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专项方案内容摘要:
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面受损后,方可拆除模板。 ( 2)底模:在砼强度符合下表后,方可拆除模板。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 (m) 按设计的砼强度标准值的百分比计 (%) 板 ≤ 2 50 > 2,≤ 8 75 > 8 100 梁 ≤ 8 75 > 8 100 悬臂构件 100 ( 3)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砼强度符合设计强度等级的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 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 ( 4)高支模拆除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全体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明确技术操作责任人。 ( 5)拆除 米以上模板应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并在四周设防护栏,任何人不得在正在搭设或拆除的支模下通行。 ( 6)高大支模应在日间进行搭设和拆除作业,光线不足的地方应配备足够的灯光照明,作业过程应有质量和安全检查员在场监督。 ( 7)在提前拆除互相搭连并涉及其他后拆模板的支撑时,应补设临时支撑。 拆模时,应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撬落或拉倒。 ( 8)拆模的 顺序和方法应按模板的设计规定进行,当设计无规定时,可采取先支的 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并应从上而下进行拆除,拆下的模板不得抛扔,应按指定地点堆放。 ( 9)当立柱的水平拉杆超出 2 层时,应首先拆除 2 层以上的拉杆,当拆除最后一道水平拉杆时,应和拆除立柱同时进行。 16 ( 10)拆模如遇中途停歇,应将已拆松动、悬空、浮吊的模板或支架进行临时支撑牢固或相互连接稳固,对活动部件必须一次拆除。 混凝土施工方法 对于本工程每层楼混凝土分两次浇筑,先施工墙、柱,后施工梁板,浇筑时适当放慢浇筑 速度。 梁板混凝土浇筑: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先将梁根据高度分层浇捣成阶梯形,从跨中向两端对称进行分层浇筑。 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即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捣,随着阶梯形的不断延长,则可连续向前推进。 倾倒混凝土的方向应与浇筑方向相反。 另外,倾倒混凝土时,应尽量 控制对楼板所造成的冲击,应避免混凝土在出料口堆积过高,并且安排人员用工具将堆积的混凝土迅速向四周摊开。 架体搭设质量控制及验收方法 架体搭设的质量控制及检查方法 项 次 项目 技术要求 允许偏差 ( mm) 检查方法 1 地基基础 底座 不滑动 不沉降 10 2 立杆垂直度 最后验收垂直度 — 177。 100 经纬仪 搭设中检查的垂直度 H=2 177。 7 H=10 177。 14 中间档次采用插值法 3 间距 步距 — 177。 20 钢板尺 纵距 177。 50 横距 177。 20 17 4 纵向水平杆高差 一根杆的两端 — 177。 20 水平仪 同跨内两根纵向水平杆高差 — 177。 10 5 扣 件 安 装 主节点处各扣件中心点相互距离 a≤150mm 钢卷尺 同步立杆上两个相隔对接扣件的高差 A≥500mm 钢卷尺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置主节点的距离 a≤ h/3 钢卷尺 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置主节点的距离 a≤ la/3 钢卷尺 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 40~ — 扭力扳手 6 剪刀撑斜杆 与地面的倾角 45o~ 60o — 角尺 验收方法 在进行下道工序之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技术部、工程部、安全部、质量部、施工队伍共同对架体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验收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和施工方案进行验收。 检查主要内容: (1)立杆间距、步距进行实测实量; 18 (2)基础垫板、扫地杆、剪刀撑、立杆的接长方式、可调支座的使用是否符合规范和方案要求; (3)检验全部节点处扣件是否锁紧; (4)安全防护设施是否按设计和规范设置,是否安全可靠; (5)整架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 搭设阶段及使用阶段安全要求 ( 1)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照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并持证上岗。 ( 2)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 滑鞋。 ( 3)高支模搭拆前,应由向全体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明确技术操作责任人。 ( 4)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不得超载。 严禁将材料集中堆放在未搭设完毕的脚手架上。 钢筋绑扎、砼浇筑时,应避免材料、机具过于集中堆放。 钢筋应分散堆放,浇筑混凝土时,堆积的混凝土应及时分散浇筑。 ( 5)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雨、雪天应停止脚手架作业。 ( 6)脚手架搭设完毕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 7)采用泵送混凝土不得将混凝土泵管固定在支撑系统上,避免混凝土泵的振动推力破坏支撑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泵管需要另外搭设专用支架。 ( 8)混凝土浇筑时,派专职人员观察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变形情况,发现异常现象时应立即暂停施工,迅速疏散人员,待排除险情并经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检查同意后方可复工。 ( 9)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超重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组织保障 安全保证体系 19 20 质量保证体系 21 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技术措施 满堂 脚手架 构造 要求 ( 1)立杆底部应加设垫板,垫板应有足够强度和支承面积,且应中心承 载;垫板厚度不得小于 50mm;顶部应设可调支托, U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缝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 钢管 顶部不得大于 100mm,螺杆外径与立杆 钢管 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 3mm,安装时保证上下同心; ( 2)梁和板的立柱,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 ( 3)在立杆底距楼面 200mm 高处,沿纵横向水平 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沿满堂 脚手架 周圈设置自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并在 3~ 4 轴加设自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 在有剪刀撑的部位,底部、顶部及中间加设水平剪刀撑。 