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测图技术设计书内容摘要:

地形图测绘采用全站仪进行全野外数据采集数字化成图法,主要用全站仪测定地形要素的坐标和高程,对于部分隐蔽点则采取皮尺丈量边长,用边长交会方法求得其坐标,也可采用方向交会法测定地物点的位置。 为尽量减少数据粗差,数据记录应充分利用全站仪内存,实现全站仪自动记录。 测站检查 在控制点上设站后,观测之前必须进行以下检查: 6 a) 仪器参数检查。 仪器 高、目标高、棱镜 高 、数据格式和单位等所有 相关设置必须正确; b) 仪器对中整平检查。 仪器对中的偏差,不应大于 5 毫米;仪器管气泡不应偏离一格; c) 视准差和指标差检查。 角度测量仪器 2c 和 2i,其绝对值不大于 40″ ,才能作业,否则仪器必须进行检校; d) 定向检查。 以较远的控制点定向,并用附近其他较近的控制点进行检核,角度检核值与原有值之差 不应大于 40″ ,高程检核值与原值之差不应大于 米,边长(或坐标)检核值与原值之差不应大于 米;并在较远处选择一个明显铅垂标志(如避雷针、旗杆等)作为参考方向。 原则上待测点至测站的距离不应大于定向边的距离,个别测站有困难时,应提高仪器对中精度和有效减弱定向目标偏心误差的影响,此时待测点至测站的距离也不应大于定向边距离的 2 倍; e) 归零检查(度盘检查)。 测图过程中,每测 20~ 50 个点和在测站结束时检查一次定向方向(或参考方向),每站归零差不应大于 40″ ; 读数、视距要求 经过测站检查后,用全 站仪施测地物点、地形点时,距离、水平角和垂直角(或坐标 X, Y, H)可按半测回一次读数施测。 测站至界址点、地物碎部点的距离一般不超过 120 米,测站至地貌碎部点的距离一般不超过 200 米,高程点间隔一般不大于 15 米。 7 野外数据采集要求 ( 1)居民地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准确测绘实地外围轮廓和如实反映建筑结构特征;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为准,房屋应逐栋表示,并按建筑材料和性质分类,注记层数。 (2)建(构)筑物及其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