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总设计方案内容摘要:
人、 砌筑工 28 人、混凝土工 15 人、杂工 20 人、电工 1 人进行流水作业施工。 ( 1)桩承台及地梁的 计划工期 基础 、地梁的土方开挖计划工期为 50 天, 基础 、地梁的垫层、模板安装、钢筋安装及砼浇注计划工期为 30 天; 基础 、地梁 、底板 砼养护计划工期为 20 天。 ( 2)施工流程 土方开挖 → 垫层施工 → 放线 → 基础 地梁 砖模砌筑 → 防水 找平层 → 防水层 → 防水保护层 → 放线定位 → 柱、梁、板钢筋安装 → 配套工程 → 混凝土浇筑 → 养护 三合家园 B 区地下车库 2 及商服工程 施工总承包 项目 施工组织 总 设计 第 10 页 共 102 页 ( 1)钢筋绑扎 ① 钢筋加工、焊接、成型和安装按技术要求及规范进行,应对钢筋焊接质量,搭接长 度等作为重点质量检查及控制对象。 ② 钢筋绑扎严格按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要求进行绑扎制安钢筋骨架。 ③ 钢筋绑扎完毕,混凝土浇筑前,要做好隐蔽工程验收工作,并应先行进行检查,符合图纸、设计、规范要求并通过后,才通知监理单位验收,签认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 2) 基础 砖模砌筑 为确保 基础 外形尺寸的准确,不跑模、不爆模,采用砖模作承台模板,砖模施工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 ( 3) 基础、筏板 混凝土浇筑 承台 、筏板 混凝土为 C30P6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钢筋工程 本工程所用钢筋为了做到既符合设计要求, 又符合施工规范,使隐蔽验收一次通过,必须严格控制钢筋的质量。 我公司将从材料采购→钢筋下料→钢筋制作→钢筋绑扎及焊接等施工工序来严格组织钢筋工程施工。 : 1)为保证钢筋材质符合设计要求,严防质量不过关的钢材流入本工程,材料必须由专人采购。 所有钢筋的品种规格、型号、机械性能,化学成分、可焊性和其他专项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和设计要求。 2)所有进场的钢筋都必须成批购进,进场原材料必须有出厂证明或试验报告单、广州市建设局准用证。 每捆钢筋均应有标牌,进场时应按炉罐(批)号及直径分批验收。 3)钢筋 进场后应进行有见证取样送检,并将检验结果上报监理公司,经审查认可后方可使用。 4)钢筋进场按施工平面布置图指定的位置堆码整齐,并做好标识,注明钢筋的规格状态。 5)严禁带有颗粒状或鳞体状老化生锈的钢筋进场。 6)进场钢筋除有见证送检外,还要按规定配合质检站抽检复核,确保原材料质量控制准确。 三合家园 B 区地下车库 2 及商服工程 施工总承包 项目 施工组织 总 设计 第 11 页 共 102 页 1)钢筋配料: 钢筋配料前,先必须充分熟练图纸及规范规定要求,钢筋锚固长度及搭接长度均按图纸要求考虑进行下料计算。 配料过程中,钢筋配置的细节问题没有注明时,按规范构造要求处理,同时考虑钢筋的 形状和尺寸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要有利于加工安装。 钢筋配料计算完毕,及时填写料单。 列入加工计划的配料单,将每一编号的钢筋制作一块料牌,作为钢筋加工的依据,并在安装中作为区别各工程项目构件和各种编号钢筋的标志。 同时钢筋配料单和料牌严格校核,做到准确无误,避免返工浪费。 2)钢筋加工: 在钢筋开始加工前,先对各种钢筋加工机械设备检修完好,保证正常运转,并符合安全规定。 ①所用钢筋均采用新材。 现场保管应保持钢筋洁净,油渍、漆污在使用前应清除,焊接前,焊点处的水锈都必须清除干净。 钢筋除锈一般通过以下两个途径: 一是在钢筋拉丝调直时对Φ 10 以内圆盘光面钢筋进行除锈;二是用钢丝刷对Φ 10 以外粗钢筋进行手工除锈。 除锈过程中发现钢筋表面的氧化铁皮鳞落现象严重并已损伤钢筋截面或在除锈过程后麻坑、斑点伤蚀截面时,必须降级使用或剔除不用。 ②钢筋调直:采用卷扬机拉直钢筋,拉直时严格控制钢筋调直冷拉率不大于 4%后应平直,无局部曲折,且表面无明显擦伤。 ③钢筋切断: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排料,先断长后断短,减少短头,降低损耗。 