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cs的输煤控制系统内容摘要:
系统,其实质是计算机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视、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的 一捉新型控制技术。 其功能特点是:通用性强、系统组态灵活、控制功能完善、数据处理方便、显示操作集中、人机界面友好、安装简单规范化、调试方便、运行安全可靠等。 作为一种纵向分层和横向分散的大型综合控制系统,它以多层计算机网络为依托,将分布在全厂范围内的各种控制设备的数据处理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各部分信息的共享的协调工作,共同完成控制、管理及决策功能。 控制站 (CS) 控制站是系统中直接与现场打交道的 I/O 处理单元,完成整个工业过程的实时监控功能。 控制站可冗余配置,灵活,合理。 在同一系统中,任何信号均可按冗余或不冗余连接。 对于系统中重要的公用部件,采用 100%冗余,如主控制卡,数据转发卡和电源箱。 控制站特点: 1) 卡件任意冗余配置 2) 回路控制和逻辑控制 3) 信号隔离 I/O 4) 冗余电源供电 5) 带电插拔卡件 3 6) 低功耗技术 操作员工作站( OS) 操作站是由工业 PC 机, CRT,键盘,鼠标,打印机等组成的人际系统,是操作人员完成过程监控管理任务的环境。 高性能工控机,卓越的流程图机能,多窗口画面显示功能可以方便地实现生产过程信息的集中显示,集中操作和集中管理。 工程师站( ES) 工程师站是为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设计的,内装有相应的组态平台和系统维护工具。 通过系统组态软件平台生成适合于生产工艺要求的应用系统,具体同能包括:系统生成数据库机构定义,操作组态,流程图画面组态,报表程序编制等。 而是用系统的维护工具软件实现过程控制网络调试,故障诊断,信号调校等。 过程控制网 Set II 过程控制网络实现工程师站、操作站、控制站的链接,完成信息、控制命令等传输,双重化让冗余设计,使得信息传输安全,高速。 4 图 1 输煤系统总体工艺流程 图 原煤通过翻车机到达 皮带 0,皮带 0 将原煤运输到煤场,通过斗轮机的煤块又经过皮带 1 的运输,同时经除铁器 0 除铁之后到达滚油塞或者碎煤机,煤块被粉碎,除铁器 2 对煤粉再次除铁,到达皮带机 2,在经过除尘 之后到达煤仓。 输煤流程具有程序性特点。 系统启动时,按照逆煤流方向逐台进行;系统停止时,按照顺煤流方向逐台进行。 考虑到电厂的输煤控制对象较分散,在离控制室较远的皮带和煤仓附近设置远程 I/O 站。 整个系统分为四个子系统。 储煤系统 一个煤场、两台 DQ8030 型斗轮堆取料机、 1 号甲乙皮带机(与地面平行的皮带,头尾部两台电动机,可 正反方向运行)及推土机、装载机等主要承担汽车进煤、火车进煤的堆放及取用。 斗轮堆取料机主要由斗轮机构、上部金属结构、 5 悬臂胶带机、尾车、变幅机构、回转机构、中部料斗、门座、行走机构、平台扶梯、操作室、润滑及液压系统、滑线、受电装置及电气系统等组成,是高效连续堆取散状物料的理想设备。 上煤系统 上煤系统由 2。基于dcs的输煤控制系统
相关推荐
》报告 第 7 页 Z 形扫描 游程编码 DCT 系数量化后,构成一个稀疏矩阵,用 Z( Zigzag)形扫描将其变成一维数列,将有利于 游程编码。 Z 形扫描的顺序如图 34。 图 35 Z 形扫描顺序图 游程编码是一种统计编码,该编码属于无损压缩编码,是栅格数据压缩的重要编码方法。 游 程编码 的基本原理是:用一个符号值或串长代替具有相同值的连续符号,使符号长度少于原始数据的长度。
种类型图像开发专用的压缩算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当对其有损压缩 (大压缩比 )后发到地面后,有些细节就丢失了,而这些细节往往正是我们关心的,因此在对这类图像压缩时,必须采用特殊的算法以保证在压缩后能保留这些细节。 另外,对于指纹这样的特殊图像如何在压缩后保存其完整特征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因此,在图像压缩方面投入一定的资金和人力,进行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在高科技领域方面的国际竞争力
:1P 1. 02P 1. 13P 1. 24P 1. 35P 1. 46P 1. 57P 1. 68P 1. 79R S T10P 3. 011P 3. 112P 3. 213P 3. 314P 3. 415P 3. 516P 3. 617P 3. 718X T A L 219X T A L 120GND40V C C39P 0. 038P 0. 137P 0. 236P 0. 335P 0.
式。 本系统采用内部时钟方式,其电路图如图4所示。 图4 内部方式时钟产生电路单片机片内由一个反向放大器构成振荡器,可以由它产生时钟。 该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为引脚XTAL1,输出端为引脚XTAL2。 这两个引脚外接石英晶体振荡器作为定时元件,内部反向放大器自激振荡,产生时钟。 C12,C13对频率有微调作用。 C12和C13值选择为30PF。 在实际连接中,为了减少寄生电容,更好地保证振荡器稳定
于复杂,计算量大,不利于将其实时化和模块化,因此只有在对图像效果影响不大的基础上对现有的 算法进行改进,使之在硬件上易于实现,才是目前红外图像实时处理的关键所在。 对红外图像的处理的一般流程为图2. 2所示。 图 22红外图像处理流程图 从图上可以看出,首先对红外探头进来的图像进行非均匀性校正,为了便 于后 面的处理,接着要对图像进行去噪处理,本文主要对红外图像进行了中值 滤波
游戏的设计与开发 6 常简单的界面处理动作,也会严重地浪费程序设计师的宝贵时间,而我在这几种语言中选择了 C。 第一是因为 C开发一些软件比较方便快捷;第二是因为 C刚学过,印象比较深,而且做这个游戏,刚好能加深一下印象,还能有个系统的复习。 C编程语言的介绍 C读做 “ C sharp” ,中文译音暂时没有 .专业人士一般读 “ C sharp” ,现在很多非专业一般读“ C 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