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考点精华复习笔记内容摘要:

计工作压力 ≤ 时 , 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工作压力的 倍 ,且 不低于 ; 当系统设计工作压力> 时 , 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 该 工作压力 加。 2水压强度试验的测试点应在 系统管网最低点。 注水时应将空气排净并缓慢升压,达到试验压力后, 稳压 30min,无泄漏,无变形,且压降≤。 2 水压严密性试验在水压强度试验和管网冲洗合格后进行。 试验压力就是设计工作压力 ,稳压 24h 应无泄漏。 2 气压 严密性试验的介质宜采用 空气或氮气 ,试验压力为 ,稳压 24h,压降≤。 2冲洗的水流流速、流量不应小于系统设计的水流流速、流量。 水流方向要和灭火时水流方向一致。 冲洗应连续进行。 2官网冲洗 宜设临时专用排水管道,排水管道的截面积不小于被冲水管道截面积的 60%。 四 、 系统维护管理 每月应手动启动 消防泵运转一次, 每周自动启动 消防泵运转一次, 每日对稳压泵 的停泵启泵压力和次数进行检查并记录。 每日对消防泵启动电池的电量进行检测,每周检测储油量。 每月对气压水罐的压力 和有效容积进行检测, 每季度对消防水泵的出水流量和压力进行试验。 系统中所有控制阀门应采用铅封或锁链固定在开启或规定的状态,每月检查一次。 每季度对末端试水阀和报警阀进行一次放水试验。 第三章 消火栓系统 一 、室外消火栓系统 地上式室外消火栓适用于温度较高的地方,地下式室外消火栓适用于寒冷地区。 承插式消火栓的公称压力为 ,法兰式的为。 水带长度小于规格 1m 以上的,不合格。 截取 水带,平稳加压到试验压力,保压5min,有渗漏不合格,继续加压到试样爆破, 爆破压力应不小于水带工作压力的 3 倍。 常用 8 型水带的试验压力为 ,爆破压力为。 13 / 35 消防水枪的检查: 低压水枪( )、中压水枪( )、低压水枪( )。 将水枪以喷嘴垂直朝上、喷嘴垂直朝下 以及水枪轴线处于水平 三个位置,从离地 177。 高处自由跌落到混凝土地面上,每个位置各跌落 2 次。 消防接口的检查: 177。 跌落 5 次。 二 、 系统安装调试检测 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安装,栓顶距地面高为。 室外地下式消火栓安装在消火栓井内,消火栓井用 红砖 、 水泥砂浆砌筑 , 内径不应小于。 管道安装的顺序是主干管、干管、分支管、横管、垂直管。 管井的消防立管安装采用从下至上的安装方法。 栓口出水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呈 90176。 ,栓口中心距地面应为 ,每栋建筑物应一致。 地下消火栓每季度检查保养一次,室内消火栓每半年一次。 第四章 自喷系统 一 、 系统组件安装前检查 闭式喷头密闭性能试验, 试验压力为 ,保压时间不少于 3min。 随机从每批到场喷头中抽取 1%,且不少于 5 只作为试验喷头,若 1 只不合格,再抽取 2%,且不少于 10 只。 累计 2 只不合格不得使用。 质量偏差:随机抽 3 个,使用天平测量每只喷头质量,偏差不得超过 5%。 测试报警阀组的密封性:试验压力为额定工作压力 2 倍的静水压力,保压时间不少于 5min。 检查水流指示器的灵敏度:试验压力为 , 流量 ≤15L/min, 指示器不报警 ; 流量 在> 15L/min, 指示器报警。 测试末端试水装置密封性能,试验压力为额定工作压力的 倍,保压时间不少于 5min。 系统试压、冲洗合格后,再进行喷头安装。 喷头安装严禁利用框架施拧,当喷头的公称直径< 10mm 时,要在配水干管、配水管上安装过滤器。 系统试压、冲洗合格后安装报警阀组,报警阀组 垂直安装在配水干管上 , 安装顺序为先安装水源控制阀、报警阀,再进行报警阀辅助管道的连接。 报警阀阀体底边距室内地面高度为 ,侧边与墙的距离≥ ,正面与墙的距离≥ ,报警阀组凸出部位之间的距离≥。 水力警铃与报警阀的连接,采用热镀锌钢管,当镀锌钢管的公称直径为 20mm时,长度不宜> 20m。 警铃声≥ 70dB。 14 / 35 排气阀安装在配水干管顶部,配水管的末端。 干式报警阀组的安全排气阀安装在气源与报警阀组之间 ,靠近报警阀组一侧。 二 、 系统调试 湿式系统:自动状态,启动一个喷头或开启末端试水装置,流量保持在 ,水流指示器、报警阀、压力开关、水力警铃、水泵及时动作 ,并将动作信号反馈到联动控制设备。 干式系统:自动,启动一个喷头或模拟一只喷头的排气量排气,报警阀、压力开关、水力警铃、水泵及时动作并反馈。 