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公司实验室质量手册内容摘要:
,组织、实施质量体系管理评审程序。 e 执行质量体系控制程序,督促、监控。 f 负责组织实施内部质量审。 g 负责质量体系监督审核的申请、应检和监督审核后的持续改进。 h 负责公司试验室检测项目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i 组织公司试验室的质量检查和质量监控,参加管理评审并提供质量信息。 j 收集、分析检测质 量信息,对检测存在的隐患和不合格项实施按《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和《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k 负责组织制定公司试验室安全规章制度和环境保护的制度。 业务室职责 a 负责业务计划编制,组织实施。 b 负责承接民用建筑的室内环境检测。 c 负责检测委托受理,联系检测对象客户及检测工作日期。 d 负责顾客样品、资料、证书或报告的交接发送;负责建立业务档案。 e 负责检测工作分包方的日常管理和外供计划执行。 f 负责检测报告的登记、发放。 试验室职责 a 是 检测任务的执行机构,按本公司试验室检测任务和计划开展检测技术工作。 b 负责对本室人员、仪器设备、标准物质、器材、设施与环境和样品实施管理。 20 混凝土有限公司试验室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 GT/QMA 页 次 第 20 页共 59 页 主题 5.组织和管理 版 本 号 第 A版第 0 次修改 发布日期 20200428 c 开展检测项目检测或检测作业按质量体系要求进行全过程控制,负责检测工作的质量保证。 d 按时出具检测分析数据和结果,编制检测报告或检测分析报告。 试验室工程师职 责 a 试验室工程师为本公司试验室最高管理者,对公司试验室开展的安全、检测工作、技术、质量、行政、人事、劳资、后勤、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及各项管理负全面责任。 b 负责制订本公司试验室质量方针、目标、公正性声明并组织实施,领导建立质量体系并通过定期开展管理评审不断改进和完善。 c 负责公司试验室发展规划及检测技术研究管理,负责新检测项目的论证。 d 具体负责提供正常检测保障条件,如:空调及水、电、气等。 e 具体负责安全、消防、保健等。 f 签发检测报告。 技术负责人职责 a 技术负责 人组织学习和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规程、规范、检测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负责本公司试验室的技术工作,负责检测工作方法及作业的技术管理、科研课题管理、计算机应用管理和职工教育培训,对本试验室检测技术的适用性、科学性、可靠性负责。 领导技术管理层的工作,开展技术改革活动,解决重大技术问题。 b 负责签发检测报告。 c 负责编制、修订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并批准执行,参加质量体系管理评审。 d 负责制定比对、能力验证计划并组织实施。 质量负责人职责 a 质量负责人按试验室工程师授权组织建立健全质量 体系,定期组织开展全面质量体系审核,并协助试验室工程师定期开展管理评审,对质量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负领导责任。 b 全面负责检测工作质量,定期向试验室工程师报告检测工作质量情况。 c 负责检测工作质量事故处理,并向试验室工程师报告结果。 d 检查各类检测工作人员的检测工作质量。 e 在试验室工程师的授权下,审核检测报告。 f 主持事故分析会和质量分析会。 21 混凝土有限公司试验室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 GT/QMA 页 次 第 21 页共 59 页 主题 5.组织和管理 版 本 号 第 A版第 0 次修改 发布日期 20200428 g 督促、检查各岗位责任的执行情况。 h 考核各类人员的工作质量。 i 负责组织编制并审批各种质量计划。 j 负责组织编制并审批仪器设备周检计划。 主检人员职责 a 对参数检验方法、原理、标准十分熟悉,对所用仪器设备操作熟练,并能排除一般故障,对样品的流转过程以及报告的编写等十分熟练。 对所检参数的合理性、科学性、正确性负责。 b 承接试验室下达的检测任务,并按照国家、部门、行业制定的各项规范、标准及时做好各项检测工作。 c 原始数据记 录表格应填写清楚,不得缺项,不得随意涂改。 d 检测结束后,负责数据整理和编制检测报告,并按月做好检测资料归档。 e 设备仪器使用完后按时填写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同时对使用的仪器设备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并填写记录;出现故障应及时报请有关人员处理。 f 上报检测仪器、设备的检定、维修计划、有权拒绝使用不合格检测仪器或超过检定周期的仪器。 g 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现状。 h 有权拒绝行政的或其它方面对检测技术工作的干预。 i 有权越级向上级领导反映各种违反检测规程或对数据弄虚 作假的现象。 j 必须严格按照必须严格遵守试验室管理制度。 检测员职责 对检测所用仪器设备会操作,熟悉标准及方法原理,对检验结果负责,正确填写记录。 复核人员职责 a 负责本专业范围内的复核签字,对检测方法、检测原理、结果报告的适用性、科学性、正确性以及公正性负责。 