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吨生活污水方案内容摘要:

污水处理工艺 ,处理结构、建筑物外形尺寸和设备选型设计等。 设计依据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87);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城镇污水处理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 5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 GBJ6984) 本方案将 生活污水处理作为新建污水处理站考虑,不包括污水处理站以外的内容、在考虑处理工艺时将全部污水进行综合后处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以及水质数据对本方案进行修正。 3. 设计原则 根据国家有关的规定和污水具有特点,合理地确定各种设计标准。 适当地考虑自动化操作,以简化操作管理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尽量采用新材料、新产品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便于工人操作。 较少的投资和较低的运行费用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4.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污水 上清液回流 预曝气 曝气 气 提 排放 格栅 调节池 水泵 沉淀池 污泥池 消毒池 风机房 好氧池 6 对于生活废水而言,一般都含有对生物细菌有抑制作用和难以生物降解的活性剂成份,因此本方案拟采用 A/O 法处理工艺,通过多级生化处理后达到降解去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质。 厨房、餐厅污水经隔油处理后,与其它类污水一起进配水井,经机械格栅去除大颗粒及纤维状杂质后流入调节池。 通过风机向池内充所搅拌,控制供气量使污水充分地均质,并起曝气和防止杂质沉降等作用。 调节池内水经潜污泵提升到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由缺氧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污泥消化池等组成。 在缺氧池内,污染物质首先缺氧型微生物 的水解、酸化作用逐步分解成有机酸、醇等小分子、小颗粒物质,有利于污染物质在接触氧化池内的进一步降解,并且在池内设有搅拌装置,使生物与污水充分混合加快它们的反应速度,且构成一个缓冲能力极强的混合体系,保证处理装置的稳定运行。 缺氧池出水进入接触氧化池,池内设有立体弹性填料,在填料表面生长着吸附、降解有机污染物能力极强的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生物膜,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经微生物膜,游离微生物等的吸附、降解等作用, CODCr、 BOD NH3N 等大部分得以去除, CODCr 去除率可达7585%, BOD5去除率可达 9095%, NH3N 去除率可达 5060%。 接触氧化池出水进入二沉池去除悬浮物、脱落的生物膜以及菌胶团等物质使出水得到澄清。 二沉池污泥采用气提将其提至好氧消化池将其消化。 由固液分离机分离出的固形杂物定期清除处理,可作为垃圾处理。 工艺流程特点 1) 通过设置好氧池,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 池内微生物、污泥等构成的缓冲体系能有效的抵抗水质、水量的冲击,能提高处理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并有效地通过消化液回流,利用反消化降解 NH3N。 2) 通过对表面负荷、有效水深、污泥斗倾斜角等设计参数的合理选择,从而提高悬浮物的沉降效 果。 3) 为保证接触氧化池布气量均衡,污水处理站设置一套各供气系统,用于污水调节池充气搅拌和污泥的好氧消化及接触氧化池的曝气。 5. 电气控制 采用全自动可编程程序控制系统: 7 1) 采用全自动可编程程序控制,设手动、自动两种控制方式。 2) 调节池污水量最低水位停止,中水位启动,高水位二台同时启动 3) 接触氧化池风机与调节池潜污泵联动,当污水断流时风机能自动间歇运行,保证生物膜的活性。 4) 沉淀池排泥采用潜污泵,时序控制,周期性运行,污水断流时,潜污泵自动停止工作。 5) 控制时序均可任意调节,并有过流、缺相、过压、欠压等故障情况自动保 护声光报警功能。 6) 污水处理设备 24 小时运行,控制系统自动程度较高,不需操作工人,只需配备 1 各专职管理人员。 6. 主要设备设计参数: 格栅井(一座,与调节池合建) L B H= (H+)M (设定来水标高为 _H) (一座) 其外形尺寸为: L B H= (H+)M 有效容积 :V=50M3 有效停留时间 : 池内设穿孔管曝气系统以防止污染物沉降 ,并起预曝气和充分匀质作用 ,池内设集水坑、爬梯,池上放置风机房。 系统设置四台潜污泵(二 用二备) 型号 QW10101 Q=10m3/h N=1KW H=10m LHW10A 型生化处理设备。 处理水量: 10 m3/h 其中包括 I。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