三、竣工验收 管网验收: 测试干式灭火系统管网容积,系统充水时间≤ 1min,测试预作用系统管网容积,系统充水时间≤ 2min。 管道横向安装坡度 , 且 坡向排水管。 各种规格喷头的备用品数量不少于安装总数的 1%,且每种不少于 10 只。 报警阀组验收,供水干管和配水干管侧控制阀门完全开启,常开;报警阀组试水阀、检测装置放水阀关闭。 水力警铃喷嘴处 压力不小于 ,距水力警铃 3m 处警铃声不小于70dB。 报警阀组的 试水阀放水 及其启动性能测试 每季度 检查一次; 水源供水能力 测试、 水泵接合器 通水加压测试 每年一次。 湿式报警阀组:开启末端试水装置 1min 后,出水压力不低于 , 开启末端试水装置 5min 内,水泵自动启动。 常用故障处理方法 :( 1)关闭排水阀门( 2)更换阀瓣密封垫 信号阀安装在水流指示器前的管道上,与水流指示器之间的距离不能小于 300mm。 梁、桥架、通风管道宽度大于 时,在其腹面以下部位增设喷头。 为控制 因建筑高差较大造成的超压 , 通常采用 分区供水 或在系统相应管道上 安装减压阀以控制管道静压。 第五章 水喷雾系统 消防水池 、 电磁阀应每月检查 , 水泵每周启动运转一次。 自动和手动方式启动的 雨淋阀,应在 15s 内启动 , 公称直径大于 200mm 的报警阀调试时,应在 60s 之内启动 ,报警阀调试时,水压为 时,报警。 第六章 细水雾系统 15 / 35 系统设有泄水阀,闭式系统设有排气阀和试水阀,开式系统设有泄放试验阀。 细水雾系统的压力高,对管网承压能力和清洁度的要求都很高。 分为泵组式系统和瓶组式系统 (采用储气瓶组和储水瓶组 分别储存高压氮气和水,系统在备用状态时,储水容器为常压,储气容器高压 )。 管道清洗:管道安装前要分段清洗。 若在加工地点完成清洗,需要对清洗过的管道两端用塑料塞堵住,安装前必须检查所有的塞子是否完好,否则重新清洗。 所有管道安装好后,需要对整个系统管道进行清洗。 管网试压:( 1) 水压试验:试压压力为系统工作压力的 倍 ,水中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mg/kg。 测试点应在系统管网最低点。 注水时应将空气排净并缓慢升压,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 5min,无变形,再将试验压力降为设计压力,稳压 120min。 气压试验 :对于干式和预作用系统,除水压试验外,还需进行气压试验 , 介质为空气或氮气。 双流体系统的气体管道进行气压强度试验。 双流体系统气体管道的试验压力为水压强度试验压力的 80%。 对于允许喷雾的防护区,至少在一个防护区进行实际细水雾喷放试验。 管网吹扫气体的流速不小于 20m/s。 细水雾系统故障中稳压泵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恢复压力的处理方法有:( 1)完全排除管道空气( 2)管道渗漏点补漏( 3)更换稳压泵 稳压泵频繁启动的 处理方法 有: ( 1)更换稳压泵( 2)检修安全泄压阀 第七章 气体灭火系统 分全淹没和局部应用系统。 选择阀用于控制灭火剂经管网释放到预定防护区域的阀门 ,选择阀和防护区一一对应。 单向阀装于连接管与集流管之间 , 防止灭火剂从集流管向灭火器瓶组反流。 安全泄放装置装于瓶组和集流管上。 低泄高封阀是为了防止系统由于驱动气体泄漏的累积而引起系统的误动作而在管路上设置的阀门 ,安装在系统启动管路上,正常情况下开启,当进口压力达到设定压力时关闭。 同一规格的灭火剂储存容器,其高度差不宜超过 20mm,同一规格的驱动气体储存容器,其高度差不宜超过 10mm。 气体驱动装置储存容器内气体压力不低于设计压力,且不得超过设计压力的 5%。 采用螺纹连接的选择阀,其与管网连接处宜采用活接。 采用螺纹连接时,管材宜采用机械切割,安装后的螺纹根部应有 23 条外露螺纹。 采用法兰连接时 , 凸出螺母的长度不大于 16 / 35 螺杆直径的 1/2 且应有 23 条外露螺纹。 已做防腐处理的无缝钢管不宜采用焊接连接。 套管公称直径比管道公称直径至少大 2 级,穿越墙壁的套管长度与墙厚相等,穿越楼板的套管长度应高出底板 50mm。 灭火剂输送 管道安装完毕后,要进行强度试验和气压严密性试验。 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 50%时,若未发现异常,继续按试验压力的 10%逐级升压,每级稳压 3min,直至试验压力值,保持压力。 气体喷放指示灯宜安装在防护区入口的正上方。 IG541 灭火系统及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 采用其充装的灭火剂进行模拟喷气试验 , 试验采用的储存容器数应为选定防护区 设计用量所需容器总数的 5%,且不少于 1 个。 