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技能操作手册内容摘要:

过程不要咳嗽或深呼吸。 ,应注意随时夹闭橡胶管,以免空气进入心包。 15 ,第一次不宜超过 100200ml。 ,立即停止抽吸,并严密观察。 ,密切观察血压、呼吸、脉搏的变化。 十 四 、环甲膜穿刺术 【 准备 】 : 穿好工作服,清洁双手,戴好口罩、帽子。 :治疗盘,碘酒,酒精,局麻药,无菌手套,棉签,注射器, 18 号穿刺针。 、操作过程及可能的并发症,得到其认可。 【 操作 】 卧位,垫肩,头后仰,如不能耐受可取半卧位。 :颈中线甲状软骨下缘与环状软骨弓上缘之间为穿刺点。 :皮肤常规碘酒、酒精消毒。 ,检查穿刺针是否通畅。 :穿刺部位用 2%普鲁卡因局麻。 ,右手持穿刺针垂直刺入,注意勿用力过猛,出现落空感表示已进入喉腔,接 10ml 注射器,回抽有空气,或用棉花纤维在穿刺针尾部测试。 确定进入气管后,固定穿刺针。 【注意事项】 ,避免损伤喉后壁粘膜。 ,确定 针 尖在喉腔内才能注射药物。 ,注射速度要快,注射完毕后迅速拔出注射器及针头,以消毒干棉球压迫穿刺点片刻。 针头拔出以前应防止喉部上下运动,否则容易损伤喉部的粘膜。 , pH 要适宜,以减少对气管粘膜的刺激。 ,干棉球压迫的时间可适当延长。 ,嘱患者勿紧张,一般均在 l2 天 内即消失。 十 五 、中心静脉穿刺术 【 准备 】 : 仪表端庄,衣帽整齐。 : 治疗盘内放皮肤消毒剂、镊子 1 把、棉签、 5ml 无菌注射器、 67 号针 头 1个、静脉穿刺包一个、纱布、无菌手套、 2%利多卡因、肝素盐水。 、操作过程及可能的并发症,得到其认可。 【 操作 】 (一)颈内静脉途径。 如需穿刺后插管,则选用右侧颈内静脉为宜。 患者头偏向左侧,头后仰,肩下垫一小枕,显露胸锁乳突肌。 该肌的锁骨头内缘与乳突连线的外侧即颈内静脉的位置。 2. 一般采用中间径路,以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环状软骨水平定位为穿刺点。 以穿刺点为中心,常规消毒皮肤。 术者戴帽子、口罩和无菌手套。 选好穿刺点,以 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把穿刺针吸取肝素盐水约 5ml,16 排净空气。 左手绷紧穿刺点皮肤,用手持穿刺针在穿刺点进针。 进针方向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内侧缘平行穿刺,针尖对准同侧乳头,指向骶尾外侧,针轴与额面呈 45176。 60176。 边进针边回抽血,抽到静脉血表明针尖位于颈内静脉。 进针深度 ,以针尖不超过锁骨为度。 当血液回抽和注入十分通畅时,固定好穿刺针位置,轻柔送入导丝。 缓慢退出穿刺针,压迫穿刺点。 用扩张器扩张皮下或静脉。 轻柔置入静脉导管,待导管进入颈内静脉后,边退导丝边插导管,退出导丝,回抽血液通畅用肝素盐水冲洗一次,连接三通输液。 最后用导管固定夹固定好,贴膜覆盖。 (二)锁骨下静脉途径 1. 患者取仰卧位。 穿刺肩下垫一小枕,头转向对侧。 穿刺侧之肩略上提、外展,使上臂三角肌膨出部变平,以利穿刺。 也可将床尾抬高,以利穿刺时血液回流,避免空气进入静脉发生气栓。 2. 以锁骨中点下缘 1cm 处为穿刺点。 以穿刺点为中心,常规消毒皮肤。 术者戴帽子、口罩和无菌手套。 选好穿刺点,以 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把穿刺针吸取肝素盐水约 5ml,排净空气。 左手绷紧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在穿刺点进针。 针尖指向锁骨内侧端,与胸骨纵轴成 40176。 角, 与胸壁平面约成 15176。 角。 以恰能穿过锁骨与第一肋骨的间隙为准,紧贴锁骨背面缓缓刺入,边进针边回抽血,抽到静脉血表明针尖位于颈内静脉。 进针深度成人47cm,儿童 13cm,当血液回抽和注入十分通畅时,固定好穿刺针位置,轻柔送入导丝。 缓慢退出穿刺针,压迫穿刺点。 用扩张器扩张皮下或静脉。 轻柔置入静脉导管,待导管进入锁骨下静脉后,边退导丝边插导管,退出导丝,回抽血液通畅用肝素盐水冲洗一次,连接三通输液。 最后用导管固定夹固定好,贴膜覆盖。 (三)股静脉途径。 下肢伸直稍外旋、外展。 :先 摸出腹股沟韧带和股动脉搏动处。 在腹股沟韧带内、中 1/3 的交界处下方 2 横指(约 3cm)处,适在股动脉搏动内侧约 1cm 处,定为穿刺点。 选好穿刺点,以 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把穿刺针吸取肝素盐水约 5ml,排净空气。 左手绷紧穿刺点皮肤,用手持穿刺针在穿刺点进针。 针与皮肤呈 45176。 60176。 