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师的职业能力, 鼓励 已有证书的 教师报考 高一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没有证书的考取 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双师素质水平。 教师 教研科研水平 开展教科研学术讲座及研讨活动 ,鼓励教师积极发表教育教11 学、专业论文著作,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实现 教师 队伍协调发展 通过骨干教师、名师等的评选, 进一步强化 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的提升,特别是 青年教师的业务培养和提高, 突出梯队建设,发扬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形成数量充足、 文理兼备、 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专业 教学团队, 实现教师资源的最大优化和有效的利用。 , 推进“四进”原则, 实现资源共享 认真贯彻 中小学教师、教材进 大学 课堂; 大学 教师、学生进中小学课堂的“四进” 原则, 与实习基地合作交流 , 聘请小学教育专家作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成员 , 聘任专业素质高,具有小学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学名师 、 教学骨干 和教育工作者 作为兼职教授 担任小学教研专题课程教学和实践类课程的教学。 完善 专业教师深入实习 实训 基地体验 与实践 的机制, 使其 了解 基础教育教育教学改革的 最新动态,增强感性认识,在专业建设中发挥 其 骨干作用, 同时 与一线学校开 展横向课题研究、 为小学教师 提供继续教育、培训服务等项目,提升 社会 服务能力。 ( 五 ) 加强 与拓展 校内 实训室和 校外 实践基地建设 建设 和完善校内 自然科学实训室 、 综合实践实训室、 网络教室 等 多个专业实训室以满足专业 发展需要。 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目前已经拥有省内外十几所教12 育机构或小学等校外实验实训基地, 通过 12 年的努力, 拓展 建成 多个 外省市尤其是经济发达 地区 实践教学基地及就业实习基地。 ( 六 ) 构建和完善 多方评价制度 和体系 改变传统的教师单一评价机制, 建立 学校评价、 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等利益相关方 共同参与的 多 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 和体系 ,将 课程的优秀率、合格率、职业资格证的获取率、 毕业生就业率、 用人单位 满意度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对毕业生毕业后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追踪,通过分析为进一步完善专业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七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依托省政府的“村村大学生计划”和师范实习生到农 村实习支教的服务计划,探索政校校深度合作共同搭建育人平台的机制,形成“共育人才、共享成果”的政校校深度合作的良好局面。 与实践基地开展横向的科研课题研究、并对小学在职教师进行通识教育能力和科学课、综合实践课程动 手技能以及班级管理能力等的培训服务,以此提高在职教师综合素质, 促进专业的发展壮大并提升对基础教育教学的社会服务能力。 四、 改革举措与保障措施 (一)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 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式 ,强化实践育人,形成与岗位需13 求衔接的“平台模块与 2+1”学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调整课程设置 , 增大选修课比例,扩大选择空间,形成满足小学综合类课程教学需求的课程体系, 以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 服务 社会、服务基础教育事业的 能力。 (二)改革举措 ,广泛 调研,增大选修课以及实践性强的课程比例和门数,进行科学而又切实的规划和设计,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巩固强化原有精品课程建设成绩,严格按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标准,进一步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全面实现专业建设目标。 ,提高“双师”素质的教师比例,计划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出国深造,提高师资队伍层次和水平。 在保持优势、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实现专兼结合。 4. 加大投入,合理分配资金,全面改善校内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实习、实训条件。 向外省延伸与扩大实习实训 就业基地。 ,进一步在新农村建设服务计划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加强与实践基地的深度合作,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14 ( 三 ) 保障措施 、人员保障 为确保重点专业建设质量,学校成立重点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完善和加强 初等教育专业建设委员会 , 负责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与修改 、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学校重点专业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薛宝林 ( 校长 ) 副组长:陈相伟 ( 副校长 ) 刘向虹(行业) 组 员:何 彦 波 刘华 王红梅 田笑霞 潘 科 王 晓 平 赵福平 于蓓(行业) 迟秀山 (行业) 成立教学督导小组,负责教学管理督导、课程教学改革、课程资源建设、教学质量评价等工作。 聘请兼职教师,为专业建设提供师资保障。 健全包括专业建设管理、督导、教师队伍建设、实训设施及基地建设、教学资 源建设、教学质量考核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一系列制度,使专业建设 有规范的制度管理作保障。 