b 负责本专业内的检测技术,并负责解决本专业内的有关技术问题。 内审员 a 熟悉本公司试验室质量体系文件和基本了解工作流程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负责对质量体系的监督和质量体系的保持和改进,负责管理 者与员工之间交流的联络,负责对第二方、第三方评审接头,并在质量体系的有效实施起带头作用。 b 接受质量负责人委派,应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按规定程序进行质量体系内部审核,不得徇私情,负责编写审核报告并对纠正措施进行审核和跟踪。 质量监督员 a 应熟悉相关项目的检测方法,具有丰富的经验,并且对工作认真负责,具有坚毅的韧性。 22 混凝土有限公司试验室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 GT/QMA 页 次 第 22 页共 59 页 主题 5.组织和管理 版 本 号 第 A版第 0 次修改 发布日期 20200428 b 负责对质量体系有效性和适用性进行监督和报告,同时对提出的改进措施负责监督实施。 此外,对检测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报告。 样品保管员 负责样品的接受、保存、发放、处理,并负责检查样品的状态,并做好各种记录。 仪器设备管理员职责 a 负责仪器设备的检定(标准),负责仪器设备的保养、维护、并负责填写仪器设备的检定、维修、保养记录。 b 负责仪器设备购置计划的编写,按计划对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 c 负责将仪器设备各种记录交技质办。 d 负责办理公司试验室新进仪器设备的验 收入库手续,并记录其相关信息。 档案员职责 a 负责本公司试验室全部技术资料的建档、归档工作。 b 按照科技档案的有关规定,对公司试验室科技档案进行管理。 c 负责督促检查和知道检测技术资料形成、整理和归档。 d 做好防火、防盗、防蛀工作等安全工作,以防资料损坏。 e 负责需要永久保存的科技档案向专业档案馆移交的准备工作。 授权签字人职责 a 依据《质量手册》和相关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对权限范围内的每份证书或报告的准确、真实、合法和适用性负全面责任,对检测的结果的有效性判 定并解释。 b 有权检查并制止不符合要求的证书、报告的发送。 c 检测报告 授权范围及签字识别 : 姓名 职务 授权签字范围 正体 签名 工程师 、 技术负责人 预拌混凝土及预拌混凝土原材料检验 质量负责人 预拌混凝土及预拌混凝土原材料检验 公司法人签名: 权利委派的规定 公司试验室工程师不在岗位时,由公司 技术负责人 代理行使试验室工程师职责。 当技术负责人不在岗位时,由试验室质量负责人代理行使技术负责人职责。 当公司试验室质量负责人不在岗位时,由 技 术负责人 代理行使质量负责人职责。 当负责人不在岗位时,也可签发委托证明由指定被委托人代理其职责;但所有的权利委派都必须以书面形式予以确认;授权委托书详见附件九《授权委托书》。 顾客机密信息和所用权的保护 本公司试验室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对客户或受检方声明保密的检测任务、样品及相关技术 23 混凝土有限公司试验室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 GT/QMA 页 次 第 23 页共 59 页 主题 5.组织和管理 版 本 号 第 A版第 0 次修改 发布日期 20200428 资料负有保密责任, 未经客户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外泄露、扩散,也不得用于本公司试验室技术开发或技术咨询工作,维护客户的专利和所有权。 必要时本公司试验室可应顾客的要求与其签订保密协议,用文件的形式来约束本公司试验室的检测服务行为。 具体工作按《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的程序》执行。 比对和能力验证 比对和能力验证包括试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和试验室内部比对和能力验证。 试验室间比对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试验室对相同或类似被测物品进行校准 /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的活动;能力验证是利用试验室间比对确定试验室检测能 力的活动,它是为确定试验室进行某项特定检测的能力以及监控其持续能力而进行的一种试验室间比对;试验室之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是综合考察试验室的检测能力,为无法溯源的检测设备提供测量结果可靠性证据,确定新的检验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增强客户对本公司试验室的信任感。 试验室内部比对和能力验证包括检测比对、方法比对、采样比对、仪器设备比对,是内部质量控制的方法之一,主要是为了验证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和结果的准确性,了解检测人员操作能力及其仪器设备运行情况。 本公司试验室应积极 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试验室间比对、能力验证,或者自行组织和设计试验室间比对、能力验证及试验室内部比对。 无论是参加还是自行组织都应以达到下列目的或其中之一为基础: a 确定试验室某项特定的能力。 b 识别试验室不合格工作并制定相应措施。 c 确定检测新方法。 