断料时避免以短尺量长料,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 采用两台钢筋切 断机,切断钢筋的断口如有马蹄形或起弯现象,必须剔出并切除其弯头。 ④钢筋弯曲成型:采用两台弯曲机。 钢筋弯曲前,对形状复杂的钢筋,根据钢筋料牌上标明的尺寸,用石笔将各弯起点位置划出,在弯曲过程中考虑扣除弯曲调整值。 钢筋在弯曲机上成型时,心轴直径应是钢筋直径的 倍,成型轴上加偏心轴套,以适应不同直径的钢筋弯曲需要。 为使弯曲侧的钢筋保持平直,挡铁轴做成固定挡架。 连 接 施工过程中为方便施工,采用机械连接与焊接配合作业,竖向主筋≥Φ 16 钢筋主要采用电渣压力焊。 1)机械连接: 2)电渣压力焊 :竖向构件主筋≥Φ 16 钢筋的接长,优先采用电渣压力焊。 施焊时采用直接引弧法,先将钢筋接触,通地后,将上钢筋提开 24mm 引弧,然后继续缓提几毫米,使电弧稳定燃烧,待钢筋端部熔化到一定程度,切断电源迅速顶压,持续几秒钟之后方松开操纵杆,以免接头偏斜或接合不良,焊接过程中,如发现裂纹、未熔合,烧伤等焊接缺陷,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及时消除,成品接头处弯曲不大于 4 度,轴线位移不超过 或 2mm。 三合家园 B 区地下车库 2 及商服工程 施工总承包 项目 施工组织 总 设计 第 12 页 共 102 页 为保证钢筋工程顺利施工,减少场内二次搬运量,加快施工进度,按施工平面布置图的安排设立原材 料及成品钢筋堆场,各种构件的成品钢筋按规定严格分类分规格挂牌堆放整齐。 绑扎前需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准备好绑扎用的 22镀锌铁丝。 1)钢筋要严格按图纸要求绑扎,注意钢筋间距、位置的准确,绑扎点牢固。 板和墙的钢筋网靠近外围的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应全部扎牢,中间部分的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双向受力的钢筋交叉点应全部扎牢。 2)在绑扎柱子钢筋时,下层柱竖向钢筋露出楼面的部分,用工具或柱箍将其固定,以利于上层柱的钢筋接长。 对于上下层柱截面尺寸不同部位,其下层柱钢 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钢筋之前,进行收进。 柱箍筋的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 对有砌体墙部位的柱,按 500mm 一道预埋两根Ф 6 拉结筋,外露 1000,埋入 200。 3)为保证楼板钢筋的位置正确,在两层钢筋之间设φ 12 钢筋马凳,其间距不大于1000mm,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为准;墙体钢筋按设计要求设置拉接筋。 4)钢筋接头应按规定错开,焊接接头任一截面的钢筋面积不得超过该截面的钢筋总面积的 50%,搭接接头为 25%,且接头在截面应错开均匀布置。 墙内水平分布筋沿高度每隔一根内外排 错开搭接;梁中通长筋在规定的任一搭接长度区段内,有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与钢筋总截面面积之比在受压区不得超过 50%、在受拉区不得超过25%,梁的上部通长筋应在跨中搭接,下部通长筋应在支座处搭接;柱筋当每边的钢筋少于 4 根时,可搭接一次,多于 4 根时,分两次搭接,每边多于 8 根时分三次搭接。 钢筋的搭接长度和锚固长度按设计要求留置。 5)在主次梁和柱相交的节点处,为防止板超厚,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其形状、几何尺寸的准确,该直的钢筋必须校直,不得弯曲,梁柱交叉的箍筋可以适当缩小些,避免此处钢筋超高。 在钢筋绑扎过程中要注 意各钢筋的位置,板的钢筋在上面,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钢筋在下,并严格控制各层钢筋间的间距,可采用在两排钢筋之间垫以和受力钢筋相同的钢筋垫块的办法,既要保证其最小净距满足规范要求(不小于其直径且不小于 25mm),又要保证构件的截面尺寸正确且要有足够的保护层。 为保证柱钢筋的位置正确,绑扎过程中要做好预防工作,使柱箍的绑扎超出板面二~三个,并用钢筋等支撑将柱筋校准位置后固定牢固。 