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煤化鹤煤集团公司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摘要:

李树良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负责制订、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检查指导各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年度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的制订和落实情况;统一协调指挥重大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调动多方面力量快速有效处理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控制事故的蔓延和扩大。 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对抢险救灾方案进行决策,并指挥实施,对应急救援工作 中发生的问题进行紧急处理。 及时协调解决抢险救灾所需物资和救护队伍。 对各有关单位的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应急经费、信息传递、事故善后处理、伤员医疗救护、矿区秩序维护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组织指导各矿进行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应急救援知识的普及教育,不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22 督促有关单位提高应对矿井突发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防范能力,经常组织应急救援技术演练。 负责协调、维护事故现场秩序。 为确保抢险救援迅速高效,领导小组下设四个业务工作组: (一)应急救援组 组 长:武振兴 副组长: 刘德民 董正亮 田小鹏 杨 恒 成 员:公司有关副总工程师 有关业务部室部长 救护大队队长 事故单位矿长 职 责: 负责落实指挥组下达的各项命令,指导、组织现场救援工作。 负责事故调查取证工作,及时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查明人员伤亡情况,配合上级调查组做好事故调查。 (二)技术支持组 组 长:徐 伟 成 员:公司有关副总工程师 相关部室部长 事故单位总工程师及外援技术专家 职 责: 负责制订现场抢险技术方案,对抢险救援工作进行技术决策和指导,为领导小组和现场抢险救灾指挥 部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帮助矿井正确辨识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对隐患整改提供技术指导; 参与事故鉴定和事故调查工作。 (三)后勤保卫组 23 组 长: 李天福 副组长:李宗庆 宋 鹏 许平凡 成 员:石小可 马保山 王茂兴 白中银 供应公司、机电公司 经理 事故单位后勤副矿长、工会主席、总会计师 职工总医院、职工二院院长 保卫处处长 职 责: 负责应急救援经费的筹备,协调解决抢险救灾所需物资的准备和供应。 负责事故受伤人员的抢救、监护及安全转送工作,尽量降低事故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 负责指挥、维护事故现场秩序,确保抢险救灾工作有序进行。 负责参加抢险人员和遇难职工家属的住宿、安置,协调做好事故善后处理等工作。 (四)接待及媒体协调组 组 长:曹其跃 成 员:刘传俊 王茂兴 岳喜战 事故单位的党委书记 职 责: 负责组织指导各级干部职工进行矿井瓦斯、煤尘爆炸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知识的普及教育,不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当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负责 对事故动态及现场救援情况的信息发布; 接待协调新闻媒体,真实报道抢险救援情况; 接待来信、来访,稳定矿区秩序。 同时成立应急救援办公室,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公司调度室,办公室 24 主任由娄巍兼任,办公室执行 24小时值班制度。 办公电话: 2966219, 2966093, 2966193, 2966370 应急救援办公室职责: 负责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救援通信联络工作,根据指挥部的决定传达抢险救灾命令和上级指示,并负责监督落实; 及时调度事故现场抢险救灾进展情况,并向领导小组和上级部门报告。 二、 应急救援体系 各矿要结合实际,制订本单位的瓦斯、煤尘预防处理计划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旦发生事故,事故单位应首先启动本单位的 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抢险救灾。 需要场外援助的,及时向公司应急救援办公室请求上一级支援。 应急救援预案实行逐级启动。 当本级预案不能满足抢险救灾需要时,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办公室请求启动上一级预案。 公司救护大队必须提高应急救援装备水平,确保相关抢险物资储备,定期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训练和演习。 救护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应急救援能力。 