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全集内容摘要:

3.老王为什么“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 4.“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含义是什么 ?表现了老王怎样的心理 ? 5.老王对儿子和对母亲的不同态度,主要是用什么写法来表现的 ? 二.作文 题目:我的另一片天地 提示:同学们除了日常功课的 学习之外,还有各种各样自己的“天地”,请把你那另一片“天地”展示给大家。 要求:写成一篇记叙文,不少于 600 字。 14 第四课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基础练习】。 ( 1) . 给 . 予 ( ) ( 2) .奇 迹 . ( ) ( 3) . 缀 . 满 ( ) ( 4) .珐 . 琅 ( ) ( 5) .脂 . 粉 ( ) ( 6) .晨 曦 . ( ) ( ) ,有一个世界奇迹。 这个奇迹叫圆 明园。 = B.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3. 填入空缺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 ( 1) .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 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 ( 2) .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 ,为谁而建 ? ( 3)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 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产物 远望 产物 瞥见 结晶 远望 结晶 瞥见 = 【综合练习】 阅读课文 , 然后答题 一. 按括号内要求,改写句子,要求句意不变。 1.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 (改写成两句话 ) 2.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 (变换语序 ) 3.为谁而建 ?为了各国人民。 (改写成一句话 ) 4.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 ,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 (把双重否定句改为陈述句 ) 15 二.课文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拓展练习】 天安门前看升旗 在琐细的日子里,人不知不觉就变得淡漠,似乎只顾着一家三口的事情,其他的人和事都不再上心了。 身处闹市,却如置身荒原,人冷静成一只涉水的白鹭,当年的那些激情和冲动怎就全然不见了呢 ? 这回去北京,蓦然就想到当年第一次进京的情景,离天安门老远就在张望,一颗激荡的心几乎就要从心坎里跳出来。 那真是如梦似幻的年龄呀 ! 把这感觉说与同行的人,竞都是极相似的心境。 北 京来得多了,故宫、西山去过,八达岭上过,早已没有当年的兴致,忽然想到天安门的升旗仪式,可不可去看看呢 ? 这真是个不错的主意,起个绝早,在空旷的天安门广场独自徜徉,任晨风撩起长发,让思绪回到悠远,在曙光中看红旗冉冉上升,该是怎样的心情 !把这念头在旅馆里一说,居然立即有众多的呼应者,这倒是我未曾料到的。 我们去看升旗的那天是个普通的秋日。 才 4 点钟的时候我们就走上了街头,晨风凉嗖嗖地拂人面颊,几个衣着俏丽的女孩已哇哇地叫冷了。 原以为广场上人不会太多,未料等我们赶到时,早来的,竞已有千人之众,这又令我吃惊。 国旗班的战士过来了,一如电视上那潇洒的英姿,只是这真人实景,又远胜了电视的朦胧。 人群起了躁动,站在后面的焦急得直跳,有个新潮的女孩竟然坐上了男友的肩头。 国旗班的战士英武、矫健,这三十几位战士组成的方阵威风凛凛,让每一位看升旗的观众都赞叹不已。 红旗在擎旗人手中划过一道优美的曲线,然后便徐徐上升,在国歌声里,红旗愈益升高了。 庄严的国歌在广场上空回荡,那一刻,我心头猛地一热,像又回到青春的年华。 刚才还喧闹不止的人群宁静了,面对升旗,有谁不为之感动 ?人群里,几位鬓发苍苍的老者神情肃穆,看他们凹陷的眼眶里泪光 闪闪,怕是又想起创业的艰辛。 国歌令我又激动起来,久已沉寂的心里起了波涛,仰望直上蓝天的红旗,让人觉得自豪, 16 更让人感到一种责任。 