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地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7∶2000)内容摘要:
求的原土回填管道两侧。 每次回填密实后的厚度不宜小于100mm,不得大于200mm,且必须从管两侧同时回填,同时夯密后再回填上一层,直至回填到管顶以上0.3m处。 在回填中,运土、倒土 、夯土时均不得损伤管节及其接口,不得出现管道移位、转动等现象。 6.2.8沟槽各部位回填土土质及压实系数(%)应符合图6.2.8的规定。 6.2.9填埋式管道两侧回填土的宽度,在管道水平中心处每侧不得小于2 ,管道两侧回填土区域内各部位土质及压实系数(%)成符合图6.2.9的规定。 回填土区域外土堤回填宜与管侧回填同时进行,其回填宽度不宜小于1.0m。 6.2.10回填土内不得含有机物、冻土、砖块及大于20mm的石子。 6.2.11在管道试压前,管顶以上回填土高度不宜小于0.5m,可留出管道接头处0. 2m范围内不进行回填。 6.2.12管道试压合格后的大面积回填,宜在管道内充满水的情况下进行。 管道敷设后不宜长期处于空管状态。 采用机械回填土时,机械不得在管道上方行驶。 7管道连接 7.1一般规定 7.1.1管道连接可采用弹性密封图插入式柔性接头,或插入式溶剂粘接接头、法兰接头等刚性接头。 7.1.2承插式橡胶圈接头适用于公称外径 不小于63mm的管道,套筒式活接头(快速连接件)可用于各种管径的管道。 7.1.3溶剂粘接接头适用于公称外径 为20~200mm的管道。 公称外径 大于90mm的管材 ,其溶剂粘接接头的连接宜在提供管材的生产厂进行;在施工现场制作溶剂粘接接头时,公称外径 不宜大于90mm。 溶剂粘接接头一般采用工厂制造的承口管; 当采用平口管在现场加工承口时,施工单位提供的加工方法及设施应得到建设和监理单位许可后方可使用。 7.1.4法兰连接一般用于与铸铁管、钢管等不同材质管材或阀门、消火栓等管道附件的过渡性连接。 7.1.5管材在敷设中需切割时,切割面要平直。 插入式接头的插口管端应削倒角,倒角坡口后管端厚度一般为管壁厚的1/3~1/2,倒角一般为15176。 完成后应将残屑清除干净,不留毛刺。 7.2胶圈密封柔性接头 7.2.1检查管材、管件及胶圈质量,清理干净承口内侧(包括胶圈凹槽)和插口外侧,不得有土或其它杂物,将橡胶圈安装在承口凹糟内,不得扭曲,异形胶圈必须安装正确,不得装反。 7.2.2管端插入长度必须留出由于温差产生的伸量,伸量应按施工时闭合温差计算确定,在一般情况下可按表7.2.2采用。 7.2.3插入深度确定后,必须按插入长度要求在管端表面划出一圈标记。 连接时将插口端对准承口并保持管道轴线平直,将其一次插入,直至标线均匀外露在承口端部。 7.2.4小管径管道插入时宜用人 力。 在管端垫木块用撬棍将管子推入到位的方法可用于公称外径 不大于315mm的管道;公称外径更大的管道,可用手动葫芦等专用拉力工具。 严禁用挖土机械等施工机械推、顶管子插入。 7.2.5如插入时阻力过大,应拔出检查胶圈是否扭曲,不得强行插入。 插入后用塞尺顺接口间隙沿管圆周检查胶圈位置是否正确。 7.2.6当采用润滑剂降低插入阻力时,润滑剂必须采用管材生产厂提供的经检验合格的润滑剂。 润滑剂必须对管材、弹性密封圈无任何损害作用。 对输送饮用水的管道,润滑剂必须无毒、无味、无臭,且不会发育细菌。 7.2.7涂刷润滑剂时 ,可用毛刷将润滑剂均匀地涂在装嵌在承口内的胶圈和插口外表面上;不得将润滑剂涂在承口内。 7.3溶剂粘接连接 7.3.1检查管材、管件质量。 必须将管端外侧和承口内侧擦拭干净,使被粘接面保持清洁、无尘砂与水迹。 表面沾有油污时,必须用棉纱蘸丙酮等清洁剂擦净。 