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年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资料内容摘要:
计 流量 Q L/s 本段流量 转输 流量 L/s 累计 平均 流量 ∑ q0A L/s 总 变化 系数 K 总 累计 设计 流量 q1 L/s 本段 流量 L/s 转输 流量 L/s 累计 设计 流量 q2 L/s 街坊 编号 服务 面积 A hm2 比流 量 q0 L/s hm2 q0A L/s (1) (2) (3) (4) (5)= (3) (4) (6) (7)= (5)+(6) (8) (9)= (7) (8) (10) (11) (12)= (10)+(11) (13)= (9)+(12) 54 43 32 21 ②③ ④⑤⑥ ⑦⑧ 7 8 9 11 22 32 29 5 29 29 34 29 29 34 34 29 40 56 66 在确定设计流量后,即可从上游管段 (即设计管段 5— 4)开始,进行各设计管段的水力计算 (见表 3— 4)。 其计算步骤如下: ①根据图 3— 7,从上游至下游将设计管段编号列入表中第 (1)列。 ②从管道平面图上量出每一段管段的长度 (即设计管段起讫点检查井之间的距离,注在图上 (图 3— 7),并列入表中第 (2)列。 ③将各设计 管段的设计流量 (抄录表 3— 3)列入表中第 (3)列。 ④从该城镇的总体规划图中 (或通过测量 ),求得设计管段起讫点检查井处地面高程,注在图上 (图 3— 7),并列入表中第 (10), (11)两列。 ⑤计算第一设计管段的地面坡度 =距离地面高程差,作为确定管道坡度的参考。 例如,管段 5— 4 的地面坡度 = 150 = 6,列入表中第 (18)列。 ⑥根据流量和各个管段的地面坡度,估计需要的管径。 本干管的地面坡度较为平坦,而 表 34 污水干管水力计算表 管段编号 长度 L m 设计流量Q L/s 管径D mm 管坡 i 流速v m/s 充满度 h/D 水深 h m 管底降 落量 iL m 高程 m 覆土厚度 m 地面坡度 I 地面 水面 管底 上端 下端 上端 下端 上端 下端 上端 下端 (1) (2) (3) 抄表 33 (4) (5) (6) (7) (8)= ( 4) ( 7) (9)= ( 5) ( 2) (10) 地形图 (11) 地形图 (12) = ( 14) + ( 8) (13) = ( 12) ( 9) 或 ( 15) + ( 8) (14) = ( 12) ( 8) (15) = ( 14) ( 9) 或 ( 13) ( 8) (16) = ( 10) ( 14) ( 4) (17) = ( 11) ( 15) ( 4) (18)= )2( )11()10( 查水力计算图表 54 43 32 21 150 240 130 190 29 40 56 66 350 350 400 400 (一) (二) (三) (六) (七) (八) (四) (九) (十) (五) 注:最后一行表示各列数据写出的先后顺序。 且干管上端 (即检查井 5)的埋深较大,覆土较厚。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各个管段应采用较小的坡度,以减少管道埋深。 例如,管段 5— 4的设计流量为 29L/s,如果采用 300mm 管径,是最小管径 (规范规定 ),该管段即为不计算管段,则必须采用 的最小坡度 (规范规定的数值 )。 此值接近本管段的地面坡度 6,按照采用较小坡度的原则,还不够理想。 为了进一步降低坡度,改用 350 mm管径。 从 350mm 管径的不满流算图中查得,当流速为 m/s(规范规定的最小数值 )时,充满度为 ,坡度为 8(较为适宜 )。 流速及充满度都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 因此,管段 5— 4 决定采用:管径 350 mm,坡度 8,流速 m/s,充满度 ,并分别将这四个数据列入表中第 (4), (5), (6), (7)列。 ⑦算出水深 h=(4) (7),列入表中第 (8)列。 ⑧根据求得的管道坡度 ,计算管段上端至下端的管底降落量 iL=(5) (2),列入表中第 (9)列。 ⑨根据上游工厂排出管埋深,本例题将管段 5— 4 上端 (即检查井 5)管底高程定为 m,并将其列入表中第 (14)列。 为了求得其他各个管段上下端的管底高程,先要决定各管段在检查井处的衔接问题。 当下游管段管径等于或大于上游管段管径时,采用管顶相平的连接方式;当下游管段管径小于上游管段时,则采用管底相平的连接方式;如果上下游管径相同,因采用管顶平接而出现下游水位高于上游水位时,则改用水面平接。 本管段 5— 4 的上端管底高程 m减去降落量 m,求得管段 5— 4 下端管底高程 m,并列入第 (15)列;管段 5— 4的上端水面高程为 m+ m(水深 )= m,列入表中第 (12)列;下端管底高程 m+ m(水深 )=下端水位高程 m,列入表中第 (13)列。 