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县工作手册内容摘要:
位鲜重 入药部位干重 生物量(草本) 地上部位鲜重 地下部位鲜重 入药部位鲜重 药材标本 药材编号 特征描述 药材照片 备注 注:药材编号:按在样地内所采集药材的先后顺序编号。 药用部位照片是刚采集时,未经加工炮制的鲜药材图片,药材照片是药材经过加工炮制并干燥过后的药材的照片。 这类照片应在药材干燥后拍摄,并同时进行称重。 九 、植物标本 的采集与制作。 标本采集 目的 为了确定调查地区药用植物种类和分布,必须采集足够数量的标本。 每种药用植物采集 6 份 以上 标本,每张标本 必须 野外记录。 对于容易改变或消失的特征,如花的颜色、气味、毛茸等应详加记录。 每晚必须及时整理标本,补上漏记的项目。 标本采集应注意的问题。 采集的标本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必须带繁殖器官(花、果实或孢子囊、子实体等)。 草本植物采集全株,特别应该强调带有药用部位和地下部分。 如地下部分过大,可以分别压制,但必须和地上部分编同一采集号,作为‚标准药材‛以便核对;寄生植物应带寄主。 某些草本植物的基部叶和上部叶形状不同(如菊科、十字花科),叶上的附属物(毛茸、蜡被等)在新老叶上也有不同,应尽量采全。 某些丛生的草本植物,应保留其丛生的特征,不要把它们分得太散,失去原来的习性。 雌雄异株的植物(如麻黄科、桑科、葫芦科等)应注意采集雌株和雄株。 对于含水分较多(如景天科、仙人掌科、马齿苋科等)或有粗壮地下茎植物(如百合科),需切开干燥或用开水将其烫死后再压制,否则植物会在标本夹内 17 延续生活,花、叶脱落或腐烂变坏。 水生藻类植物采得标本,到驻地后要重新放在水里,然后用硬台纸将其托起,压成标 本。 木本植物的树皮是鉴别上重要的特征,采集标本时应割取,并与标本同编一号,供研究参考。 标本 采集步骤: 标本单株选择:从同种众多单株中,应选择生长正常,无病虫害,具该种典型特征的植株作为采集对象。 力求有花有果(裸子植物有球花、球果)及种子。 草本植物要挖出根,植株高的可以反复折叠 成‚ V‛型或‚ N‛型 或取代表性的上、中、下 3 段。 选择合要求的单株,剪取具代表性枝条 25~ 30cm(中部偏上枝条为宜),依次完成下列步骤: 初步修整。 如去掉部分枝、叶,留下分枝及叶柄一部分。 填写号牌, 挂上 号牌 ( 标签 ),填上编号等(一律用铅笔。 下同)。 填写采集记录。 暂放塑料采集袋中,待到一定量时,集中压于标本夹中。 注意事项 采集中应注意同株至少采两份,用相同的采集号标记。 如有的植物需要开花结果后再采,应记下所选单株座标方位,留以标记。 同种不同地点的植物应另行编号。 散落物(叶、种子、苞片等)装另备小纸袋中,并与所属枝条同号记载,影像记录与枝条所属单株同号记载。 有些不便压在标本夹中的肉质叶、大型果、树皮等可另放,但注意均应挂签,编号与枝相同。 采集记录 与标本编号要求。 填写 标本编号与采集记录的填写。 标本在压制前要 使用铅笔 进行编号, 编号格式:普查队编号 +采集日期( 6 位 YYMMDD) +序号( 001999) +标本类型代码。 其中标本类型代码分为,腊叶标本( LY)。 液浸材料( YJ);遗传材料( YH);活体植株( HT)。 果实( GS);花粉( HF)。 药材( YC)。 在号牌 上 填写 采集日期与采集人, 填写记录同一采集号的标本份数。 号牌写好后应尽快挂在每份标本上。 同时 填写采集记录 , 内容见下表。 记录中 也包括编号与采集日期与采集人 ,并且采集记录与号牌上的编号 等信息 保持一致。 图 91 标本签(号牌) 正面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采集号: 采集日期: 年 月 日 图 92 标本签( 号牌) 反面 18 采集人: 表 91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标本采集记录表 采集人: 采集号: 采集日期: 年 月 日 采集地点: 省 市(州) 县 乡 经 度: 纬 度: 海 拔: 米 植被类型: 土壤: 生态环境: 习性:草本 灌木 乔木 藤本 资源类型: 野生 栽培 出现多度:多 一般 少 偶见 株高: 米 胸径: 直径: 厘米 根: 茎(树皮): 叶: 花: 果实和种子: 科名: 植物名: 别名: 药材名: 学名: 入药部位: 用途: 材料 /份数:蜡叶标本()液浸材料()遗传材料()活体植株 ()果实 /种子()花粉()药材()照片() 利用现状: 受威胁状况: 备注: 标本的压制 与干燥 压制是标本在短时间内脱水干燥,使其形态与颜色得以固定。 压制与制作标本须注意以下各点: 顺其自然,稍加摆布,使标本各部,尤其是叶的正背面均有展现。 可以再度取舍修整,但要注意保持其特征。 叶易脱落的种,先以少量食盐沸水浸 ~ 1 分钟,再以 75% 酒精浸泡,待稍风干后再压。 及时更换吸水纸。 