d 作为技术校核的一种方法,监督检测结果,增加顾客的信心。 e 标准物质或设备量值溯源。 技术负责人负责试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的管理工作,会同相关专业试验室及人员实施。 具体工作按《比对和能力验证管理程序》执行。 24 混凝土有限公司试验室 质 量手册 文件编号 GT/QMA 页 次 第 24 页共 59 页 主题 5.组织和管理 版 本 号 第 A版第 0 次修改 发布日期 20200428 表 5—1 质量职能分配表 序 号 职能部门 质量体系要素 试验室工程师 技术负责人 质量负责人 技质办 业务室 试验室 质量方针 ☆ △ △ 质量承诺 ☆ △ △ 质量目标 ☆ △ △ 质量方针与目标的贯彻实施 ☆ △ △ 组织机构 ☆ 工作场所 ☆ 资源配置 ☆ 检测与服务类型 ☆ 质量职责与权限 ☆ 权力委派的规定 ☆ 顾客机密住处和所有权的保护 ☆ △ △ △ △ △ 比对和能力验证 △ ☆ △ △ △ 质量体系文件 ☆ ☆ △ △ 质量体系实施 △ △ ☆ △ △ △ 质量体系内部审核 △ △ ☆ △ △ 质量体系管理评审 ☆ △ △ △ △ 内部质量监督 ☆ △ △ 不合格检测工作的控制 △ ☆ △ △ △ 纠正措施 ☆ △ △ △ △ 预防措施 ☆ △ △ △ △ 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 ☆ △ △ 开展新增检测项目的评审 ☆ △ △ △ 人员的配备 ☆ △ △ 人员的要求 ☆ 人员的教育培训 △ ☆ △ △ 人员考核 ☆ 人员的技术档案 ☆ 设施和环境条件的要求 ☆ △ △ △ 设施和环境条件的保持、监控和记录 △ ☆ 内务管理 ☆ ☆ 安全要求 ☆ △ ☆ 主管 △协助 25 混凝土有限公司试验室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 GT/QMA 页 次 第 25 页共 59 页 主题 5.组织和管理 版 本 号 第 A版第 0 次修改 发布日期 20200428 续上页表格 序 号 职能部门 质量体系要素 试验室工程师 技术负责人 质量负责人 技质 办 公 室 业务室 试验室 监控及。混凝土公司实验室质量手册
相关推荐
凝土内外温差满足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宜超过 20℃。 混凝土养护环境条件 ① 混凝土在炎热季节拆模后,若天气产生骤然变化时,采取适当的隔热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曝晒等)而发生剧烈变化,保证养护期间混凝 土的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得超过15℃,直至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② 当混凝土拆模后可能与流动水接触时
孔洞、裂纹、色差不一致等缺陷,这些缺陷产生 的原因除上述原因外,还与混凝土水灰比、级配、振捣有关。 三、处理方案 根据混凝土 的质量缺陷 程度大小 ,采用如下的 不同的 处理方法: 1)若表面存在的蜂窝、麻面 的 松动 混凝土层 的深度小等于 1cm:用钢丝刷和加压水洗刷表面,使结合面保持湿润 4 小时以上→再用“堵漏王”砂浆分层压实、抹平、收光→洒水养护。 2) 若表面存在的蜂窝
4 第二层与底层纵横两个方向的侧向刚度的比值不应大于 ,且不应小于 ; 5 抗震墙应设置条形基础、筏式基础或桩基; 6 上部的承重墙或厚度不小于 240 mm的自承重墙,其 中心线宜与底层的框架梁、抗震墙中心线重合; 7 底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和抗震墙的抗震等级,抗震设防裂度为 6 度时按三级采用,抗震设防裂度为 7 度时按二级采用。 地震作用和抗震承载力计算
集与混凝土有关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方面的信息并及时向公司高层 汇报。 6质量控制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 JGJ55—— 202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28— 86《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的应用技术规程》。 依据 GB501649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第四章 .第一、二、三节规定分别在计量、搅拌及运输过程中进行检验和试验。 1)计量过程中检验和试验。 ( 1)
物,混凝土被卡住。 防治的措施 ( 1)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扳内充满,认 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疑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 2)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露筋 现象。 混凝土内部主筋
(3) 工程项目预算汇总表 (4) 单位 (专业 )工程预算费用计算表 (5) 分部分项工程费计算表 (6) 工程预算书 (含主材 ) (7) 工程预算书 (分部分项含人材机 ) (8) 工程预算书 (技术措施含人材机 ) (9) 主要材料价格表 (10)主要工日价格表 (11)主要机械台班价格表 招标人根据拟建工程的构成、发包方式及报价要求,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