当梁的纵向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垫以直径 25mm 长度同梁宽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 25mm 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 钢筋相同规格;同一跨度内,上下两排梁底筋间至少放三根,而同一支左的同一端至少放二根。 梁箍筋的接头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连续梁支座附近接头在下,跨中接头在上,悬臂梁则箍筋接头在下。 对大梁箍筋绑扎是先布置好箍筋,再将梁纵筋中部抬起,绑扎好梁中部箍筋,之后放下梁纵筋并调好,再通过梁端未封模口绑扎好梁端箍筋,最后调整好梁钢筋,垫好保护层垫块。 为保证砼保护层厚度,梁的垫块在梁钢筋绑扎前垫置,板的垫块在砼浇筑前垫好,保护层垫块采用比该部位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砼制作。 6)楼板开洞除洞宽小于 300 时板筋可绕过洞边 不需切断受力筋,洞宽大于等于 300时应另加附加钢筋,附加钢筋的数量除结构平面另有说明外,采用不小于洞内被切断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分布于洞口两侧并伸过洞边各 35d(用于Ⅰ级钢筋)或 40d三合家园 B 区地下车库 2 及商服工程 施工总承包 项目 施工组织 总 设计 第 13 页 共 102 页 (用于Ⅱ级钢筋)。 7)梁钢筋底的垫块在扎梁筋前放于梁承托上,侧筋垫块在梁钢筋绑扎好后应按规定的保护层厚度用带铅丝的砂浆垫块垫起。 楼板、楼梯的受力钢筋砼保护层厚为 15mm;梁、柱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为 25mm;承台钢筋保护层厚为 50mm。 8)板角钢筋处理 为防止楼板板角出现 45 度裂缝,按设计与有关规范要求方法加强处理。 9)钢 筋绑扎网和绑扎骨架的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见下表 (单位 :mm):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网的长宽 177。 10 网眼尺寸 177。 20 骨架的宽与高 177。 5 骨架的长 177。 10 箍筋间距 177。 20 受力钢筋 间距 177。 10 受力钢筋 排距 177。 5 预埋及其它构配件的预埋,各相关专业施工队必须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全部预埋完,并保证钢筋的位置、间距的正确。 ①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 绑扎时应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绑扎时,某号钢筋偏离规 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变形。 ②钢筋偏位。 在浇砼时,钢筋由于受到侧压力容易出现位移,要及时进行调整。 ③同截面钢筋接头数量超过规范规定。 骨架未绑扎前要检查钢筋接头数量,如超出规范要求,要作调整才可绑扎成型。 ④平板、悬臂板出现裂缝,梁底、柱侧露筋。 施工时保护层砂浆垫块应准确,垫块间距设置要适宜。 ⑤柱子箍筋接头无错开放置。 绑扎前要先检查,绑扎完成后再检查,若有错误应立即纠正。 ⑥本工程地下车库底板及顶板为抗渗混凝土板,因此板内顶层钢筋支架采用图示形式。 三合家园 B 区地下车库 2 及商服工程 施工总承包 项目 施工组织 总 设计 第 14 页 共 102 页 钢筋绑扎成型后应进行隐 蔽验收。 钢筋工程的验收分内业和现场二部分:内业资料包括钢筋出厂合格证、化学成分分析、焊接试验报告、自检记录等。 现场情况需符合国家有关的验收规范,自检合格后提前 24 小时通知监理公司,然后由监理公司通知有关部门参加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模板工程 模板体系 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及工期要求,结合本企业在建筑施工中的丰富经验,同时考虑到木模具有应用简单、布置灵活、拆装方便、工作效率高等特点,决定在本工程中采用以木模板体系与支撑系统相结合的模板体系。 