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 采用 二氧化碳 灭火剂进行模拟喷气试验 , 试验 要 选定输送管道最长的防护区 进行,喷放量不小于设计用量的 10%。 卤代烷灭火系 统模拟喷气试验不宜采用卤代烷灭火剂,宜采用氮气或压缩空气 ,储存容器数不少于灭火剂储存容器数的 20%,且不少于 1个。 储存容器必须固定在支架上,操作面距墙的距离至少 ,且不小于 储存容器外径的 倍。 1同一系统容器阀上的压力表的安装高度 差不宜超过 10mm,相差太大时,使用垫片调整。 1灭火剂的充装量不超过设计充装量的 %,卤代烷储存容器的实际压力不低于相应温度下的储存压力,且不超过该储存压力的 5%。 充装的二氧化碳质量损失不大于 10%,当大于 10%时,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检漏装置应报警。 1容器阀和集流管之间采用 挠性连接。 1 组合分配的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保护 5 个及以上防护区时 (防护区最多不能超过 8 个) ,或在 48h 不能恢复时,二氧化碳要有备用量,其他系统 72h 不能重新充装恢复工作的,按照系统原储存量的 100%设置备用量。 1低压二氧化碳系统的高压报警压力值为 ,低压报警压力值为。 1 喷嘴的最大保护高度应≤ ,最小保护高度应≥。 1 管网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手动、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 预制灭火系统设自动和手动两种。 1灭火设计浓度或实际使用浓度大于无毒性反应浓度的防护区,应设置自动与手动的转换装置,人员进入防护区时,能转换为手动,人员离开,能恢复为自动,转换开关距地。 17 / 35 1在使用过程中,气体灭火系统储存容器内的压力,驱动装置的气源压力均不得小于设计压力的 90%。 (每月检查) 对高压二氧化碳储存容器逐个称重检查,灭火剂净重不得小于设计储存量的 90%。 (每季) 2 每年 对每个防护区进行一次 模拟自动喷气 试验,进行一次主用量灭火剂和备用量灭火剂的模拟切换, 检查比例为 20%(最少 1 各分区)。 泄漏报警装置。 2 5 年后,每 3 年对金属软管(连接管)进行水压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 5 年后,对释放过灭火器的储瓶、阀门进行一次水压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 2管道末端采用防晃支架固定, 支架与末端喷嘴间的距离不大于 500mm。 2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不宜低于 1200Pa。 2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泄压口宜设置在外墙上,并应设在防护区 净高的2/3 以上。 2一个防护区设置的预制灭火系统,数量不宜超过 10 台,且相互间距离应≤ 10m,预制灭火系统的充压压力应≤ ,多于 1 台时,必须能同时启动,动作相应时间差不得大于 2s。 第八章 泡沫灭火系统 泡沫灭火系统是石化行业 应用最广泛。 < 20 低倍数, 20200, 中倍数 , > 200,高倍数。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1)储罐区低倍数 泡沫灭火系统,分为 1) 液上喷射应用最广泛,适用于各种非水溶性甲乙丙液体储罐和水溶性甲乙丙液体的固定顶或内浮顶储罐 ; 2) 液下喷射(高背压泡沫产生器产生的泡沫需控制在 24 倍 )适用于非水溶性液体的固定顶储罐,不适用于水溶性液体,也不适用于外浮顶和内浮顶储罐; 3) 半液下适用于固定顶 储罐,也不适用于外浮顶和内浮顶储罐。 ( 2)泡沫 水喷淋系统和 泡沫喷雾系统 ,泡沫喷雾系统 可用于保护油浸电力变压器、面积不大于 200m2 的非水溶性液体室内场所。 ( 3)泡沫炮 : 泡沫炮的适用场所:( 1)直径小于 18m 的非水溶性液体固定顶储罐( 2)围堰内的甲乙丙类液体流淌火灾( 3)甲乙丙类液体槽车栈台( 4)飞机库。 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1)全淹没系统(小型场所)( 2)局部应用系统:适用于四周不完全封闭的 A 类火灾场所,限定位置的流散 B 类火灾、固定位置面积≤ 100m2 的流淌 B 类( 3)移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