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j32j67-20xx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v内容摘要:

部分的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必须为 A 级。 5) 避难走道的防烟、消火栓设置、火灾应急照明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人民防空工程 技术防火规范” GB50098 的有关规定。 设置防火隔间。 1) 防火隔间内不应布置任何经营性商业设施。 2) 防火隔间的墙应为实体防火墙,在隔间的相邻区域分别设置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 3) 常开式甲级防火门洞口宽度不应大于 ,防火隔间相邻区域间距不应小于 5m。 设置防烟楼梯间:该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的门应为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 商业建筑连通空间的防火分区 18 商业建筑内设有上下层空间相连通的走廊、敞开楼梯、自动扶梯等开口部位时,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其允许 最大建筑面积之和不应超过第、第 、第 节的规定。 当上下开口部位设有耐火极限大于 的防火卷帘或水幕等分隔设施时,其面积可不叠加计算。 商业建筑 内设置中庭时 ,其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 当符合下列条件时,上下层面积可不叠加计算。 房间与中庭相通的开口部位应设置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等处应设置 常 开 甲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防火门或防火卷帘应能在火灾时自动关闭或降落。 防火卷帘的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 条的规定。 高层商业建筑中 庭每层回廊按规定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中庭应设置排烟设施。 商业建筑的内院或天井短边尺寸小于本规范防火间距的要求时,其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叠加计算;当超过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时,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当通过连廊将两栋及以上商业建筑连为一体,建筑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本规范防火间距的要求时,其防火分区面积应将经由连廊相连的数座建筑整体按一座建筑确定,当超过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时,应划分防火分区。 营业厅与仓库的防火分隔 商业建筑中营业 厅与仓库应有防火分隔,地上 面积大于 100m2小于 500 m2或 地下 面积大于 50m2小于 200 m2 的仓库(含冷库),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的隔墙和 的楼板与其他部位进行分隔,隔墙上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附设在商业建筑内的仓库面积不应超过该层总建筑面积的 10%,且每个仓库隔间的建筑面积地上不应超过 500 m2地下不应超过 200 m2。 防烟分区 19 每个防烟分区不宜大于 500 ㎡,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设置排烟设施的走道、净高不超过 的 房间,应采用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 中庭应划分独立的防烟分区。 6 安全疏散 商业建筑营业部分面积计算 20 商业建筑营业部分的面积,按各层建筑面积为基数(应以商业建筑的每层营业面积和辅助面积组合构成),各层的营业面积应根据商业业态不同和规模不同确定比例关系,按下列公式经计算确定。 每层营业厅计算面积 = 每层总建筑面积规模修正系数 K1业态修正系数 K2 当建筑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时,规模修正系 数 K1 可以按 表取值。 商业建筑规模修正系数值 表 楼层商业总建筑面积(平方米) K1 < 1000 (小型) 70% 1000~ 5000 (中 型) 60% > 5000 (大、特大型 ) 50% 地下室部分 70% 注:独立防火分区且独立安全出口的办公及仓库不计入楼层商业总建筑面积计算中 当建筑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时, 业态修正系数 K2 可以按 表取值。 商业建筑业态修正系数值 表 营业厅经营内容 K2 大中型百货商店、商场、专卖店、菜场。 和设 计时无法确认经营内容的其他类商业建筑 ( ) 家居超市、超级市场、仓储式超市 ( ) 大件家具、建材、陶瓷市场、 非机动车卖场 ( ) ()里面的 修正系数 K2为地下商业建筑的业态修正系数值 商业建筑营业部分顾客人数的计算 各层营业厅疏散人数应根据业态不同和规模不同及所处楼层不同按下列公式经计算确定: 每层营业厅疏散人数 = 每层营业厅面积商业营业厅的不同楼层疏散人数换算系数 21 商业营业厅内疏散人数换算系数应按表 取值 商业营 业厅内疏散人数换算系数(人 /㎡) 表 楼层位置 地下二层 地下一层 地上第一、二层 地上第三层 地上第四层 及四层以上各层 换算系数 商业建筑营业部分疏散宽度的计算 营业部分的安全出口、疏散走道、疏散楼梯梯段以及房间门的各自宽度应按下列规定经过计算确定。 疏散总宽度 =每层营业厅疏散人数不同楼层疏散净宽度指标 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应按通过人数每 100 人净宽度为单位计算,并不小于表 疏散宽度指标。 疏散 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和房间疏散门每 100人的净宽度( m) 表 楼 层 位 置 耐 火 等 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地上一、二层 地上三层 —— 地上四层及四层以上各层 —— 与地面出入口地面的高差不超过 10m 的地下建筑 —— —— 与地面出入口地面的高差超过 10m 的地下建筑 —— —— 商业建筑中室内敞开楼梯、自动扶梯、自动步道和电梯,不应作为安全疏散设施,且不得 计入疏散宽度。 