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中级工程师试题内容摘要:

75 31.空气压缩机必须使用闪点不低于 ( C )℃的压缩机油。 A. 105 B. 155. C. 215 3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B )。 A.外壳严重变形或出现裂缝为失爆 B.隔爆接合面严重锈蚀为失爆,可涂油漆防锈 C.外壳内随意增加元件使电气距离小于规定值造成失爆 33.在煤矿井下对电气设备进行验电、放电、 接地工作时,要求瓦斯浓度必须在 ( B )% 以下。 A. O. 5 B. 1. 0 C. 1. 5 34.当电网停电后,矿井监控系统必须保证正常工作时间不小于 ( C )h。 A. 1 B. 1. 5 C. 2 35.对于有漏电闭锁功能的漏电继电器,其闭锁电阻的整定值为动作电阻整定值的 ( B )倍。 A. I B. 2 C. 3 36.矿井高压电网,必须采取措施限制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不超过 ( A )A。 A. 20 B. 25 C. 30 37.电气设备的防护等级是指 ( C )。 A.绝缘等级 B.防爆等级 c.外壳防水和防外物的等级 38.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气设备适用于 ( C )。 A.全部电气设备 B.大功率电气设备 c.通信、监控、信号和控制等小功率电气设备 39.隔爆型电气设备应与地平面垂直放置,最大倾角不得超过 ( C )。 A. 10176。 B. 12176。 C. 15176。 40.井下选择高压动力电缆截面时,应按配电网络的最大 ( A )电流,校验电缆的热稳 定性。 A.三相短路 B.两相短路 c.单相接地 41.要求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完好率、小型电器的合格率、防爆电器的失爆率应是 ( C )。 A. 90% 95% 0 B. 90% 90% 0 C. 95% 95% 0 42.矿井提升机制动系统由 ( A )和传动机构组成。 A.制动闸 B. 深度指示器 c.滚筒 43.在倾斜井巷中使用有接头的钢丝绳时,其插接长度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 ( C )倍。 A. 100 B. 200 C. 1 000 44.提升钢丝绳、罐道钢丝绳必须 ( A )检查 1 次。 A.每天 B. 1 个月 C.每季 45.井巷中采用钢丝绳牵引带式输送机运送人员时,运行速度不得超过 ( C )m/ s。 A. 1. 2 B。 1. 5 C. 1. 8 46. 下列设备中,不能使用有接头的钢丝绳的是 ( C )。 A.平巷运输设备 B.斜巷钢丝绳牵引带式输送机 c. 30。 以上倾斜井巷中专为升降物料的绞车 47.对使用中的钢丝绳,应根据井巷条件及锈蚀情况,至少每 ( B )涂油一次。 A.周 B.月 C.季 48.严禁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 ( B )接地。 A.经电容 B.直接 c.间接 49.井下电力网的 ( A )不得超过其控制用的断路器在井 下使用的开断能力,并应校验 电缆的热稳定性。 A.短路电流 B.过负荷电流 C.工作电流 50.井下机电设备硐室内各种设备与墙壁之间应留出 ( C )m 以上的通道。 A. 0. 3 B. O. 4 C. 0. 5 51.井下低压配电系统同时存在 ( B )以上电压时,低压电气设备上应明显地标出其电 压额定值。 A. 3 种或 3 利 B. 2 种或 2 种 C. 4 种或 4 种 52.井下机电设备硐室内各种设备相互 之间应留出 ( A )m 以上的通道。 A. O. 8 B. 0. 7 C. 0. 5 53.煤矿井下供电,高压不得超过 ( C )V。 A. 6 000 B. 3 300 C. 10 000 54.煤矿井下远距离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不得超过 ( C )v。 A. 220 B. 127 C. 36 55.煤矿井下供电,低压不得超过 ( C )V。 A. 380 B. 660 C. 1 140 56.煤矿井下照明、信号、电话和手持式电气设备的供电额定电压,不得超过 ( B )v。 A. 220 B. 127 C. 36 57.采区电气设备使用 ( A )V 供电时,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 A. 3300 B. 1140 C. 660 58.煤矿井下 ( B )kw 及以上的电动机,应采用真空电磁起动器控制。 A. 30 B. 40 C. 50 59.地面变电所和井下中央变电所的高压馈电线上,必 须装设 ( C )的单相接地保护 装置。 A.有漏电闭锁 B.有漏电保护 C.有选择性 60.在煤矿井下,每天必须对低压检漏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 ( A )次跳闸试验。 A. 1 B. 2 C. 3 61.在煤矿井下,每班使用前,必须对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进行 1 次 ( B )试验。 A.合闸 B.跳闸 c.运行 62.从井下机电设备硐室出口防火铁门起 ( B )m 内的巷道,应砌碹或用其他不燃性材 料支护。 A. 10 B. 5 C. 6 63.井下变电硐室长度超过 ( B )m 时,必须在硐室的两端各设 1 个出口。 A. 5 B. 6 C. 10 64.在水平巷道或倾角在 ( C )以下的井巷中,电缆应用吊钩悬挂。 A. 10176。 B. 20176。 C. 30176。 65.井下电缆悬挂点的间距,在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内不得超过 ( A )m,在立井井筒 内不得超过 6 m。 A. 3 B. 5 C. 7 66.井下电缆与压风管、供水管在巷道同一侧敷设时,必须敷设在管子上方,并保持 ( A )m 以上的距离。 A. 0. 3 B. 0. 4 C. 0. 5 67.