角,针尖指向对侧耳进针,缓缓刺入,边进针边回抽血,抽到静脉血表明针尖位于颈内静脉。 进针深度成人 47cm,儿童 13cm。 当血液回抽和注入十分通畅时,固定好穿刺针位置,轻柔送入导丝。 缓慢退出穿刺针,压迫穿刺点。 用扩张 器扩张皮下或静脉。 轻柔置入静脉导管,待导管进入股静脉后,边退导丝边插导管,退出导丝,回抽血液通畅用肝素盐水冲洗一次,连接三通输液。 最后用导管固定夹固定好,贴膜覆盖。 【注意事项】 ,以防感染。 ,每天暂停输液时,用 %枸橼酸钠生理盐水 12ml 或肝素稀释液 2ml 注入硅胶管进行封管。 ,潮湿后要立即更换,并按正确的方法进行消毒。 十 六 、 静脉切开术 【 准备 】 : 穿工作服,戴好口罩、帽子,洗净双手。 : 无菌静脉切开包,清洁盘及常规消毒用品,输液器材,局部麻醉用品,胶17 布等。 :一般选择四肢表浅静脉切开,最常用的是内踝前或卵圆窝处大隐静脉。 以内踝前大隐静脉切开为例。 【 操作 】 ,术侧下肢外旋,静脉切开部位皮肤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用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3cm 处,横形切开皮肤,长约 2-。 ,将静脉挑出并在静脉下穿过细丝线 2 根,用 1 根先结扎静脉远侧端,暂不剪断丝线,留作安置导管时作牵引用。 脉提起,用小剪刀在静脉壁上剪一“ V”型切口,以无齿镊夹起切口上唇静脉壁,将静脉切开导管快速插入静脉腔,深约 5cm,结扎近侧丝线,并将导管缚牢。 将备好之输液器接头与导管连接,观察液体输入是否畅通及有无外渗。 ,缝合皮肤切口。 用 1 根皮肤缝线环绕导管结扎固定,以防滑脱。 外用无菌敷料覆盖,胶布固定。 ,注重无菌操作。 【注意事项】 1.切口不可太深,以免损伤血管。 2.分离皮下组织时应仔细,以免损伤静脉。 3.剪开静脉壁时,剪刀口应斜向近心端,且不可太深,以免剪断静脉。 4.静脉 切开导管插入静脉前,应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并充满液体,以防空气窜入。 5.注意无菌技术,慎防感染。 导管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 3d,如系硅胶管,留置时间可稍长。 如无禁忌,可每日定时用小剂量肝素溶液冲洗导管。 若发生静脉炎,应立即拔管。 十 七 、 开放性伤口的止血与包扎(下颌伤) 【 准备 】 : 穿工作服,戴好口罩、帽子,洗净双手。 : 消毒钳、持针器、镊子、缝合线、三角针、剪刀、外用生理盐水、 75%酒精、双氧水、消毒纱布、棉垫、绷带、三角巾、胶布等。 【 操作 】 :除去下颌伤口周围污垢 油脏物,用外用生理盐水清洗创口及周围皮肤。 :用 75%酒精棉球,自伤口处向周围消毒,必要时还可用双氧水清洗。 :用消毒纱布压迫止血,再用一块或二块纱布或棉垫覆盖伤口。 3 指宽带状,放于下颌伤口敷料处。 ,长的一端绕头顶与短的一端在颞部交叉成十字。 (或用绷带包扎:一手持绷带放于下颌伤口敷料处托住敷料,一手将绷带经耳部、颞部向上经头顶,环绕至另一侧经颞部、耳部至下颌,如反复绑扎 4 至 5 圈,当绷带绕至颞部时进行反折,使绷带成水平环绕,经额、颞、 耳部、枕部,如此环绕包扎 4 至 5 圈固定。 ) 【注意事项】 ,采取急救措施。 ,如清除伤口周围油污,局部消毒等。 ,没有无菌敷料则尽量应用相对清洁的材料,如干净的毛巾、布类等。 18 ,打结或固定的部位应在肢体的外侧面或前面。 十 八 、脊柱损伤的搬运 【 准备 】 : ( 1) 明确 脊柱损伤 的 判断 方法: ①从高空摔下,臀或四肢先着地者;②重物从高空直接砸压在头或肩部者;③暴力直接冲击在脊柱上者;④正处 于腰弓背时受到挤压力;⑤腰背部的脊椎有压痛、肿胀,或有隆起、畸形;⑥双下肢有麻木,活动无力或不能。 ( 2) 明确 脊柱损伤搬运原则 : 保持脊柱伸直位严禁弯屈。 :可就地取材 , 木板床或硬质平板担架。 【 操作 】 、土方等压住,不能硬拉暴露在外面的肢体,以防加重血管、脊髓和骨折的损伤。 立即将压在伤者身上的东西搬掉。 ,其余人协调一致用力将伤病员平直地抬到担架上或木板上,然后头部的左右两侧用软枕或衣报等物固定。 2~3 人并排在患者一侧,同时分别抬 住头肩( 1 人)、腰臀( 1 人)及双下肢( 1 人),一齐将患者平移至担架上、 模板或门板上,身两侧用枕头、转头、衣物塞紧,固定脊柱为正直位。 ,使伤员不能左右转动、移动。 ,冲洗创口,止血、包扎。 【注意事项】 、脊髓损伤时,应立即按脊柱骨折要求急救。 、担架、门板,不能用软床。 禁止 1 人抱背,应 2~ 4 人抬,防止加重 脊柱、脊髓损伤。 ,两上肢贴于腰侧,并保持伤者的体位为直线。 、腰、腹部 损伤时,在搬运中,腰部要垫小枕头或衣物。 