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相对伟大的国家固然渺小,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能依然这么淡漠么 ? 国旗班的战士远去了,消失在金水桥那边的红樯里,人群却久久不散,像是还沉浸在国歌的旋律里。 升旗的仪式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分钟,可哪一位观众不曾走过长长的心路 ?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蓦 . 然 ( ) 徜徉 . . ( )( ) 撩 . ( ) 冉 . 冉 ( )( ) 擎 . ( ) 凉 嗖 . 嗖 ( ) ( ) 面 颊 . ( ) 威风 凛 . 凛 ( )( ) 2.组词。 竟 ( ) 躁 ( ) 俏 ( ) 毫 ( ) 竞 ( ) 燥 ( ) 悄 ( ) 豪 ( ) 3.从文章中找出同义词和反义词各两对。 同义词 —— 反义词 —— 4.解释下列词语。 (1)蓦 然 —— (2)徜徉 —— (3)潇洒 —— (4)擎 —— (5)愈益 —— (6)肃穆 —— (7)威风凛凛 —— 5.“天安门前看升旗”使“我”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种变化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思想 ? 6.使“我”思想感情发生变化的原因,哪一项分析不正确,请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 ) “我”提出看升旗仪式后,呼应者众多;看升旗的人多,来得早。 B.“我”身居闹市,到了这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广场上,心 胸 顿时开阔。 、矫健、威风。 17 “我”激动,直 上蓝天的红旗让“我”自豪,让“我”感到一种责任。 7.文章结尾处的“走过长长的心路”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 ?举两个例子说明这话是什么意思。 第五课 亲爱的爸爸妈妈 【基础练习】 字 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粹 . (cu236。 ) 纯 朴 . (pǔ) 朝 . 圣 (ch225。 o) 悼 . 念 (di224。 o) 佛 . (f) 拐 . 弯 (guǎi) 雕 . 刻 (di252。 o) 恍 . 惚 (hǎng) 悦 . (Yu226。 ) 荒 谬 . (mi249。 ) 悲 哀 . (252。 i) 倾 泻 . (xi226。 ) D. 健 . 忘 (ji224。 n) 感 染 . (rǎn) 血 . 腥 (x226。 ) 赤 裸 . (1uǒ) ( ) 憧憬 恐惧 缭绕不绝 屠杀 韵律 响彻云霄 粉碎 控诉 掩面哭泣 蜿蜒 肃目 字迹模糊。 ( 1) .人已满山满谷。 人潮仍沿着山路。 A 泻下 B.走下 C 涌来 D.滚来 ( 2) .老人眼神 ,仿佛眼前的景物已不存在,他们又回到半个世纪前的世界中去了。 B.呆板 C.木然 D.暗淡 【综合练习】 1. 阅读课文,说说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 1) .老人眼神木然,仿佛眼前的景物已不存在,他们又回到半个世纪前的世界中去了。 ( 2) .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 —— 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18 ( 3) .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对死亡的恐惧,对亲人的呼唤,父母失子的哀伤 和控诉,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反抗和对自由的执著 —— 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 2.假如在日本人发言之后,你来发言,你会说些什么 ?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拓展练习】 呵,中国心 (甲文 )/祖国 (乙文 ) 呵,中国心 (甲文 ) 朋友,当你听到 《 我的中国心 》 这支歌的时候,难道你不陶醉在那优美、深沉的旋律里 ?难道你不被歌曲所抒发的那种强烈的爱国 (q237。 ng s249。 ) 所感染 ?难道你不因此而联想起许许多多有 一颗中国心的炎黄子孙 ? “„„我的祖先早巳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国印„„”。 在歌声中,我想起了一个四五岁的小孩,他蹲在一边看着一张图纸,我和几个伙伴在打排球。 