管段 4— 3的管径为350 mm,与管段 5— 4的管径相同,由于管段 4— 3的水深 m大于管段 5— 4 的水深 m,故采用水面平接,管段 5— 4的下端水面高程 m 等于管段 4— 3 的上端水面高程,并列入表中第 (12)列;管段 3— 2 的管径为 400 mm,大于管段 4— 3 的管径,因此采用管顶平接, m+ m= m,即为管段 3— 2 的上端管底高程,列入第 (14)列;管段 2— 1 的管径与管段 3— 2相同,且水深又一样,采用管顶平接也就是水面平接,因此,管段 3— 2 的下端管底高程 (或水面高程 )等于管段 2 一 l的上端管底高程 (或水面高程 ),并列入表中第 (13)列。 ⑩覆土厚度 =地面高程 管底高程 管径 管壁厚度,一般管壁厚度可略去不计。 例如,管段 5— 4 的上端覆土厚度为 m= m, [列入第 (16)列 ]。 《规范》规定管顶在车行道下最小覆土厚度不得小于 ,表 3— 4 的计算结果满足了这个要求。 本例题的城镇是在我国南方,不受冰冻的影响。 在计算管道 5— 4 的管底高程时,提出的上端管底高程为 m,已经考虑到车间排出管与干管的衔接问题。 因此,本例题水力计算求得的覆土厚度满足第二章第五节所讲的三个要求。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管底高程单位用 m 计,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要算到 cm,而覆土厚度的有效位数只要取小数点后一位即可。 ○11 将求得的管径、管底高程等直接标注在管道平面布置图上。 其标注方法见图 3— 8。 ○12 在地下管线布置较多的地区,为了检查计算结果,在作水力计算时,应同时绘制管道剖面图。 由于资料限制和只要求解决原则性问题,规划中 (初步设计 )的管道剖面图比较简单。 绘制时首先用黑色的线条和文字绘已知资料:地面线、基准水平面、地面高程、管段长度、检查井编号以及钻孔记录。 随着水力计算的进行,用红色的线条和文字绘注计算结果:管道和检查井剖面、管道特性数据 (管径、 管底坡度、管段长度、管底高程、覆土厚度 ),水力学控制数据 (流量、流速、充满度 ),如图 3— 9 所示 (均用黑色线条和文字表示 )。 图 3— 9 某城镇干管的剖面图 (初步设计 ) 注:图中单位: Q: L/ s; v: m/ s; D: mm;管段长度、覆土厚度和标高: m。 第四章 城镇雨水管渠的设计 第一节 雨水径流量的计算 一、雨量参数 降雨强度:又称雨率,指在某一降雨历时 (如 l0 min、 20 min、 30 min)内的平均降雨量。 它有两种表示,是排水工程中常用的参数: min)/(mmthi q[L/ (s hm2)]=K i= 式中: K 为单位换算系数,其值为 0 100 0100 001 K 二、推理公式 qAiAKQs 径流系数 (ψ ):是地面径流量与降雨量之比。 地面径流量:指能流入管道的雨水流量。 三、雨水管道设计流量的估算 运用推理公式计算设 计流量时,先要确定 A值和 i或 q 值。 (一 )设计降雨强度的确定 (二 )设计降雨历时的确定 21 ttt 602 v Lt 计算集水时间可采用 t=t1+2t2,公式中的 2 在《规范》中称为折减系数 m。 第二节 雨水径流量调节及利用 一、雨水径流量调节的作用与方法 径流调节池是径流量调节的主要方式。 利用天然洼地、池塘、河流等蓄洪或建造人工调节池,将雨水径流的洪峰流量暂存其内,待洪峰雨量过后,再从调节设施中排除所蓄 水量,以此降低下游管渠高峰排水流量,减小下游管渠断面尺寸,降低工程造价。 如果调节池后设有泵站,则可减少装机容量。 设置雨水径流调节池经济效益显著,在国内外的工程实践中日益得到重视和应用。 适于设置径流调节池的情形: (1)在雨水干管的中游或有大流量交汇处设置径流调节池,可降低下游管渠的设计流量; (2)正在发展或分期建设的区域,可用以解决旧有雨水管渠排水能力不足的问题; (3)在雨水不多的干旱地区,可用于蓄积雨水综合利用; (4)利用天然洼地或池塘、公园水池等调节径流 ,可以充分利用雨水资源补充景观水体,美化城镇环境。 二、径流调节池的构造 径流调节池的形式主要有溢流堰式、底部流槽式和泵汲式。 第三节 雨水管渠的设计 一、雨水管渠设计的原则 1.尽量利用池塘、河浜受纳地面径流,最大限度地减少雨水管道的设置。 受纳水体周围的地面径流可直接借地面排入水体。 2.利用地形,就近排人地面水体。 3.考虑采用明渠。 4.尽量避免设置雨水泵站。 二、雨水管渠系统的平面布置 1.雨水管渠的平面布置,应根据城镇 规划和建设情况,考虑利用河湖水体与洼地调蓄雨水,把地形条件、地下水位以及原有的和规划的地下设施、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布置、分期建设、逐步完善。 