三、 应急响应 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当矿井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事故单位要首先搞好现场自救,并按规定立即上报公司应急救援办公室(公司总调度室)。 上报的主要内容包括: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25 4)事故已经造成的伤亡人数和被困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以及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采取的应急抢救措施和进展情况; 6)事故报告人和电话联络方式; 7)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应急救援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在 10分钟内通知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正、副组长和有关领导,根据事故程度决定是否启动《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并在 30 分钟 内向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公司汇报。 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 应保护好事故现场,保卫部门应迅速赶赴事故单位,做好警戒保卫和维护治安秩序工作。 事故应急救援 发生 瓦斯、煤尘爆炸 事故后,事故单位应立即成立以矿长为指挥长的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启动本单位救援预案,迅速开展事故的抢险救灾工作,确保矿区稳定和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 公司预案启动时,至少有 1 名领导小组副组长在公司应急救援办公室坐镇指挥,并指派领导小组至少 1 名副组长及有关成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指导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 根据抢险救灾需要,应急救援办公室指派相关专家组成员赶赴事故现场,指导制订抢险救灾技术方案。 帮助处理抢险救灾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抢险救灾方案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应急救援工作原则 1)统一指挥原则。 必须在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2)自救互救原则。 事故发生初期,事故单位应按照本单位《瓦斯、煤尘爆炸应急救援预案》积极组织抢救,组织遇险人员沿避灾路线撤离,防止事故扩大。 26 3)安全抢救原则。 在事故抢救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先救人,并确保救护人员的安全,严防抢救过程中再次发生事故。 4)通讯畅通原则。 井上下应设立专线指挥电话,并保持畅通。 5)物资供应满足抢险救灾需要原则。 确保抢 险救灾物资及时供应满足需要。 在抢险救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本单位的救援队伍、医疗机构、物资、设备和场地。 当本单位的抢险救灾资源不能满足需要时,现场指挥部负责向公司应急救援办公室报告,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协调,确保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应急救援结束 事故抢救结束或认为没有抢救价值时,现场救援指挥部下达应急救援终止命令。 抢险救灾工作结束后,在规定时间内编写出抢险救灾总结。 四、处理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应具备的有关技术资料 各矿调度室必须有以下技术资料: 通风系统图和通风网络图(必须标明通风设施的位置、 风流方向、风量),全矿井反风试验报告。 矿井供电系统图和井下通讯系统图。 采掘工程现状平面图和井上、下对照图。 其中,井上、下对照图必须标明井口标高和位置,地面铁路、公路、钻孔、水管、水井、储水池、泵房以及存放处理事故用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的地点。 井下消防洒水管路、压风管路、运输系统、灌浆、排水等系统图。 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图,井下避灾路线图。 井上、下消防材料库的位置及其储备的材料,设备的品名和数量登记表。 27 以上图纸资料必须按规定及时填绘修改,确保能够反映实际情况。 五、救援方案 安 全撤离措施: 当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后,处于灾区的人员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行动沉着,决策果断,对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类型和发生地点作出正确判断,迅速向调度室汇报,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 如不能抢救,要立即采取自救与互救措施,位于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地点进风侧人员,应迎着风流撤退。 位于回风侧人员要迅速戴好自救器以最快速度通过捷径进入新鲜风流中。 波及区的人员在接到通知后要立即撤离。 撤离时,应两人以上编组同行,要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不准单独乱跑。 