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日产5吨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乳液生产车间工艺设计内容摘要:

%的过硫酸铵和5%的去离子水乳液桶装预乳化滴加先加恒温后加质控点检测细度、粘度维持一定的反应温度和时间第三章 工艺计算物料规格原料与产物规格丙烯酸丁酯工业级苯乙烯工业级丙烯酸工业级丙烯酸丙酯工业级十二烷基硫酸钠工业级乳化剂OP-10工业级过硫酸铵工业级去离子水反应参数:反应温度: 70~75℃丙烯酸丁酯与苯乙烯与丙烯酸量比: 49:49:2引发剂过硫酸铵用量 为单体总质量的 0. 4%乳化剂OP10用量 为单体总质量的 2%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用量 %丙烯酸丁酯的转化率 %丙烯酸丁酯的选择性 %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的产率 %苯乙烯的选择性 %丙烯酸的选择性 %反应过程:整个流程反应时间为8个小时左右,每天生产2次日产5吨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乳液则每天的产量为:每批生产量为:每批生产的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乳液的物质的质量为:第一节 物料衡算物料规格表:原料及产物规格价格产地单位苯乙烯%8500元/吨上海上海裕华化工贸易有限公司丙烯酸%12800元/吨大连大连恒宇化工贸易公司丙烯酸丁酯%10800元/吨上海上海金贸泰化工有限公司丙烯酸丙酯%22500元/吨日本广州市金利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十二烷基硫酸钠%12500元/吨上海东明俱进化工有限公司乳化剂OP10%12000元/吨上海上海剑诚化工有限公司分公司过硫酸铵%6500元/吨天津郑州金峰达贸易有限公司每批生产的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乳液的物质的质量为: 丙烯酸丁酯:由y=S*x 得S=y/x即S= 苯乙烯: 丙烯酸:因为丙烯酸丁酯与苯乙烯与丙烯酸量比: 49:49:2所以丙烯酸的进料量为:丙烯酸的出料量为: 水:因为水与单体总质量比:1:1所以水的进料量为: 过硫酸铵:%;所以过硫酸铵的进料量为: 乳化剂OP10:因为乳化剂OP10的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2%;所以乳化剂OP10的进料量为: 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所以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进料量为: 物料中杂质量(包括原料不纯带入的物质): 物料衡算表:进料出料名称质量g名称质量g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丁酯苯乙烯苯乙烯过硫酸铵过硫酸铵水5665900水3000700——————————————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2500000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丙烯酸:丙烯酸:乳化剂OP10乳化剂OP10——————————————杂质5604600总量总量可见 M进 ≈ M出 (少量差值可能是计算过程舍取值造成的)第二节 热量衡算物料带入设备的总热量设进料温度为25OC,反应终止出料温度为90 OC。 : 依据: 平衡式:Q1+Q2+Q3=Q4+Q5+Q6Q1=GCpT Q4=GCpTQ2=Q4+Q5+Q6-Q1-Q3: Q1——物料带入设备的热量,kJ; Q2——加热剂或冷却剂与系统交换的热量(加热为“+”,冷却为“-”),kJ; Q3——过程的热效应(放热为“+”,吸热为“-”),kJ; : Q4——物料出设备时带走的热量,kJ; Q5——设备各部件所消耗的热量,kJ; Q6——设备向四周散失的热量,又称热损失,kJ:: 查资料得: = 水的燃烧热 = 丙烯酸丁酯的燃烧热估算: qc= 5783 kJ /mol丙烯酸的燃烧热的估算: = kJ /mol 丙烯酸酯苯乙烯的燃烧热估算: qc= kJ/mol 过程的热效应: =(+++)= 热效应Q3 物料出设备时所带走的热量Q4 丙烯酸酯苯乙烯带走的热量: 未反应的苯乙烯及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带走的热量 丙烯酸带走的热量: 苯乙烯带走的热量: 丙烯酸丁酯带走的热量: 设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中所含杂质是水,则杂质带走的热量: 物料带出设备的热量Q4 物料带入设备的热量Q1因为比热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出料物温度高,无资料可查 丙烯酸带入设备的热量: 苯乙烯带入设备的热量: 丙烯酸丁酯带入设备的热量: 水带入设备的热量: 物料带入设备的热量Q1 由,设定 故 =( – – )/ = KJ ,故为放热反应= = ╳()= KJ: 进料出料物质名称热量(KJ)物质名称热量(KJ)苯乙烯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丙烯酸水水热效应丙烯酸酯苯乙烯交换热热损失总计总计 Q进 =Q出 第四章 设备计算和选型第一节、反应釜的结构和材质(1)材质:选用搪玻璃(2)结构为:K型第二节、反应釜中物质的平均密度ρm的计算根据1/ρm = ∑αi/ρi其中 αi——第I中物料的质量分数,di = mi/M ρi—。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