通过 学校制定《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等一系列基础保障制度,保证了重点专业项目的顺利实施。 教学单项奖评选、15 教学成果奖评选、教学工作奖惩、骨干 教师、教学名师等的评选等 进一步完善 了 教学激励机制。 依据《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的基本要求》的文件精神,在申请中央财政对初等教育专业建设的项目资金 200 万元的基础上,黑龙江地方财政投入 200 万元,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自筹 60 万元,保证建设方案落实。 具体资金见建设经费预算表。 第一、全面落实质量监控制度。 建立 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从教学前的开课计划审核到教学执行计划的制定和期初检查,完成教学前的监控;从随堂听课、期中教学检查、评学评教等的教学过程中监控到 期末教学检查、教师工作评价的教学后监控。 第二、建立 多 方评价制度。 建立 学校、 用人单位、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 多 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 16 五、建设经费预算及两年分项预算 (一)建设经费预算 建设内容 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 合计 (万元) 申请中央财政 (万元) 地方财政 (来源 25: ) (万元) 行业企业 (来源 25: ) (万元) 其他 (来源 25: 学校自筹 ) (万元) 总计(万元) 440 200 200 40 校校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 35 17 17 1 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与实施 39 15 22 2 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35 17 16 2 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117 52 46 19 实践教学与学生模拟训练 55 20 33 2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 74 36 28 10 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 64 32 29 3 教学质量监控 21 11 9 1 17 (二)两年分项预算 序号 建 设 内 容 建 设 经 费 2020 年建设经费 2020 年建设经费 总计 中央 财 政 地方 财政 其它 合计 中央 财政 地方 财政 其它 合计 100 万元 100 万元 20 万元 220 万元 100 万元 100 万元 20 万元 220 万元 440 万元 1 校校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改。初等教育专业建设方案
相关推荐
0条指令: ADDC A,@R 指令类型:算术运算指令 寻址方式: 寄存器直接寻址,存储器直接寻址 第 35条指令: MOV EM,A 指令类型: 数据传送指令 寻址方式:存储器直接寻址 ,寄存器直接寻址 第 44条指令: JMP MM 指令类型: 转移指令 寻址方式:存储器直接 寻址 流程图如下所示: 开始 T2(010) T1(001) T0(000) ADDC A, @R? MOV EM,
利用公司电话打私人长途; 偶尔上班时间使用计算机从事非公务事项 ; 偶尔未经同意接见私人访客; 工作现场脏 、乱、差; 其它方面的轻微行为过失等 (上述描述中未包括但可参照判断 )。 行为过失: 1)履行职责方面的行为过失,如: 过失造成公司财产不必要浪费或损害 ,金额未超过人民币 200 元的; 未履行工作职责而使工作延误造成影响; 拒绝与其它员工协作; 因职责疏忽遭外部客户投诉;
要求,而不被没收投标保证金。 同意延长投标有效期的投标人既不第 17 页 共 115 页 能要求也不允许修改其投标文件,但需要相应的延长投标保证金的有效期,在延长的投标有效期内本须知第 16 条关于投标 保证金 的退还与没收的规定仍然适用。 1投标 保证金 投标人 必须提供金额为人民币 叁仟元整 的投标保证金,投标保证金 作为其投标文件的一部分。 投标人应按要求提交投标保证金,并采用下 列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语文教 学质量不断提高; 促进中学语文教师素质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队伍。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学生 “不回答问题 ”的现象,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学生方面、教师的教学方面等。 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在分析学生 “不回答问题 ”的原因的基础上找出相应的对策 ,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以期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六
生存能力 生活态度 二、学习态度与能力 学习情感 学习态度 能自动学习,自主学习。 学习 兴趣浓厚,好奇心强盛。 学习有目标,有理想。 善于发现 , 试用多种 方法 解决问题。 能有目的地收集 并 使用信息。 有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 能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善于总结、反思。 有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 独立思考,合作探讨。 善于研究,查阅资料。 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 按时完成作业,不抄袭。
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 重视课本,系统复习。 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后面的大题虽是“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是教材中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所以第一阶段复习应以课本为主。 按知识板块组织复习。 把知识进行归类,将全初中数学知识分为十一讲:第一讲数与式;第二讲方程与不等式;第三讲函数;第四讲统计与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