7.3.2采用承口管时,应对承口与插口的紧密程度进行验证。 粘接前必须将两管试插一次,使插入深度及松紧度配合情况符合要求,并在插口端表面划出插入承口深度的标线。 管端插入承口深度可按现场实测的承口深度。 7.3.3涂抹粘接溶剂时,应先涂承口内侧,后涂插口 外侧,涂抹承口时应顺轴向由里向外涂抹均匀、适量,不得漏涂或涂抹过量。 7.3.4涂抹粘接溶剂后,应立即找正方向对准轴线将管端插入承口,并用力推挤至所画标线。 插入后将管旋转1/4圈,在不少于60s时间内保持施加的外力不变,并保证接口的直度和位置正确。 7.3.5插接完毕后,应及时将接头外部挤出的粘接溶剂擦拭干净。 应避免受力或强行加载,其静止固化时间不应少于表7.3.5的规定。 7.3.6粘接接头不得在雨中或水中施工,不宜在5℃以下操作。 所使用的粘接剂须经过检验,不得使用已出现絮状物的粘接剂,粘接剂与被粘接 管材的环境温度宜基本相同,不得采用明火或电炉等设施加热粘接剂。 7.4过渡连接 7.4.1可采用过渡件串连两端不同材质的管材或阀门、消火栓等附配件。 过渡件两端接头构造必须与两端连接接头形式相适应。 7.4.2过渡件一般采用特制的管件,与各端管道或附配件的连接应遵守下列规定: 1阀门、消火栓或钢管等为法兰接头时,过渡件与其连接端必须采用相应的法兰接头,其法兰螺栓孔位置及直径必须与连接端的法兰一致。 2连接不同材质的管材采用承插式接头时,过渡件与其连接端必须采用相应的承插式接头,其承口的内径或插口的外 径及密封圈的规格等必须符合连接端承口或插口的要求;当不同材质管材为平口端时,宜采用套筒式接头连接,套筒内径必须符合两端连接件不同外径的规定。 3与PVC-U管管端的连接宜采用柔性接头,并优先采用套筒式、活接头等快速连接件。 当连接的PVC-U管管端为承插式接头时,过渡件应采用相应的承口或插口连接。 7.4.3过渡件宜采用工厂制作的产品,并优先采用PVC-U注塑成型或二次加工成型的管件。 如生产厂不能提供PVC-U材质管件,必须用钢制过渡件,其材质、规格、误差等均应符合相应接头的标准。 7.4.4钢制过渡件应采取 相应的防腐措施。 宜采用喷塑(工厂制作过渡件)、卷材、涂料等符合要求的防腐蚀材料,并按相应的施工验收规程施工。 对法兰、螺栓等需要卸、装的部分,可采用涂锌螺栓或不锈钢螺栓,用防腐油涂抹后外包塑料膜。 7.4.5法兰连接时相邻两个法兰(盘)的螺栓孔位置及直径必须一致,其中垫片或垫圈位置必须正确,拧紧时应按对称位置相间进行。 应防止拧紧过程中产生的轴向拉力导致两端管道拉裂或接头拉脱。 8管道附件和附属构筑物 8.1伸缩节 8.1.1采用胶圈密封柔性接头的管道一般不设置伸缩节。 采用粘接连接的管道应设置伸缩 节。 伸缩节之间的距离应根据施工时闭合温度与管道敷设过程中或运行后管道环境介质可能出现的最高温度差计算确定。 8.1.2管道由温度降低引起的纵向收缩长度可按本规程第5.5节公式计算。 在一般情况下,施工闭合温度不超过20℃时,管道上伸缩节之间距离不宜大于150m;施工闭合温度不超过15℃时,伸缩节距离不宜大于200m;施工闭合温度不超过10℃时,伸缩节距离不宜大于250m。 8.1.3伸缩节可用套筒式、卡箍式、活箍等形式,伸缩量不宜小于12cm。 如采用伸缩量大的伸缩节,伸缩节之间的距离可按计算确定。 安装伸缩节时 ,插入深度可按伸缩量确定,上下游管端插入伸缩节长度应相等,其管端间距不宜小于4mm。 8.1.4管道的闭合温度不宜大于20℃,夏天施工时宜在晚间低温情况下闭合。 8.1.5管道转变处,伸缩节宜等距离设置在弯头两侧。 8.2止推礅、固定礅、防滑礅 8.2.1管道在水平或垂直向转弯处、改变管径处、三通四通端头和阀门处,均应根据管内压力计算轴向推力并设置止推礅。 