在纵横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之间增加之字撑; 22 ( 4)立杆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 500mm,各街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 1/3; ( 5)严禁将 上段的 钢管 立柱与下段 钢管 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采用框架柱和梁板分别浇筑的措施,先浇筑框架柱,待框架柱强度达到一定要求后,对框架柱模板进行拆除,将满堂 脚手架 与框架柱进行拉结,然后浇筑梁板。 梁板混凝土的浇筑采用从跨中向两端对称进行分层浇筑,确保模板支架在浇筑过程中受力均衡。 在梁的浇筑过程中一定进行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大于 400mm。 砼浇筑过程中,必须设专门人员观察模板及支撑体系,避免模板支撑体系发生整体或局部失稳。 观察人员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刻通知停止一切砼浇筑施工,并及时撤离现场。 模板的拆除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满堂 脚手 架 在顶板混凝土达到 100%以前不得对 脚手架 进行拆除: ( 1)在拆除架体时,应先清除架体上的垃圾杂物,清除时严禁高空向下抛; ( 2)架体在拆除前,应先布设拆除范围的安全措施和警戒区域; ( 3)严格遵循拆除顺序:由上而下、后搭者先拆、先搭者后拆,同一部位拆除顺序是:横杆 → 剪刀撑 → 立杆; ( 4)架体的拆除一般严禁在垂直方向上同时作业,因此要事先做好其他垂直方向工作的安排; ( 5)拆除架体时,下部的出入口 必须停止使用,对此除监护人员要特别注意外,还应在出入口处设置明显的停用标志和围栏,此装置必须内外双面都加以设置; ( 6)在拆除的架体周围,在坠落范围设置明显的 “禁止入内 ”标志,并有专人监护,以保证拆时无其他人员入内; ( 7)对于拆除架体用的垂直运输要用滑轮和绳索运送,严禁乱扔乱抛,并对操作人员和使用人员进行交底,规定联络用语和方法,明确职责,以保证架体安全拆除; ( 8)架体拆除时遇大风、大雨、大雾天应停止作业; 23 ( 9)拆除时操作人员要系好安全带,穿软底防滑鞋、扎裹腿。 应急预案 危险 源的具体预防措施 机械伤害 形成原因:木工棚、机械 缺陷 误操作,防护不到位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①设专人负责,按规范操作经常检查电锯、电刨等的防护罩,分料器、推料器等设施,确保安全有效; ②停机时要拉闸、断电、上锁。 触电 形成原因:漏电 开关 失 效,违规接送 电源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①机械设备必须做到 “ 一机一闸一漏电 ” ; ②按、拆 电源 应由专业电工操作; ③漏电 开关 等必须灵敏有效; ④现场 电缆 布设规范; ⑤设备必须使用按扭 开关 严禁使用倒顺 开关。 火灾 形成原因:明火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①严禁烟火; ②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③操作间必须配齐消防器材。 物体打击 24 形成原 因:模板搬运违章作业、支模设施设备 缺陷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①轻拿慢放,规范作业,注意安全; ②应经常检查所用工具,确保安全有效。 高处坠落 形成原因:高处支模防护不到位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脚手架 作业面应采取铺板或平挂安全网等防护措施,且工人应规范操作,勿猛拉 猛撬。 其他伤害: 形成原因:支拆模环境不良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应把所有拆下木料上的钉子去除或砸平。 坍塌 形成原因:架体搭设不规范;混凝土浇筑未按规范要求施工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①架体搭设严格按照经过专家论证的方案进行; ②混凝土浇筑按照从跨中向两端的方向进行,每层浇筑厚度不大于 400mm。 起重伤害 形成原因:模板等吊运不规范。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①吊装时应把吊物绑牢固; ②信号工及吊装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密切配合,严格遵守 “ 十不吊 ” 规定; ③被吊 物严禁从人上 方通 过,人员。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专项方案
相关推荐
.......................... 47 第 14 章 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配合措施 ............................................ 49 与业主单位的配合 ....................................................................... 49 与设计单位的配合 .....
异丁烯 的包装、贮存及运输 包装方法: 钢质气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在传送过程中,钢瓶 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毕业设计题目 评 价 项 目 分值 得分 选题 质量 01 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综合训练基本要求 3 02 题目难易度 2 03 题目工作量 2 04 题目与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等实际的结合程度 3 毕业 设计 质量 05 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设计 ( 论文 )涉及学科范围,内容深广度及问题难易度) 5 06 应用文献资料的能力 5 07 实验(设计)能力
6)项目管理机构; ( 7)资格审查资料; ( 8)投标人须知前附表规定的其他材料。 注: 中标后项目经理及主要管理人员必须与投标文件中所填报的一致,合同履行期间不得随意更换;特殊情况在不超过人员总数的 20%范围内,经业主同意的人员方可变更。 无论何种原因更换项目经理,招标人都将扣罚承包单位履约 保证金的 10%。 投标报价 投标人应按第五章“工程量清单”的要求填写相应表格。
观察或土样分析 全数检查 4.工程资料 (1) 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2) 工程定位测量、放线记录。 (3) 验槽记录。 (4) 机械土方开挖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成品保护 巡视检查要点: (1) 开挖时应注意保护测量控制定位桩、轴线桩、水准基桩,防止被挖土和运土机械设备碰撞、行驶破坏。 (2) 基坑 (槽 )四周应设排水沟、集水井,场地应一定坡度,以防止雨水浸泡基坑 (槽
家把建筑市场作为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重点,各地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整顿活动,也查处了一些典型案件,然而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较为混乱的市场秩序。 建筑市场存在的问题积重颇深,不是靠权宜之计和“运动战”所能解决的,必须从目前社会大背景及建筑市场运作的制度设计中寻找原因。 2. 当前招投标 各方面存在的 问题 建设单位方面 其主要表现是规避招标。 一是肢解工程 ,化整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