2.在平坦地区,干管应设在流域的中部,以减少两侧支管长度,避免干管埋深过大,增加造价;在陡坡地区,为避免因管道坡度太陡而设跌水检查井等特殊构筑物,使干管与等高线斜交,以适当减少干管坡度。 管渠定线还需注意设在地质良好地段,沿线的特殊构筑物要少,使施工简易,降低造价,也便于养护。 3.雨水管渠常沿道路铺设。 设在道路中线的一侧,与道路相平 行,尽量在快车道以外。 雨水口的设置位置,要配合道路边沟,在道路交叉口处,雨水不应漫过路面,可按图 4— 7布置。 三、雨水管渠水力设计的准则 雨水管渠的水力设计,可按《规范》进行: 1.管道按满流设计,明渠应留超高,不小于 m; 2.最小设计流速为 m/s,明渠为 m/s; 3.管道可不考虑最大流速,明渠的最大流速可按表 4— 8 采用; 4. 最小管径 300mm,塑料管最小坡度 ,其他管 ,雨水口连接管管径 200mm,最小坡度 ; 5. 管道流速公式: 6. 管道衔接 一般用管顶平接,当条件不利时也可用管底平接; 7. 最小覆土厚度,在车行道下时,一般不小于 m,基础应设在冰冻线以下; 8. 在直线管段上检查井的最大间距见表 l— l。 四、设计步骤 1.划分流域与管渠定线。 2.划分设计管段与沿线汇水面积。20xx-20xx年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资料
相关推荐
ABCD 事、定丿判断。 每道题 先给出一个概念癿定丿,然后列出四种情冴,要求你仍中选出最符吅戒最丌符吅诠定丿癿一项。 假训给出癿概念癿定丿是正确癿,丌容置疑癿。 71. 网络欥凌,是一种在网上生活中収生癿欥凌亊件,指人们利用互联网做出针对个人戒群体癿恱意、重复、敌意癿伡害行为,使他人叐到伡害。 下列属二网络欥凌现象癿有 ()。 A. 某非法传销团伙借劣网络収展下线 B. 刘女士多次收到来自 “
用前一定要对定位点和水准点进行校核,同时还得弄清平面坐标和高程属于何种系统,应与设计的系统一致。 3. 完成 临时房屋建筑 根据施工需要,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 临建。 ( 1)设备供应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马道头矿井 主斜井 井筒施工组织设计 11 根据施工要求,提前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的检修计划,保证设备及时到位并投入使用。 ( 2)材料供应 永久或临时工程的主要材料(包括:钢材、木材
述要求进行: 先把板材放平放直并搭接好,然后与固定架咬口; ,并且平直,从而保证重叠完好。 有利于咬合机咬合。 ,则应分排安装。 首先安装第一排(沿排水方向最下一排),施工时按前述要求从左到右进行。 ,再安装第二排板。 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搭 接部分的防水处理。 ≥ 200mm~300mm,取决于排水距离及水坡度。 用铆钉紧固,铆钉间距≤ 300mm。
一、努力加强党支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在工会全体党员中继续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 “ 三个代表 ” 的重要思想。 在党的十六大四中全会召开以后,认真学习大会的精神和文件,特别是对全会讨论通过的《关于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不仅在支部成员内部认真学习贯彻,而且还在工会全体工作人员中传达贯彻学习。 坚持严肃认真地 进行党员民主评议工作,切实解决党支部、党员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春夏播、田管、三秋等重点时期,根据全师统一安排,配合协助师农业局等有关部门,组织进行阶段性生产检查、观摩和评比等,积极参加全师经济工作,效果比较理想。 结合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经常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团尝连队或车间进行调研,了解职工队伍基本情况,帮助那些生活中遇到困难的职工克服困难,度过难关。 全年共撰写调研报告 11 篇。 在三秋期间积极响应师党委号召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极易受热、光或微量的过氧化物作用而聚合,含有抑制剂的商品与过氧化物接触也能猛烈聚合。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