8.2.2公称外径 不大于90mm、采用溶剂粘接连接的管道,一般可不设止推礅。 8.2.3采用承插式柔性接头的管道一般不考虑管道接头的轴向抗拉力。 8.2.4止推礅一般采用混凝土浇筑的重力式结构,其尺寸及形式应按沟槽形状、土质及支承强度等条件根据设计计算确定。 管道平面系统中不同部位止推礅的形式,可按图8.2.4采用。 8.2.10止推墩的混凝土不宜低于C15级,应现场浇筑在开挖的原状土地基和槽坡。埋地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7∶2000)
相关推荐
示范课 13 节 次 ,指导上课 10 节 次 ,专题教育教学讲座 8 场次。 每学期 我校领导及骨干教师 都 赴 乐昌 小学学习交流先进经验。 乐昌小学 先进的教学理念、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激烈的竞争意识、热情的款待方式,无不给我们的代表留下深刻的印象。 乐昌 小学把最先进的教学理念留给了我们前去学习的老师,使前往学习的老师满载而归。 受到本校老师的一致好评,促使我校的教师教学业务水平不断的上升
号,分 16 个扇区,每个扇区为 4 块, “块”是最小的读写单位,每块 16 个字节,每个扇区可设置独立的一组密码和算法,平治可灵活定义每个扇区的访问控制,使各个扇区的数据相对独立。 M1 卡的工作频率为 ,通讯速度为 106KB 波特率,典型交易过程100ms。 同时还具有防冲 突机制,支持多卡操作。 由于 M1 卡分为 16 个扇区,每个子系统的信息可存储在各自扇区内,每个扇区相对独立
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agraphFoLineSpacingLinesToPoints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e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
写字、朗读与背诵、古诗词背诵、课外阅读、期末学业水平测试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价。 写字评价 一、评价内容 课本后《生字表》中要求会写的生字。 二、评价办法 1. 从《生字表》要求会写的生字中随机抽选出 50 个生字作为考核内容。 2. 学校组织对各班所有学生进行考核。 准备听写用田字格纸,每字报 2 遍;推磨批改,确定等级。 三、等级评定 优秀:正确率 90%以上且入体率 70%以上。 良好:正确率
3P2K2 1018 1350 450 3 二、试验注意事项 试验地选 择 试验地应选择平坦、整齐、肥力均匀,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肥力水平的地块;坡地应选择坡度平缓、肥力差异较小的田块;试验地应避开靠近道路、有土传病害、堆肥场所或者前期施用大量有机肥等地块。 试验作物品种选择 蔬菜种类根据测土施肥试验规定的任务安排。 试验准备 整地、设置保护行、试验地区划,小区应单灌单排,避免串灌串排
:氮肥、钾肥 60%基施, 40%追施;磷肥 80%基施, 20%追施。 优化施肥区施肥量 :基肥一次施用 商品有机肥 200 公斤/亩;亩施 尿素 ( N) 20 公斤, 普钙 40 公斤, 硫酸钾 20 公斤。 追肥 : 芹菜进入旺盛生长期,每隔 7~ 10 天追施 1 次肥,共追施 3 次, 每次追冲施肥 15 ㎏ /亩。 具体小区施肥量见表 2 表 2 芹菜氮 肥总量控制试验小区施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