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师的职业能力, 鼓励 已有证书的 教师报考 高一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没有证书的考取 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双师素质水平。 教师 教研科研水平 开展教科研学术讲座及研讨活动 ,鼓励教师积极发表教育教11 学、专业论文著作,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实现 教师 队伍协调发展 通过骨干教师、名师等的评选, 进一步强化 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的提升,特别是 青年教师的业务培养和提高, 突出梯队建设,发扬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形成数量充足、 文理兼备、 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专业 教学团队, 实现教师资源的最大优化和有效的利用。 , 推进“四进”原则, 实现资源共享 认真贯彻 中小学教师、教材进 大学 课堂; 大学 教师、学生进中小学课堂的“四进” 原则, 与实习基地合作交流 , 聘请小学教育专家作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成员 , 聘任专业素质高,具有小学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学名师 、 教学骨干 和教育工作者 作为兼职教授 担任小学教研专题课程教学和实践类课程的教学。 完善 专业教师深入实习 实训 基地体验 与实践 的机制, 使其 了解 基础教育教育教学改革的 最新动态,增强感性认识,在专业建设中发挥 其 骨干作用, 同时 与一线学校开 展横向课题研究、 为小学教师 提供继续教育、培训服务等项目,提升 社会 服务能力。 ( 五 ) 加强 与拓展 校内 实训室和 校外 实践基地建设 建设 和完善校内 自然科学实训室 、 综合实践实训室、 网络教室 等 多个专业实训室以满足专业 发展需要。 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目前已经拥有省内外十几所教12 育机构或小学等校外实验实训基地, 通过 12 年的努力, 拓展 建成 多个 外省市尤其是经济发达 地区 实践教学基地及就业实习基地。 ( 六 ) 构建和完善 多方评价制度 和体系 改变传统的教师单一评价机制, 建立 学校评价、 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等利益相关方 共同参与的 多 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 和体系 ,将 课程的优秀率、合格率、职业资格证的获取率、 毕业生就业率、 用人单位 满意度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对毕业生毕业后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追踪,通过分析为进一步完善专业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七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依托省政府的“村村大学生计划”和师范实习生到农 村实习支教的服务计划,探索政校校深度合作共同搭建育人平台的机制,形成“共育人才、共享成果”的政校校深度合作的良好局面。 与实践基地开展横向的科研课题研究、并对小学在职教师进行通识教育能力和科学课、综合实践课程动 手技能以及班级管理能力等的培训服务,以此提高在职教师综合素质, 促进专业的发展壮大并提升对基础教育教学的社会服务能力。 四、 改革举措与保障措施 (一)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 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式 ,强化实践育人,形成与岗位需13 求衔接的“平台模块与 2+1”学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调整课程设置 , 增大选修课比例,扩大选择空间,形成满足小学综合类课程教学需求的课程体系, 以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 服务 社会、服务基础教育事业的 能力。 (二)改革举措 ,广泛 调研,增大选修课以及实践性强的课程比例和门数,进行科学而又切实的规划和设计,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巩固强化原有精品课程建设成绩,严格按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标准,进一步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全面实现专业建设目标。 ,提高“双师”素质的教师比例,计划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出国深造,提高师资队伍层次和水平。 在保持优势、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实现专兼结合。 4. 加大投入,合理分配资金,全面改善校内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实习、实训条件。 向外省延伸与扩大实习实训 就业基地。 ,进一步在新农村建设服务计划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加强与实践基地的深度合作,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14 ( 三 ) 保障措施 、人员保障 为确保重点专业建设质量,学校成立重点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完善和加强 初等教育专业建设委员会 , 负责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与修改 、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学校重点专业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薛宝林 ( 校长 ) 副组长:陈相伟 ( 副校长 ) 刘向虹(行业) 组 员:何 彦 波 刘华 王红梅 田笑霞 潘 科 王 晓 平 赵福平 于蓓(行业) 迟秀山 (行业) 成立教学督导小组,负责教学管理督导、课程教学改革、课程资源建设、教学质量评价等工作。 聘请兼职教师,为专业建设提供师资保障。 健全包括专业建设管理、督导、教师队伍建设、实训设施及基地建设、教学资 源建设、教学质量考核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一系列制度,使专业建设 有规范的制度管理作保障。 通过 学校制定《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等一系列基础保障制度,保证了重点专业项目的顺利实施。 教学单项奖评选、15 教学成果奖评选、教学工作奖惩、骨干 教师、教学名师等的评选等 进一步完善 了 教学激励机制。 依据《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的基本要求》的文件精神,在申请中央财政对初等教育专业建设的项目资金 200 万元的基础上,黑龙江地方财政投入 200 万元,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自筹 60 万元,保证建设方案落实。 具体资金见建设经费预算表。 第一、全面落实质量监控制度。 建立 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从教学前的开课计划审核到教学执行计划的制定和期初检查,完成教学前的监控;从随堂听课、期中教学检查、评学评教等的教学过程中监控到 期末教学检查、教师工作评价的教学后监控。 第二、建立 多 方评价制度。 建立 学校、 用人单位、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 多 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 16 五、建设经费预算及两年分项预算 (一)建设经费预算 建设内容 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 合计 (万元) 申请中央财政 (万元) 地方财政 (来源 25: ) (万元) 行业企业 (来源 25: ) (万元) 其他 (来源 25: 学校自筹 ) (万元) 总计(万元) 440 200 200 40 校校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 35 17 17 1 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与实施 39 15 22 2 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35 17 16 2 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117 52 46 19 实践教学与学生模拟训练 55 20 33 2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 74 36 28 10 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 64 32 29 3 教学质量监控 21 11 9 1 17 (二)两年分项预算 序号 建 设 内 容 建 设 经 费 2020 年建设经费 2020 年建设经费 总计 中央 财 政 地方 财政 其它 合计 中央 财政 地方 财政 其它 合计 100 万元 100 万元 20 万元 220 万元 100 万元 100 万元 20 万元 220 万元 440 万元 1 校校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