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流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gb内容摘要:

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并应完整无损。 3 .0 .6 .4 螺栓连接的导线应无松动,线鼻子压接应牢固无开裂。 焊接连接的导线应无脱焊、虚焊、碰壳及短路。 3 .0 .6 .5 元件、器件出厂时调整的定位标志不应错位。 3 .0 .6 .6 固定在冷却电极板或散热器上的电力电子元件应无松动。 3 .0 .7 抽屉式结构的变流设备盘、柜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3 .0 .7 .1 盘、柜的框架应无变形;抽屉在推、拉操作时应灵活轻便。 3 .0 .7 .2 接插式抽屉的动、静触头的接触面及压力,不应小于产品的规定值。 抽屉的机械联锁装置应可靠。 抽屉的框架与盘、柜体,应接触良好。 3 .0 .7 .3 抽屉内的印刷电路板插拨时应灵活,接触应可靠。 3 .0 .8 快速熔断器的型号和规格,不得任意调换或代用。 3 .0 .9 变流元件更换时,新换上的元件的电气性能, 应符合下列要求: 3 .0 .9 .1 新换上的变流元件的管形尺寸,应与被更换的元件一致,其极性连接应正确。 3 .0 .9 .2 正向和通态平均电流,应与被更换的元件一致;反向或正(反)向重复峰值电压,不应低于被更换变流元件值。 3 .0 .9 .3 并联支路的变流元件,正向或通态平均电压宜与被更换的变流元件值一致。 3 .0 .9 .4 串联支路的变流元件,其反向漏电流宜与被更换的变流元件值一致。 3 .0 .9 .5 更换的晶闸管门极的触发电压和电流,宜与被更换的变流元件值一致。 其维持电流,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3 .0 .10 变流元件的拆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3 .0 .10 .1 对螺栓型整流管或晶闸管,应使用专用的工具拆装;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6 对平板型整流管或晶闸管,应与散热器同时拆装。 3 .0 .10 .2 装配时,在散热器与变流元件的接触面上宜涂以硅脂;其紧固力矩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要求。 3 .0 .10 .3 整流管或晶闸管的散热器装配后,其相与相之间和相与地(外壳)之间的最小电气间隙,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要求。 3 .0 .11 电力变流设备的电缆敷设与配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3 .0 .11 .1 控制电缆、屏蔽电缆及电力电缆的敷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3 .0 .11 .2 晶闸管触发系统的脉冲连线,宜采用绞合线或带屏蔽的绞合线。 当采用屏蔽线连接时,其屏蔽层应一端可靠接地。 3 .0 .11 .3 电气回路的接线应正确,配线应美观,接线端子应有清晰的编号;强电与弱电回路应分开,与母线的连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3 .0 .12 变流设备中的印刷电路板及电子元件的焊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3 .0 .12 .1 焊接时严禁使用酸性助焊剂;焊接前应除去焊接处的污垢,并在挂锡后进 行焊接。 3 .0 .12 .2 电子元器件的焊接,宜使用不大于30W的快速电烙铁,其操作时间不宜过长。 3 .0 .12 .3 焊接高灵敏度元件时,应使用电压不高于12V的电烙铁。 或断开电烙铁电源后再焊接。 3 .0 .13 电力变流设备中所用的蓄电池的保管、安装及使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4 电力变流设备的试验 4 .1 一般规定 4 .1 .1 本规范中第4 .2 .1条未规定的试验项目,可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或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进行试验。 4 .1 .2 电力变流设备的调试,应 在设备安装完毕,且设备和安装的质量均应符合要求后进行。 4 .1 .3 电力变流设备中变流器、变压器、电缆、高压电器或低压电器等电气设备的交接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的有关规定。 4 .1 .4 电力变流设备中的测量仪器、仪表的检验,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电测量指示仪表检验规程》及《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的有关规定。 4 .2 变流装置的试验 4 .2 .1 电力变流设备各类装置的交接试验项目,宜符合表4 .2 .1的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流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596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