采集当天应换干纸 2 次,以后视情况可以相应减少。 换纸后放置通风、透光、温暖处。 捆绑标本夹时,松紧要适度,过紧易变黑,过松不易干。 标本间夹纸以平整为准。 如球果、枝刺处可多夹些。 换下的潮湿纸及时晾干或烘干,备用。 标本的 装订(制作) 标本制作是将压制好的标本装订在台纸上,即为长期保存的腊叶标本。 标本经过净化消毒后,进行装订。 净化消毒采用低温冷冻法,于 30 度冷冻72 小时或者 在 18 度冷冻 7 天。 19 标本的鉴定 由专家根据植物分类系统对标本进行科属种的鉴定。 如果普查队的专家不能准确鉴定,则请省里或者国家的专家进行鉴定。 1 标本管理 制作好的标本暂时保存在干燥的储藏室中,并注意防潮、防虫。 标本的采集与制作的流程见图 93. 图 93 药用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流程图 标本制作 单株选择 剪取植株 编号、挂号 牌 填写采集记录 压制 药用植物 翻晒与干燥 鉴定 标本整理 保 存 拍照 20 十 、 药材样品的收集。 目的:获得品种清楚、质量优良、有代表性的、具有展示和应用价值的药材样品,为建立我国中药材样品库奠定基础。 药用植物学、化学、药 理学、临床医学研究的药材样品,必须按照一定规格采集,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因为药材品质是随着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 植物不同的发育阶段也会影响药材的品质。 有些植物的有效成分在一昼夜间也常常会发生变化,其它如生长地点、光照、土壤、加工干燥条件等,对药材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 药材样品采集与加工流程,见图 101。 加工与干燥 药物部位选择 采挖 编号、挂号牌 填写采集记录 称鲜重 药用植物 拍照 称干重 鉴定与整理 保 存 拍照 21 图 101 药材样品采收与加工流程图 最佳药材采集时间的选择 全草类药材应规定采收时间,并注明带不带地上部分。 干燥时应将茎 、叶分开,因为茎枝难干燥,而叶子又易于破碎。 叶类药材应规定采摘嫩叶或老叶,采收的时间和层次,即生长在植株的不同部位,如上层、中层、下层等。 花类药材应严格规定采收时期及部位,如蕾期、开花前期或盛花期;采收全花、花被、柱头或其它部位等。 果实种子类药材,同一植株上果实的品质随着成熟时间、植株上的位置、光照条件等而变化。 因此采集样品时应规定成熟程度。 皮类药材,分为树干皮和根皮两类,树干皮的采集最好不要毁坏植株,可以用刀在树干一定位置上割取少量样品,如果从一棵树上取的样品太少,可以在多棵树上割取,以后重复采样 仍然可以在同一植株的不同位置割取。 根皮的采集一般是会毁坏植株的,但应尽量减少毁坏的数目。 挖得的样品应该混合均匀在进行检验。 编码与填写药材样品记录 采集到的药材必须有自己的编码。 编码的要求同植物腊叶标本,只是需注明药材( YC)。 药材样品在干燥与加工前要使用铅笔进行编号,编号格式:普查队编号 +采集日期( 6 位 YYMMDD) +序号( 001999) +标本类型代码( YC)。 药材的代码为 YC。 在号牌上填写采集日期与采集人,填写记录同一采集号的药材份数。 号牌写好后应尽快挂在每份药材样品上。 同时填写采集记录,内容 见表 101。 记录中也包括编号与采集日期与采集人,并且采集记录与号牌上的编号等信息保持一致。 表 101 药材采集信息 表 序号 样 品 编 号 药材名 基源 学名 科名 入药 部位 数量 采集人 采集地点 经纬度 采集时间 标本编号 建议加工方法 功效及应用 此表可以在野外进行采集编号后,回驻地,根据植物标本的记录补充完善。 加工与干燥 采集后的药材必须经过初加工与干燥,并填写药材加工信息表,内容见表102。 表 102 药材加工信息表 序号 样 品 编 号 药材名 基源 学名 科名 入药 部位 数量 加工方法 加工者 加工地点 加工时间 主要经过 关键工序 附注 22 由于少量的药材样品加工十分不方便,实际加工操作不可行。 此表主要记录当地的传统加工方法,属于传统知识调查的内容,可以在传统知识调查时填写。 要求 :药材样品的数量 至少 2 份,一般每份为 500 克。 如果县、市州需要样品经费由地方政承担。 十一 、种质(种子)的收集 收集时间: 在种质(种子) 成熟的季节采收种子。 种子数量。 一般重点品种收集种子 2 份。 1 份交国家。 微小的种子(千粒重 10 克以下) 50 克每份,中粒种子(千粒重 20100 克) 200 克每份,大粒种子(千粒重 200 克以上) 500 克每份。 种子要求。 每份种子应具有其特定的形态或者遗传特征,必须区别于其它的种子。 栽培与野生药材属于不同的种子。 种子的产地应在县域内离得尽量远。 尽量收集植物形态特征(根、茎、叶、花、果等)具有差异的种子 采集种子的同时必须要拍照。 