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后习题答案内容摘要:

的扩展起主要作用,这时应当设法提高它的断裂韧性,降低它的强度。 什么是低温脆性、韧脆转变温度 tk。 产生低温脆性的原因是什么。 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金属的低温脆性有和差异。 为什么。 答:在试验温度低于某一温度 tk时,会由韧性状态转变未脆性状态,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机理由微孔聚集型转变微穿晶断裂,断口特征由纤维状转变为结晶状,这就是低温脆性。 tk称为韧脆转变温度。 低温脆性的原因: 低温脆性是材料屈服强度随温度降低而急剧增加 ,而解理断裂强度随温度变化很小的结果。 如图所示:当温度高于韧脆转变温度时,断裂强度大于屈服强度,材料先屈服再断裂(表现为塑韧性);当温度低于韧脆转变温度时,断裂强度小于屈服强度,材料无屈服直接断裂(表现为脆性)。 11 爱学习论坛 : 心立方和面心立方金属低温脆性的差异: 体心立方金属的低温脆性比面心立方金属的低温脆性显著。 原因: 这是因为派拉力对其屈服强度的影响占有很大比重,而派拉力是短程力,对温度很敏感,温度降低 时,派拉力大幅增加,则其强度急剧增加而变脆。 6. 拉伸 冲击弯曲 缺口试样拉伸 第四章 金属的断裂韧度 一、解释下列名词 ( 1)低应力脆断:在屈服应力以下发生的断裂。 ( 2)张开型裂纹:拉应力垂直作用于裂纹扩展面,裂纹沿作用力方向张开,沿裂纹面扩展。 ( 3)应力强度因子:表示应力场的强弱程度。 ( 4)小范围屈服:塑性尺寸较裂纹尺寸及净截面尺寸为小,小一个数量级以上的屈服。 ( 5)有效屈服应力:发生屈服时的应力 ( 6)有效裂纹长度:将原有的裂纹长度与松弛后的塑性区相合并 得到的裂纹长度 ( 7)裂纹扩展能量释放率:裂纹扩展单位面积时系统释放势能的数值。 ( 8) J 积分:裂纹尖端区的应变能,即应力应变集中程度 ( 9) COD:裂纹尖端沿应力方向张开所得到的位移。 二、疲劳断口有什么特点 ? 答案:有疲劳源。 在形成疲劳裂纹之后,裂纹慢速扩展,形成贝壳状或海滩状条纹。 这种条纹开始时比较密集,以后间距逐渐增大。 由于载荷的间断或载荷大小的改变,裂纹经过多次张开闭合并由于裂纹表面的相互摩擦,形成一条条光亮的弧线,叫做疲劳裂纹前沿线,这个区域通常称为疲劳裂纹 12 爱学习论坛 : 扩展区,而最后断裂区则和静载下带尖锐缺口试样的断口相似。 对于塑性材料,断口为纤维状,对于脆性材料,则为结晶状断口。 总之,一个典型的疲劳断口总是由疲劳源,疲劳裂纹扩展区和最终断裂区三部份构成。 三、什么是疲劳裂纹门槛值,哪些因素影响其值的大小 ? 答案:把裂纹扩展的每一微小过程看成是裂纹体小区域的断裂过程,则设想应力强度因子幅度 △ K=KmaxKmin是疲劳裂纹扩展的控制因子,当 △ K小于某临界值 △ Kth时,疲劳裂纹不扩展,所以 △ Kth叫疲劳裂纹扩展的门槛值。 应力比、显微组织、环境及试样的尺寸等因素对 △ Kth的影响很大。 KI称为 I型裂纹的应力场强度因子,它是衡量裂纹顶端应力场强烈程度的函数,决定于应力水平、裂纹尺寸和形状。 塑性区尺寸较裂纹尺寸 a 及静截面尺寸为小时(小一个数量级以上),即在所谓的小范围屈服 裂纹的应力场强度因子与其断裂韧度相比较,若裂纹要失稳扩展脆断,则应有: 这就是断裂 K判据。 应力强度因子 K1 是描写裂纹尖端应力场强弱程度的复合力学参量,可将它看作推动裂纹扩展的动力。 对于受载的裂纹体,当 K1 增大 到某一临界值时,裂纹尖端足够大的范围内应力达到了材料的断裂强度,裂纹便失稳扩展而导致断裂。 这一临界值便称为断裂韧度 Kc 或 K1c。 