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集内容摘要:

文 四、 表演 语言直播厅:找找好朋友,准备表演课本剧。 小组表演,师生评议。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13.起死回生 教学要求: 1.认识生字 8 个,积累描写注意力集中的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抄写句子。 3.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重点学习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从而来理解句子。 4.了解扁鹊起死回生的故事,感受他高超的医术和谦虚的品德。 教学重、难点: 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从而来理解句子。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故事背景介绍,导入课题 1.师:你们看过《封神榜》吗。 2.出示: 143.思考: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2 个问题。 “厥 ”、 “囊 ”的读法和写法) 3。 课文讲的是扁鹊起死回生的故事。 5.适当穿插有关扁鹊的生平简介 扁鹊,原名秦越人,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医学家。 因为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就像传说中的神医扁鹊,所以后人就尊称他为 “扁鹊 ”。 但这是尊称,所以课文中他自称 “秦越人 ”。 三. 结合课文,再读句子 1.请学生划出国王称赞扁鹊的那句话。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中小 学教育资源站( 板书: 先生真是神医啊,有起死回生的本领。 2.出示要求: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本单元,我们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 平时,我们遇到不明白的词句,可以查阅字典、词典,也可以做上记号后和同学、老师讨论。 不过最实在的方法是:联系上下文。 你可以先提出你的疑问,然后在课文中找一找有没有能回答问题的词句,要是找到了,由于今天是初学,所以老师已经替你们提出了问题。 3.提示思考: “起死回生 ”是什么意思。 国王为什么 说扁鹊有起死回生的本领。 学生划出表示太子 “生 ”和 “死 ”的词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四. 结合句子,精读课文 1.围绕句子提出问题 2.思考:从哪里看出扁鹊医术高明。 3.交流 ( 1 同侍卫官谈话后,了解病症。 妙手回春,使太子死而复生。 ( 22 ) ( 3 11 节) ② 指导朗读 “按、切、贴、听、取、扎 ”等词说明病情复杂。 “不多一会儿、没多久 ”说明医术高。 出示:凝神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中 小学教育资源站( 理解词义,它表示注意力相当集中。 类似的词语你还能写出一些吗。 (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说扁鹊除了有高超的医术,还具有怎么样的好品质。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课文最后一句扁鹊所说的话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谦虚、实事求是的人。 五. 六. 分角色朗读课文(四人小组) 课外阅读文章 《开店的小伙子》、《讳疾忌医》 词句活动室 1.描写注意力很集中的词语。 凝神 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闭息凝视 独坐凝思 2.读句,抄写。 见书本 35 页。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1田忌赛马 教学目标: 能拼读本课 8 个生字,理解 “垂头丧气、胸有成竹、得意洋洋、目瞪口呆 ”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孙膑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正确的思想方法。 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孙膑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以《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引入课题。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 1、引入:两次比赛各是怎么对阵的,为什么两次比赛的结果不一样。 2、默读课文,思考上述问题。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3、投影显示第一次比赛对阵 图。 演示第一次比赛,讨论:第一次比赛田忌为什么会失败。 ※ 第一次比赛下来田忌和齐威王的神情各是怎样的。 (垂头丧气、得意洋洋) ※ 谁能表演一下他们的神情。 4、投影显示第二次比赛对阵图。 演示第二次比赛,讨论:第二次比赛田忌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 ※ 第二次比赛结束,齐威王的神情又是怎样的。 (目瞪口呆) ※ 哪位同学来表演一下。 5、为什么调换一下马的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 的意思。 四、小结,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 五、板书设计 1 4 第一次 第二次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1完璧归赵 教学目标: 认识生字 6 个,积累含近义词素的成语,会使用 “吩咐 ”和 “嘱咐 ”。 