必须设置专职瓦检员。 瓦检员必须严格执行瓦斯和二氧化碳检测的操作规程。 井下各采掘工作面作业地点瓦检员不得少于两次瓦斯检查,井下临时停工地点的栏杆边及密闭边每班不得少于一次瓦斯检查。 26 瓦检员必须严格执行瓦斯检查“三对口”制度,将每次检查的结果填写在手册和工作面观察牌板。 瓦检员必须严格执行井下现场手上交接班和汇报制度,杜绝少检、漏检或空班检查。 除瓦斯和二氧化碳以外,其他有毒有害气体由救护队员执行检查。 救护队员下井检查有毒有害气体时,必须配戴氧气呼吸器,否则不准下井执行检查。 救护队员下井检测取样的气样,必须当天送化验单位化验,并将化验报告单送矿工程师和矿长审阅。 十八、井下明火作业措施 为了加强井下明火作业管理,确保矿井安全,特订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井下特殊 情况需使用电氧焊时,必须由机电科提前一天到矿调度室作出计划,并填写好电、氧焊工作联系单(内容包括作业地点、作业起止时间、维修内容),报安全矿长审批。 审批后的电氧焊工作联系单由机电科送与安全科、通风区、应急救援队。 安全科、通风区、应急救援队接到作业联系单后,按计划时间派出安检员、瓦检员、应急救援队员配合机电科井下执行电氧焊作业。 安检员、瓦检员、救援队员未到现场,机电科不准 27 执行井下电、氧焊作业。 井下电、氧焊作业由救援人员配带灭火器材,瓦检员负责瓦斯检查,安检员负责监督,钳电工负责操作。 参加电氧焊作业人员必须配带自救器。 加强作业地点及附近 20 米之内的瓦斯检查,严禁瓦斯超限作业。 操作前首先检查清除作业地点的易燃物品,以防作业时造成矿井火灾。 有严格瓦斯安全威胁地点,必须首先排除隐患后再进行电氧焊,否则严禁井下电氧焊。 电、氧焊操作完成后,及时清理现场(用河砂用水或灭火器扑灭余火)。 1参加所有执行人员加强收工火源检查,确认作业地点无任何火源后方可离开现场。 十九、煤层自燃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本矿自开采至今,从未发生煤层自燃,但为了预防万一,特编制本措施。 安全技术 措施: 开采煤层,必须采用后退式开采方法,严禁前进式。 主石门和采区运输石门、风桥石门上方,必须留有煤柱,并禁止回采。 由于检测报告未提供煤层自燃发火期,且本煤矿从开采至今从未发生自燃,发火期也无法确定,所以煤层全部 28 采完后 45 天内再进行封闭。 所有煤大巷,不允许用作下一水平的回风巷。 加强通风管理,严禁无风微风作业。 加强煤层巷道的温度检查,发现温度明显增高要及时报告矿工程师。 井下万一发生煤层自燃发火现象,工作人员必须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安全生 产管理人员。 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按灾害预防处理计划通知有关人员参与实施灭火工作。 矿井一旦发生煤层自燃发火,必须立即切断火区内电器设备的电源。 抢救煤层自燃事故,必须向签订了救护协议的救护队请求支援,派出专人检查 CO、煤尘和其他有害气体。 1必须在煤大巷内设立消防站,应有沙箱、铁锹和 2个灭火器。 1加强洒水工作,煤大巷必须坚持每天洒水一次。 1明年必须再次取煤层煤煤样送省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测中心检测。 二十、防止瓦斯事故的措施 ( 1)防止瓦斯积聚的措施 ①必须加强 通风,并尽量采用并联通风,机械通风,防止循环风及角联通风,风速、风量要足够。 加强检查总回风 29 巷沼气,浓度不得超过 %,采掘工作面 CH4,浓度不得超过 %。 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局部沼气浓度达 %时,附近 20 米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流。 电动机 20 米以内风流中沼气浓度达到 %时,必须停止运转,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工作面达到 1%时,必须停止电钻打眼。 