十九 、 心肺复苏(单人) 【 准备 】 ( 1) 意识完全丧失 ; ( 2) 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 ; ( 3) 呼吸停止:通过看、听、感觉(看:胸部有无起伏;听:有无呼吸音;感觉:有无气体溢出)。 三步骤完成,判断时间不超过 10 秒钟。 立即呼救,寻求他人帮助。 确认心脏骤停后,可试做锤击复律,从 2025cm 高度向胸骨中下 1/3 交界处锤击 12 次。 若患者能立即恢复脉搏与呼吸,不应继续锤击。 已证实室速者不应锤击,以防锤击后转为心室颤动。 【 操作 】 ( 1) 将床放平,如果是软床,胸下需垫胸外按压板,将患者放置于仰卧位; ( 2) 取下活动义齿。 如果有明显呼吸道分泌物,应当清理患者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19 畅; ( 3) 采用仰头抬颏法 : 一手置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头后仰,尽量提高颏部,使下颏尖耳垂连线基本与平地垂直。 ( 1) 术者以置于患者前额的手的拇指与食 指捏闭患者鼻孔; ( 2) 口对口用力吹气,确保胸廓能看到抬起即可,送 气时间为 1 秒 以上 ,呼气时松开。 ( 1) 按压部位:胸骨中下 1/3 处。 ( 2) 按压手法: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手指并拢,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 胸外按压时,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长轴垂直。 按压时,手掌掌根不能离开胸壁。 ( 3) 按压幅度:使胸骨下陷 45cm,而后迅速放松,反复进行。 ( 4) 按压时间:放松时间 =1: 1 ( 5) 按压频率: 100 次 /分 ; 胸外按压 : 人工呼吸 =30: 2 操作 5 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及呼吸,判断时间不超过 10 秒钟,如已恢复,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如颈动脉搏动及呼吸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 5 个循环后再次判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人员及仪器设备的到达。 【注意事项】 1 秒,潮气量以能够观察到胸廓起伏为准。 、过猛,以免造成肋骨骨折;也不宜过轻,会导致效果不好。 (如必要时的心内注射,做心电图),停止按压不要超过 15 秒。 二十 、除颤术 【 准备 】 品准备 :除颤器 1 台、导电糊(或生理盐水纱布)。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 药物以提高室颤阈值。 【 操作 】 ,去除患者身上所有金属物品,解开衣扣与腰带,充分暴露除颤部位;告知周围人员不要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 ,涂抹均匀。 ,能量选择正确,一般首次能量给予 200J。 (左侧腋前线第 5~ 6 肋间)和心底(胸骨右缘第 2 肋间)部,胸壁与电极应紧密接触,以减少 窖和电阻,保证除颤效果。 ,使电极板紧压皮肤。 ,确定为室颤,即需要除颤确认他人离开患者,床边没有金属物接触,操作者两臂伸直固定电极板,使自己的身体离开板缘充电至所需能量后,两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 ,了解除颤效果,如心电示波为窦律,表明抢救成功,否则除颤无效,可重复电击(或使用药物),并可提高电击能量,最大量可增至 360J,两次除颤之间充电需 10s,此时对患者继续实施抢救。 20 ,协助患者取适宜体位并卧床休息,整理床单。 ,安慰患者,告知 2h 内避免进食,以免恶心、呕吐。 ,将除颤器置于该患者床旁充电备用,以备再次使用。 ;如使用导电糊要用纱布将电极板擦净,将纱布放入医疗垃圾筒内。 ;在重症护理记录单上记录除颤时间,所选能量、除颤效果(心律、意识)等,并签全名。 【注意事项】 ,应坚持心脏按压或用药,先用 1%肾上腺素 1ml 静脉推注, 3~ 5分钟后可重复一次,使细颤波转为粗波后,方可施行电击除颤。 ,勿留缝隙 , 以免 发生皮肤烧灼。 ( 3~ 10 分钟内)所致的心跳骤停,宜先用利多卡因 100mg 静注。 二十 一 、 气管插管术(明视经口气管内插管法) 【 准备 】 :麻醉喉镜、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