意义: KC平面应力断裂韧度(薄板受力状态) KIC平面应变断裂韧度(厚板受力状态) 13 爱学习论坛 : ,材料的 =1200MPa, KIc=115MPa*m1/2,探伤发现有 20mm长的横向穿透裂纹,若在平均轴向拉应力 900MPa 下工作,试计算 KI 及塑性区宽度 R0,并判断该件是 否安全。 解:由题意知穿透裂纹受到的应力为 ζ=900MPa 根据 ζ/,确定裂纹断裂韧度 KIC是否休要修正 因为 ζ/=900/1200=,所以裂纹断裂韧度 KIC需要修正 对于无限板的中心穿透裂纹,修正后的 KI为: KI( ( MPa*m1/2) 塑性区宽度为: 比较 K1与 KIc: (mm) 因为 K1=( MPa*m1/2) KIc=115( MPa*m1/2) 所以: K1KIc ,裂纹会失稳扩展 , 所以该件不安全。 150MPa,使用 中发现横向疲劳脆性正断,断口分析表明有 25mm深度的表面半椭圆疲劳区,根据裂纹 a/c可以确定 θ=1,测试材料的 =720MPa ,试估算材料的断裂韧度 KIC为多少。 解: 因为 ζ/=150/720=,所以裂纹断裂韧度 KIC不需要修正 对于无限板的中心穿透裂纹,修正后的 KI为: KIC=Yζcac1/2 对于表面半椭圆裂纹, 所以, ( MPa*m1/2) 14 爱学习论坛 : 第五章 材料的疲劳 一、解释下列名词 腐蚀疲劳:材料或零件在交变应力和腐蚀介质的共同作用下造成的失效。 应力腐蚀:材料或零件在应力和腐蚀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引起的破坏。 氢脆:就是材料在使用前内部已含有足够的氢并导致了脆性破坏。 二.意义 ζ1:疲劳强度。 对称循环应力作用下的弯曲疲劳极限(强度)。 (是在循环应力周次增加到一定临界值后,材料应力基本不再降低时的应力值;或是应力循环107周次材料不断裂所对应的应力值。 ) ζ1p:对称拉压疲劳极限。 η1:对称扭转疲劳极限。 ζ1N;缺口试样在对称应力循环作用下的疲劳极限。 三、如何判断某一零件的破坏是由应力腐蚀引起的 ? 答案:应力腐蚀引起的破坏,常有以下特点: 造成应力腐蚀破坏的是静应力,远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而且一舶是拉伸应力。 应力腐蚀造成的破坏,是腕性断裂,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 只有在特定的合金成分与特定的介质相组合时才会造成应力腐蚀。 应力腐蚀的裂纹扩展速率一般在 109 一 106m/s,有点象疲劳,是渐进缓慢的,这种亚临 界的扩展状况一直达到某一临界尺寸,使剩余下的断面不能承受外载时,就突然发生断裂。 应力腐蚀的裂纹多起源于表面蚀坑处,而裂纹的传播途径常垂直于拉力轴。 应力腐蚀破坏的断口,其颜色灰暗,表面常有腐蚀产物,而疲劳断口的表面,如果是新鲜断口常常较光滑,有光泽。 应力腐蚀的主裂纹扩展时常有分枝。 但不要形成绝对化的概念,应力腐蚀裂纹并不总是分技的。 应力腐蚀引起的断裂可以是穿晶断裂,也可以是晶间断裂。 如果是穿 15 爱学习论坛 : 晶断裂, 其断口是解理或准解理的,其裂纹有似人字形或羽毛状的标记。 四、如何识别氢脆与应力腐蚀。 答案:氢脆和应力腐蚀相比,其特点表现在: 实验室中识别氢脆与应力腐蚀的一种办法是,当施加一小的阳极电流,如使开裂加速,则为应力腐蚀;而当施加一小的阴极电流,使开裂加速者则为氢脆。 在强度较低的材料中,或者虽为高强度材料但受力不大,存在的残余拉应力也较小这时其断裂源都不在表面,而是在表面以下的某一深度,此处三向拉应力最大,氢浓集在这里造成断裂。 断裂的主裂纹没有分枝的悄况.这和应力腐蚀的裂纹是截然不同 的。 氦脆断口上一般没有腐蚀产物或者其量极微。 大多数的氢脆断裂 (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