首层外门的总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确定,不供楼上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人数计算确定。 当各层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有效总宽度及其前室安全出口总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中下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中上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下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商业营业部分的安全出口前应设疏散集散区,其长度、宽度均不应小于 3m。 且在其范围内不应布置影响人员疏散的设施和商品、广告。 大、中型超市营业厅的收银区 宜靠近安全出口处设置,收银区的闸机在火灾时应 22 全部自动开放。 在收银区两侧应设置疏散通道,其宽度不应小于 3m。 超市营业厅、仓储式超市的疏散通道净宽应符合表 的规定。 表 百货商店、商场小商品市场、大件商品市场的营业通道净宽,应符合 表 的规定。 表 设有固定铺位的大件商品商场、专卖专业商店和购物广场,疏散通道净宽度应符合表。 表 疏散通道两侧的地面上应设置标明疏散通道的明显的固定标识。 疏散通道上不得设置固定的或流动的货摊和货柜,不得堆放货物和其它与疏散无关的设施。 疏散走道宜分为主通道、次通道、辅助通道,并减少曲折,走道内不应设置门槛、阶梯,突出地面的构件。 商业建筑营业部分安全出口数量要求 一般规定 商业建筑营业部分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通 道 位 置 最小净宽度( m) 单侧设置货架的通道 双侧平行设置货架的通道 与货架区相垂直的通道 货架区与闸机之间的通道 闸机与通向安全出口之间通道 通 道 位 置 最小净宽度( m) 单侧设置柜台或陈列窗的通道 双侧设置柜台的通道 主 通 道 通 道 位 置 最小净宽度( m) 单侧设置店铺的通道 双侧设置店铺的通道 主 通 道 23 至少应有两个安全出口,其相邻两个安全出口最近 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高层裙房和多层建筑内的商铺位于二个安全出口之间,当其建筑面积不超过120m2,可设置一个疏散门,疏散门的净宽不小于。 位于走道尽端的商铺,商铺内任一点到疏散门的直线距离小于等于 时可设置一个疏散门,疏散门的净宽不小于。 高层建筑内的商铺位于二个安全出口之间时,当其建筑面积不超过 60m2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 位于走道尽端的商铺,当其建筑面积不超过 75m2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 地下商业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 2 个,当有 2 个或 2 个以上防火分区相邻布置,且相邻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设有防火门时,可利用防火墙上一个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应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地下商业建筑各防火分区直接开向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门的宽度当计入总疏散宽度时,不得大于该防火分区所需总疏散宽度的 20%,并应充分考虑借用安全出口门的开启方向。 商业建筑营业部分安全疏散距离的确定 营业厅内的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 1)多层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内,柜架式营业厅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 30 米。 当室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以增加到 米。 ( 2)高层建筑物内,柜架式营业厅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疏散(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 30 米。 高层裙房和多层建筑内的商业营业厅当采用商铺式营业区域的布局方式时,商铺营业厅中疏散走道与商铺之间隔断应满足耐火极限不低于 的不燃烧体,隔断应砌筑到楼板底。 商铺内任何一点到最近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 15 米,当商铺位于两个安全出入 口之间时,商铺出口到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为 40 米,当商铺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商铺疏散出口到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为 22 米。 大于 24 米以上的高层商业建筑,当商铺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商铺疏散出口到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为 20米。 注: 多层建筑商铺式营业区域里,当安全出口之间的走道为敞开式外廊时,商铺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可为 45米。 二层商铺疏散门至最近非封闭楼梯间的距离,当商铺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商 24 铺出口到最近非封闭楼期间距离为 35 米。 当商铺位于袋形走廊两侧或尽端时,商铺疏散出口到 非封闭楼梯间距离为 20米。 商业建筑多层疏散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在首层采用扩大封闭楼梯间,当层数不超过 4 层时,可将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小于等于 15 米处;当确有困难时,其直通室外的距离超过 15 米不大于 30 米部分,应设安全疏散通道,安全疏散通道应与安全出口相连,且安全疏散通道必须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的隔墙或乙级防火门与相邻的营业厅及首层其余区域完全分隔,安全通道不得通过其他房间通往室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