突然,球掉进了水沟里。 “哎,这张纸给我擦球行吗 ?”“我才不呢 !”我掏出一颗巧克力,说:“你把纸给我,这颗巧克力就归你。 ”他望望巧克力,又望望地上的那张纸 —— 哦,这时候我才看清那是一张中国地图。 他摇摇头。 我故意追问了一句:“你不想吃吗 ?”“想”。 “那你怎么不给我 ?”他扑闪着大眼睛,认真地说:“爷爷说:不能出卖祖国。 ” 热爱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共同感情。 这种感情一代连着一代, (ch225。 n mi225。 n) 不断。 你看,这个幼小的心灵里,不是已经注进了真挚的爱国之情了么 ! 呵,中国心 !中国心 !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19 记得报纸曾经报道这样一件事,在进攻被越寇侵占的者阴山的途中,部队碰到敌人布下的雷区。 因扫雷器坏掉了,无法前进。 时间已非常紧迫,容不得半点迟疑 !一位战士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放下枪支,从容地滚向雷区。 顿时,雷声四起,火光冲天,硝烟弥漫„„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战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给部队滚出了一条通向胜利的路,自己也走完了闪光的人生之路。 祖国 —— 难 道还有比这更为神圣的字眼吗 ?为了它,多少人献出了勃发的青春,多少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这些人的心里,祖国的位置永远高于一切,高于一切 ! 呵,中国心,中国心 !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有一位生命垂危的华侨,叫儿女们从保险柜里取出一个精制的盒子。 儿女们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等父亲用颤抖的手接过去,打开来,一看,原来是一撮黄土 !一个家财万贯的企业家,为什么会看重这一点分文不值的黄土 ?这是他离开苦难的祖国时含着热泪揣在怀里带走的。 他用微弱的声音说:“当年,我为生计所迫离开了祖国 ,可我的心始终没有离开祖国啊 !我每每望着这撮土,思念遥远的故土„„终于,我的心愿得到了实现,祖国强大起来了 !强大起来了 !„„可惜我无法再为她出力了,这是我终身的 (y237。 h224。 n) „„ ”他立下遗嘱:将自己的骨灰撒在祖国大地上,把毕生积累下来的一笔财产献给祖国;并要求儿女们回到 故 土去,建设祖国„„ 这是什么时候 ?—— 他快要离开人世的时候;这是什么地方 ?—— 远离祖国的地方。 可他还是深深地 (ju224。 n li224。 n) 着祖国、热爱祖国 !这是一颗多么火热的赤子之心啊 ! 呵,中国心,中国心 ! “流在心里 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祖国 (乙文 ) 我在赤道上度过童年。 儿时,常常听长辈惦念“唐山”。 “妈妈,‘唐山’是什么地方 ?”有一回,我问母亲。 母亲郑重其事地找来华语课本 —— 从一片枫叶似的中国地图上,我第一次认识了祖国的容颜。 母亲说 :“ 在异国,风是热的,心却凄凉。 ” ○1 为了寻找那叶脉的故土山川,我和母亲惜别了美丽的南洋。 我带给祖国的,仅仅是海外孤儿的一瓣心香:祖国给我的,却是作为主人应有的一切,包括尊严。 20 回到 祖国,我一下子变得富有。 我拥有 960 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每一片云霞、每一棵小苹、每一朵浪花„„还有那无价的自由 ! 虽然,和许多祖国同胞一样,我心的原野,也受过刀伤火创。 我曾悲衷,但从没绝望;我历尽 (kǎn k254。 ),但从未 (p225。 ng hu225。 ng);我熟悉异邦的繁华,但不向往„„ 因为,生活在祖国的土地上,我的脊梁,便有着可靠的依傍;因为,伟大中华的民族之魂,像巨星,永远在我心头闪亮。 什么是海外赤子最大的依恋 ? 那就是“祖国”这个光辉的字眼 ! 为了这缕永恒的痴情,春往秋来,月月 年年 —— 我像一尾春蚕,默默地倾吐柔丝,去描绣祖国五彩缤纷的河山 ; 我像一片绿叶,用我的青春 , ——— ( qi225。 n ch227。 ng) 地 布置祖国的春天; 我像一只杜鹃,为 —— ( ōu g253。 )祖国美好的未来,甘心啼血而亡„„ ○2 什么是我心中最大的骄傲 ? 那便是“祖国”这个神圣的字眼。 1.在文中的横线上按拼音填上汉字。 2.细读甲文,回答问题。 (1)甲文中选取了三个典型事例,各用一句话概括。 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