图片能够反映植物的花果特征,能够 反映植物之间具有区别的特形态征,能够反映植物的群落与生境特点。 十二 、 影像资料的获取 摄影器材。 相机: 1000 万以上相术的数码照相机, 滤色镜,配备紫外光滤色镜 1 个。 摄像机: 600 万 以上像素的数码摄像机。 也可以用具有录像功能的数码相机代替。 辅助器材:摄影布为 2 米 *2 米的蓝色和红色、不反光的软布。 标尺:黄底黑色刻度线的盒尺,也可以用做样方的皮尺代替。 记录本,记录拍摄的植物、日期、地点等信息。 图片 内容 包括,如植株、花、果实、生态、群落、药材、种子等的图像资料。 图片数量要求。 提交 的 照片包括 :每个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至少拍摄 5张整体照片;每种药材,至少拍摄 3 张药材标本照片(整体); 每种植物的种子,至少拍摄 3 张药材标本照片(整体); 每种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腊叶标本,至少拍摄 3 张腊叶标本照片(整体);每一种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每一种生境,至少需要拍摄 3 张生境影像;每支调查队,至少要有 3 张集体工作照;每位普查队队员,至少要有 3 张集体工作照。 生境与原植物 图片 拍摄 要求 : 生境照片要求能够反映植物生长的大地形、大环境(如山地、丘陵、平原、高原)。 地貌要反映出:农田、湖泊、河流、草原、森林、灌丛、盆地、海 洋等。 植物群落要反映群落的特征,如乔木、灌木、草本的组成。 植物要反映植物的整体地上部分特征。 植物局部照片要反映具有鉴别特征的特写,如叶、花、果、茎的特殊形态。 局部需要使用微距进行拍摄。 特征局部必须要。四川省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县工作手册
相关推荐
9. 1. 8 遗失员工证或员工守则者及未按要求穿戴整洁工作服和佩戴厂证者。 9. 1. 9 出入厂区不遵守规定或携带物品出入厂区而拒 绝保安员或管理人员查询者。 9. 1. 10 破坏环境卫生者。 9. 2 公司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经查证属实者,给予记过。 9. 2. 1 对上级指示或有期限之命令,未申报正当理由而未如期完成或处理不当者。 9. 2. 2
组织设计是电子科技大学幕墙工程具体实施的指导性文件。 1)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掌握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根据其内容进行工程施工,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使施工人员清楚了解、掌握标准、要求及施工的方法。 2)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 PDCA 计划、实施、检查、处置四个步骤。 3) 根据施工工程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内容的调整修改。 4) 将调整修改的内容及时报告业主和监理单位。 本公司将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程序
好、起效快、副作用少、 服用方便、价格低廉的药物。 同类药物尽可能选用经过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确实有效的药物。 二、 根据病情选药后,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者,根据反应的不同程度和性质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并上报医务科、药剂科。 三、 加强防范意识,提高全体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严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一旦有用药方面的特殊情况发生,如用错药无剂量、喂药途径,应按如下程序进行积极处理: (一)
医院服务的第一站,我们 每天都要接触到上千名年龄不同、性格各异的人,如何让这些问题形形色色,需求各不相同的人希望而来满意而归,是对客服人员耐心和智慧的最大考验。 我们不仅要熟知医院的历史、文化、特色技术及设备力量,还要熟悉科室的专业、诊治范围、特色及专家特点,甚至要了解省会其他医院的医疗特色。 当我们在非常短的时间内,通过自己得体的言谈,广博的知识,满足了他们的需求,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