正确朗读课文。 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重点学习:读句子提出问题,并在课文中找有关句子。 了解蔺相如完璧归赵 的故事,体会他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人物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体会他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人物特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故事导入:《卞和献玉》) 出示课题 完璧归赵 1)交流收集到的 “和氏璧 ”的相关知识 学习生字出示:和氏璧 蔺相如 僵持 读音:注意翘舌音 氏 斋 前鼻音 蔺 书写:璧 蔺 2 3 学习节 自读节 1——3,出示: “??如果秦国不是真心换城,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 来。 ” 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思考:为什么一定要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 1)师范读节 3,生思考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2)交流得出结论:蔺想如此行的任务很重。 “以城换玉 ”实质上是秦国对赵国的 一次挑衅,让秦王白白得到和氏璧就会被人小视;不肯用玉换城又会被秦国 逮着把柄,因为 15 座城的条件确实很优厚。 因此从国力来看,赵国只能答 应 交换;从维护国家尊严的角度看,赵国必须坚持 “换 ”的原则。 因此,如果 秦国不是真心换城,就一定把和氏璧完好地带回来。 3)指导朗读,体会赵王的无奈、蔺相如的坚定 再读课文,思考:蔺相如是怎样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的。 1)快速阅读节 4——11 找一找蔺相如一共说了几句话。 哪几句话。 (三句话) 2)小组讨论: 他为什么要说这些话。 秦王为什么乖乖就范。 3)找到相应的句子并且读一读 师生配合朗读节 9 交流得出 说第 12 句话是为了再一次试探秦王;说第 3 第 3( “信以为真 ”和 “只好同意 ”),来体会蔺相如的智慧。 第 2 理解后出示 出示: 吩咐 蔺相如( )他一路上要谨慎。 a b c 4)师生共同得出:要回宝玉、争取时间、派人遣送 三读课文,体会人物特点 师:浏览课文,说说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从哪里看出。 用 2 个词语评价他。 朗读体会得出: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蔺相 如有勇有谋: “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 ”这个借口,说到了秦王的痒处,使他信以为真;借口和氏璧是奇珍异宝,应该举行隆重的交接仪式,理由也很充分。 这些都体现蔺相如的 “谋 ”。 宝玉在手,他义正言辞的指责秦王,又以玉石俱焚威胁,这里都体现她的 “勇 ”。 蔺相如又是有礼有节的,斋戒五天的要求被他说的合情合理;即便是针锋相对的斗争,他对秦王都以 “您 ”相称。 正因如此,秦王就只得乖乖就范。 板书:机智勇敢、不畏强暴 三、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其他句子 学生划出不理解的句子,并提出问题。 小组讨论并解决问题 全班讨论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把词语补充完整,想想发现了什么 奇(珍)异(宝) 东奔西走 面红耳赤 成群结队 六、课外作业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1 “军神 ” 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学生随教师书空。 .齐读课题,简要谈谈读后的感受。 3.大屏幕出示刘伯承元帅生前的一组照片,简介元帅生平。 (刘伯承,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戎马生 他为中国革命事业,解放事业 七十多年,充满了传奇色彩。 人的后面,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那么, (点评:真实的照片, 活的形象印入学生的心田,心 (点评:对于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来说,学生很容易就能了解故事的梗概。 要求学生快习惯。 ) 军神 ”背后的故事。 ) 速阅读,可以训练学生快速捕获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 三、锁定重点,品读 “军神 ”内涵。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1.再次快速浏览全文,到沃克医生称赞军神刘伯承的话,并画下来。 (大屏幕出示重点句: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 “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你堪称军神。 ”) 2.齐读这句话,体会沃 克医生说这句话时带着怎样的感情。 (惊讶、激动、美、崇敬 ??) 3.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读这个句子。 4.引导质疑:此刻你最想弄明白什么。 (学生问题预设:沃克什么会惊呆了。 为什钢板。 为什么称他为军神。 ??) 5.引导学生自主解疑:只要我们用心去读课文,去体会,你一定会从文中找到答案。 ) (点评:带着自己的疑问 ) 导,更不可缺。 老师、学生、文本的再次对话,使学生对自己获取的信息印象更为明晰,更为深刻。 ) (1)就诊时,抓沃克医 生的语言和表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