撤离过程中,不要盲目奔跑,防止自救器的鼻夹掉下。 当爆炸冲击波或火焰 来时,应立即趴下,暂停呼吸,以避开爆炸冲击,火焰的灼伤。 当通过风门时,应随手将风门关好,以防风流短路、混乱,造成事故范围扩大。 避灾自救措施: 要根据矿井生产现状及时制定避灾路线,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后,要依据该路线立即撤出人员。 在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通路因冒顶阻塞,自救器出现故障或者无法撤离时,灾区人员应考虑下列方法避灾自救: ( 1)迅速进入附近的避难峒室或独头巷道(最好是岩巷),关闭局部通风机,掐断风筒,利用棚腿、棚梁、风筒、衣服等构筑临时避难室,阻止 CO 等有害气体侵入。 ( 2)避难人员要沉 着、冷静,尽量减少动作;并要在避难峒室外或所在地点附近采取写字、遗留物品等方式,设置明显的标志,为救护人员指示营救目标。 在避难地点,若有压风管,可设法打开管路,以便向避难人员输送新鲜空气。 若附近情况变化发现有危险时应及时转换地点。 28 ( 3)当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若无其它巷道躲避或来不及撤离时,避灾人员要迅速背着冲击波的来向,脸朝下扑倒在巷道底板或水沟内,用湿毛巾堵住嘴和鼻子,以防止火焰或高浓度有害气体的伤害;与此同时,迅速戴好自救器,待冲击波过后,快速迎着风流方向撤离到安全地点。 ( 4)在避灾过程中,一定 要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严格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发现有人受伤,要及时救治,主动照顾好受伤人员,并派有经验的老工人(至少二人同行)出去侦察。 经过侦察,确认安全后,组织大家有秩序地向井口撤退。 如果矿灯都熄灭了,应沿着轨道或摸着水管、绞车钢丝绳走。 若有可能,争取尽早与地面取得联系,以便尽快得到救护队的救援。 抢救措施: ( 1)当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后,矿山救护队要迅速组成抢救小分队,进入灾区抢救人员。 救护队员在到达事故地点后应对灾区进行全面侦察,查清事故地点、范围、遇难和被困人员数量及分布地点,并及时向指挥部 汇报,发现幸存者立即使用防护仪器救出灾区,发现火源要立即扑灭并切断灾区内的电源,防止二次爆炸。 ( 2)在证实确无二次爆炸的可能时,应迅速修复被破坏的通风系统、运输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通讯系统等。 六、对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矿井发生瓦斯、煤尘爆炸重大事故后,井下救灾基地指挥由指挥部选派人员担任。 矿井发生瓦斯、煤尘爆炸重大事故后,救护队必须首先组织侦察工作,准确探明事故性质、原因、范围、遇难及被困人员数量和所在位置,以及巷道通风、瓦斯等情况,为指挥部制定抢救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抢救遇险被困人员 是矿山救护队的首要任务。 救护人员应千方百 29 计创造条件,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路线,先将受伤人员送到新鲜风流中进行急救;同时派人员引导未受伤人员撤离灾区,然后陆续抬出已牺牲的同志。 处理事故时,应在灾区附近的新鲜风流中选择安全地点设立井下基地。 井下基地应有矿山救护队指挥员待机小队和急救员值班,并设有通往地面指挥部和灾区的电话,备有必要的装备和救护器材,同时设有明显的灯光标志。 根据事故处理情况的变化,救护基地可向灾区推移,也可撤离灾区。 入井救灾人员要及时和指挥部联系,汇报情况,听从命令,服从指挥。 七、恢 复正常状态的原则和程序 恢复正常状态的原则: ( 1)井下通风系统全面恢复正常,能够实现井下的正常通风。 ( 2)由瓦斯检查员或救护队员检查中央变电所及泵房风流中的瓦斯情况,确认瓦斯浓度低于 %时,立即汇报指挥部,由指挥部通知地面变电所,恢复中央变电所电源。 依次检查各采区变电所(点)瓦斯情况,确认瓦斯浓度低于 %时,向指挥部汇报,由指挥部安排送电。 ( 3)瓦斯检查员检查各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情况,确认瓦斯浓度低于 1%或二氧化碳浓度低于 %时,经指挥部同意方可恢复送电。 ( 4)经瓦斯检查员检查, 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 10m 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低于 %,掘进工作面瓦斯浓度低于 1%或二氧化碳浓度低于%时,汇报指挥部,经指挥部同意后方可恢复送电通风。 掘进工作面瓦斯浓度在 1%以上、 3%以下时,由瓦检员(或救护队员)和跟班干部进行 30 就地排放;瓦斯浓度在 3%以上时,由通风区制定专门措施进行排放;长度大于 200 米且瓦斯浓度在 5%以上的盲巷,由救护队负责排放。 ( 5)采掘工作面电动机或开关安设地点附近 20 米巷道内,都必须检查瓦斯,只有瓦斯浓度低于 %时 ,方可启动。 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 ( 1)首先 检查中央变电所及泵房风流中瓦斯情况,瓦斯浓度在《规程》规定以下时先恢复中央变电所电源。 ( 2)其次检查各采区变电所(点)瓦斯情况,确认瓦斯浓度低于《规程》规定以下时恢复采区变电所(点)电源。 ( 3)再次检查采面及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情况,确认瓦斯浓度低于《规程》规定以下时恢复采面、掘进工作面的电源。 ( 4)待井下全面恢复正常供电后,即可恢复矿井正常状态。 八、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学习和演练 各基层单位要组织全体员工学习本应急预案、应急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