放炮地点附近 20 米以内风流中沼气浓度达到 %时,禁止放炮,及时处理好局部积聚的沼气。 ②矿井必须进行机械通风,并 24 小时连续运转。 无特殊原因不准随意关停 该主扇风机。 ③建立合理的通风系统,井下工作面实行分区通风。 本矿井,主井与付井实行分区通风管理,由于主井新掘进的巷道,断面较大,而付井的回风巷是掘进了几年,相对断面较小,回风巷线路长。 因此须完善通风设施,确保工作面有足够的新鲜风流进入。 ④根据工作面的情况,配足风量,保持合适的通风断面和风速,掘进工作面必须使用局扇通风,禁止扩散通风或微风、无风作业。 ⑤临时停工的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切断电源,设入相应的栅栏,禁止人员进入。 ⑥加强瓦斯检查,调度汇报及矿(片)长审阅瓦斯记录的制度。 瓦检人员持证上岗,须认真检 查瓦斯。 严禁空班漏检、假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汇报。 ⑦及时处理局部积聚的瓦斯。 主要是加强通风,将局部 30 积聚的瓦斯吹散、稀释、排放,使瓦斯浓度达到《规程》规定的允许界限以下。 对无法吹散或排放的瓦斯积聚的地点,要及时采取封闭堵塞的方法进行处理。 ( 2)防止瓦斯爆炸的措施 ①加强爆破管理。 必须使用煤矿安全炸药,不合格或变质的炸药不许使用。 爆破时的装药量、雷管、炮泥及放炮地点的沼气浓度等,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中有关规定。 ②加强火源的管理和控制。 严格明火管理,严格执行入井搜身制度,严禁明火明电照明,井口和主扇风 机房 20 米范围内严禁烟火。 ③加强电气设备管理。 必须有持证上岗的电器维修工人。 切实保证采掘工作面电气设备有保护装置的灵敏、可靠。 电线接头要杜绝“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 对通讯信号、煤电钻电缆须加强维护和管理。 严禁带电作业。 凡检查、修理或搬迁井下电器设备时的停、送电,要建立制度,都须与有关人员联系清楚,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④防止机械磨擦、撞击火花的产生。 井下禁止敲打及拆开矿灯。 加强井下把钩工的思想教育,提高其责任感和安全意识感。 ⑤严格火区管理,经常检查火灾密闭的封闭质量,防止火区内火源外溢。 ( 3)限制 沼气爆炸范围扩大的措施。 在抽风井中必须安有防爆门,防止爆炸时风机被毁,造 31 成救灾和恢复生产困难。 废巷采区应及时封闭。 ( 4)处理瓦斯事故的方法 ①没有佩带呼吸器的人员,禁止进入危险区。 由救护队人员进行侦察,先切断电源,检查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和温度。 抢救遇除人员,寻找火源并扑灭。 ②遇险人员较多时,可采用风幛隔离或临时性避灾区。 ③处理工作爆炸事故时,应有二个救护小队进入进回风巷内,抢救遇险人员,要确保有人员畅通的安全出口。 ④若事故地点发生在运输巷中,为了抢救人员,应尽快恢复通风,在保证撤出进风流人员后,进 行反风。 ⑤爆炸引起火灾时,应同时扑火救人,并有专人检查瓦斯情况。 二十一、防止煤尘爆炸的措施 ( 1)为了减少煤尘发生量和浮尘量,在煤层条件适合情况下可采用水力采煤。 在采掘过程中必须采用湿式凿岩,电煤钻侧式供水,煤层注水,水封爆破和使用水炮泥,井下集中产尘地点喷雾洒水,合理通风控制好风速,定期清扫积尘,定期清扫巷道和巷道刷浆。 ( 2)消除引燃煤尘的火源。 如防止明火、电火花、电弧、防爆设备失爆,井下火灾及机械磨擦火花及一切火花等。 ( 3)采用隔爆措施,如撒布岩粉,架设岩粉棚或水棚,把已经发生的煤尘爆炸断开,加 以控制,防止它的蔓延。 二十二、预防火灾的措施 32 ( 1)正确选择开拓和开采方法及通风系统。 尽量少留煤柱,减小煤体破坏,加快回采速度,提高回采率,减少煤炭损失,采空区采后易于封闭,尽量避免发生局部冒顶,采完后尽量及时封闭,断绝供氧,防止遗煤继续氧化。 ( 2)防止漏风,增大漏风风阻,减小漏风,及时打上防火墙。 封闭采空区和废巷,利用调节风压法减少漏风,选择合理的通风系统。 ( 3)掌握煤炭自燃发火期和煤炭自燃发火的预兆。 预兆:巷道中有雾气,湿度增大或巷道出汗。 还能闻到汽油、煤油、松节油的气味,流水温度升高,人体感到不 舒服,如头痛、闷热、精神疲乏,露外皮肤微痛,四肢感觉无力,检查有 CO 等。 ( 4)利用阻化剂防止煤炭自燃,预防性灌浆,经常洒食盐水。 采后洒石灰水。 ( 5)处理火害的办法; ①火突初期,火势不大,是直接灭火的最佳时期。 停电、用水直接灭火,也可用灭火器、砂子、黄泥等充填。 ②当直接灭火无效时或火势发快,温度高无法接近火源时,则可将火区内的进、回风巷道封闭,使封闭区内的氧气下降,促其灭火。 ③而火区内无爆炸危险时,也可采用高位数泡沫远距离喷射灭火。 ④保持正常通风、稳定风流方向。 这一点对井下灭火有 33 重要的保证作用。 二十三、水害的预防措施 ( 1)地面防水。 修筑防洪沟,填塞通道和排除积水,对矿区附近的老窑及地表裂缝应及时堵塞,加强雨季防治水工作。 ( 2)掌握水文地质资料。 ( 3)掌握透水前的预兆。 如煤壁发潮变暗,煤壁出汗变冷,工作面气温降低,巷道有雾气,顶底异常,煤壁片邦掉渣,底板鼓起,工作面水增大,水呈红色,味发涩,有臭鸡蛋气味,水混浊及煤壁挂红。 煤层内发出水气交换的“咕咕”和“嘶嘶”的挤水声,有害气体增加。 ( 4)做到“有疑必探,先探后掘”。 当工作面掘进接近含水层,被井巷断层、溶洞、老空积水等地点或遇到可疑水源,以及 打开防水煤柱时都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 5)按照安全规程进行“探、放、”水,探放水时必须严格按照探水眼的布置和超前距离进行探放水。 ( 6)探水前应做好准备工作。 加强支护、清除好浮煤、水沟,安装好专用电话等。 在预计水压较大的地点探水,要预先准备套管,并安装闸阀,开掘躲避洞,规定避灾路线,并向工人贯彻。 打钻时,发现煤岩松软、片邦、来压或在钻孔中水量突然增大和顶钻等异常现象时,必须停钻,但不得拨出钻杆,立即报告调度室,并派专人监视,如情况紧急时, 34 必须立却撤出所有受威胁地区的人员,探水工作面必须加 强通风和加强瓦斯检查。 探水钻孔距离最小不能小于 30 米,趋前距离一般应大于 8 米。 ( 7)留防水煤柱和岩柱。 在小煤窑的矿区,新设计矿井在小煤窑下部开采时,上部应留隔水煤柱,新矿井与被淹老井之间,两个同时生产矿井之间,含水丰富的断层两侧,开采煤层地面有水库、河流、湖泊等都应留煤岩柱。 ( 8)探水钻孔数目不得少于 3 个。 当掘进工作面沿煤层底板掘进时,就应在底部打一平行走向的钻水孔,巷道中顶部打一仰孔。 当掘进工作面沿煤层顶板掘进时,应沿顶板打一个平行顶板走向的钻孔,巷道中部打一探水孔,沿底板方向打个探水孔,当工作面相顶 有淋水时,应同时增打顶部上部探水孔。 ( 9)处理水突事故的方法: ①突水淹井时,应根据当时井下的人员分布情况,撤出灾区与受威胁区人员。 ②在撤出灾区人员时,要了解突水地点、水源、涌水量、排水能力等,决定是否在井下堵塞水闸门。 ③在处理水突事故时,人员应逆水流方向进入巷道侦察,但须有待队人员在附近观察水情。 ④在处理上山巷道突水时,必须防止二次突水和积水淤泥冲击。 二十四、冒顶预防措施 35 ( 1)掌握冒顶前的预兆:如压力增大,木支架就要发生断裂声,而逐渐压断,还能听到顶板岩石破裂声音,在冒顶前几秒钟内还会发现顶板 落下一些碎石块,经常观察顶板。 观察法:用一个小木尖塞到顶板的裂缝中,如果过一会儿,木尖松动或掉下来,这表明顶板裂缝正在加大,随时有冒顶的危险。 测音法:用镐和小铁棍敲击顶板,如发出清脆的声音,表明没有冒顶危险;如发出重叫声或嗡嗡的声音,就表明有冒顶危险。 震动法:它的效果更好,右手用斧子或风镐击顶板,同时用大母指抚着顶板,如果右手指尖感到轻微震动就表明岩石已经和岩体脱开。 ( 2)坚持敲邦问顶制度。 ( 3)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及时修理或更换损坏的支架,特别是在修理破碎断裂支架严重的地方,必须挑中梁,并修一架,架好一 架,且棚距应较密,还要抢时间抢速度,材料都要准备,邦、顶一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