木模采用 18 厚大夹板配以 50100mm 木方做背肋,加固支撑采用建筑用Φ 48 焊接钢管,同时对圆弧梁、异形梁采用定型组合木模板,其主要部位配模方案如下 序号 工程部位 模板 支撑及加固系统 1 框架柱 12 厚覆膜多层板 40 70 木方,Φ 48 钢管 2 梁、板楼梯 12 厚覆膜多层板 40 70 木方,Φ 48 钢管 3 梁、柱接头 12 厚覆膜多层板 40 70 木方,Φ 48 钢管“ 3”型卡等组成 柱模板 施 工顺序为:弹柱位置线→找平层做定位墩→安装柱模板→安拉杆及加固→办理预 柱模采用 12 厚覆膜多层板,加固肋条采用 40 70 木方及Φ 48 钢管紧固,柱 模板一次支设砼一次浇筑,中间设振捣孔。 柱模下口靠板中预埋Φ 20 钢筋头固定。 三合家园 B 区地下车库 2 及商服工程 施工总承包 项目 施工组织 总 设计 第 15 页 共 102 页 钢管抱箍12m m胶 合板40* 70木 枋 ( 1)柱子模板采用单片吊装就位组合拼装。 组装前应按设计配模,检查其板边平直度,外形尺寸等有关质量项目;组装时应随时检查并纠正模板位移和垂直度,安装柱箍和稳定柱模斜撑。 ( 2)柱截面尺寸大于 500mm 时,其柱箍应加设Ф 14Ф 16 对拉螺栓,柱箍采用Ф 48短双钢管或 80 80 双木枋和对拉螺栓及十字扣件组成。 柱箍间距视柱子大小,高度变化 450— 600 不等。 ( 3)柱子模板须采用拉撑结合办法进行固定。 柱模板底部(柱脚)应留置清扫口,以保证浇筑柱子混凝土前湿润模板用水和各种冲洗废物顺利排。施工组织总设计方案
相关推荐
更换。 5)、按国标设置安全防火警告标志及警告牌,做好防火安全检查工作,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6)、木工间非作业人员严禁入内,一旦发生人为火灾事故,应追究当事人责任。 机修房防火管理制度 1)、机修房的安全防火工作由机管员全面负责。 2)、机修房各种防火警告牌必须齐全,各种制度上墙。 3)、所有机械设备安放位置选择合理,电线及配电箱设置规范,做好机械的接地接零。 4)、机修工作业时,严禁带手套
何操作都不应对现场人员的安全造成危害。 2 系统所用设备,所产 生的气体、 X 射线、激光辐射和电磁辐射等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不能损害人体健康。 3 系统和设备应有防人身触电、防火、防过热的保护措施。 4 监控中心(控制室)的面积、温度、湿度、采光及环保要求、自身防护能力、设备配置、安装、控制操作设计、人机界面设计等均应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并符合本规范 关要求。 【条文】
加手 狰势,指挥员工从指定路 狮线进行有秩序地疏散; 淹把现场所有人员,快捷 丹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带 呻。 消防演练按照预 哭定的方案,有序、紧张 痈地进行。 整体疏散到位 档后,各部门人员在公司 轴宿 舍前的篮球场集合, 镇进行了人员的清点统计 努。 随后,保安队长曾端 攫生指导保安队员和义务 渠消防员,演练用干粉灭 赤火器进行现场灭火。 冈 演练结束后,指挥长 签为全体员工进行了消防
则: 基于安全考虑,不得单独行动(如家访),若需外出,要以组为单位,且需进行登记,随时和支教大队保持联系状态,女生出行必须有男生陪同。 住宿安全: 初步估计我们支教队会有 7个住宿点(包括宿舍和教室),仍需进一步具体安排(必要时安排男生晚上值班)。 财产安全 —— 实行值日制度: (1)不多带现金; (2)带上银行卡,以备不时之需; (3)手机、 MP照相机等贵重物品随身带; 注
21日美国阿波罗1l号飞船第一次登月,1977年第一次 航天飞机载人飞行。 ,计算 机发展到现在已经五代: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 —大规模集成电路—超(甚)大规模集成电路,正向智 能计算机发展。 二十世纪的重大技术成就(2),8月9日在长崎投下原 子弹。 1952年美国完成了第一次氢弹爆炸(苏1953 年,中l967年试验氢弹)。 (意)实现第一次无线通讯,1904年 弗莱明发明真空二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