矿灯的管理和使用要求,发出的矿灯,最低应能连续正常使用 ( C )h。 A. 8 B. 10 C. 1l 68.井下防爆型的通信、信号和控制等装置,应优先采用 ( B )型。 A.隔爆 B.本质安全 c.防爆特殊 69.矿井中的电气信号,除信号集中闭塞外应能 ( C )发声和发光。 A.连续 B.交替 C。 同时 70.井下照明和信号装置,应采用具有短路、过载和 ( A )保护的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 置配电。 A.漏电 B.欠压 C.过压 71.井下电气设备,电压在 ( B )V 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 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 (或钢丝 )、铅皮或屏蔽护套等必须有保护接地。 A. 24 B. 36 C. 42 72.井下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应超过 ( B )Ω。 A. 1 B. 2 C. 3 73.井下每一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至局部接地极之间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和接地 连接导线的电阻值,不得超过 ( A )Ω。 A.: 1 B. 2 C. 3 74.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的主接地极应在 ( B )各埋设 1 块。 A.水仓、水沟 B.主、副水仓 C.水沟、潮湿处 75.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的主接地极应用耐腐蚀的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得小于 ( B )m、 厚度不得小于 5 m m.。 A. 0. 5 76.井下低压配电点或装有 ( B )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应装设局部接地极。 A. 2 B. 3 C. 4 77.井下使用中的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检查,应 ( B )1 次。 A.每周 B.每月 C.每季 78.井下配电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整定检查,应 每 ( C )1 次。 A.月 B. 3 个月 c. 6 个月 79.井下高压电缆的泄漏和耐压试验,应每 ( C )1 次。 A.季 B. 6 个月 C.年 80.井下固定敷设电缆的绝缘和外部检查,应每 ( A )1 次。 A.季 B. 6 个月 C.年 ( A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不确定 ?( C ) A.用 四氯化碳或 1211 灭火器灭火 B.用沙土灭火 C.用水灭火 D、不确定 ( D ) ,可现场放电,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火灾。 A、 220 伏 B、 6000 伏 、 C、 110000 伏 D、 数万伏 ,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增大,说明线圈中的磁通量( D ) A、数值大 B、变化量大 C、变化慢 D、变化快 ,原副边电流的关系是( C ) A、原边电流增大,副边电流减小 B、副边电流增大,原边电流也增大 C、原边电流不受副边电流影响 D、不确定 ,要使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其外部条件是 ( A ) A、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B、反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 C、两个结均为正偏 D、两个结均为反偏 ,其允许的最高表面温度为( C ) A、 80℃ B、 120℃ C、 150℃ D、 450℃ 88.( A )至少对检漏继电器进行一次远方人工漏电试验。 A、每月 B、每季 C、每年 D、每天 量电动机的绝缘电阻住要是测( B ) A、相对相之间 B、相对地之间 C、各绕组之间 D、不能确定 ,若副边电流增大,则主磁通的变化是( C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属于变频率 f 的调速方法的电动机是 ( C ) A、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 B、具有双定子绕组的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 C、同步电动机 D、变极电动机 ,通电线圈承受电磁转短最小的位置 ,在线圈平面与磁力线夹角等于( C )处。 A、 0176。 B、 45176。 C、 90176。 D、 120176。 ,其值( A )。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适中为好 ,其允许最高表面温度为( D ) A、 80℃ B、 125℃、 C、 150℃ D、 450℃ 380V,其交流耐压试验电压为( B ) A、 380V B、 500V C、 1000V D、 1760V ( C )。 A、电磁感应 B、电流的磁效应 C、能量平衡 D、电流的热效应 ( D )控制。 A、笼形转子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B、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的调整 C、直流电动机的起动 D、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 D )保护作用。 A、过流 B、过载 C、失电压 D、欠电压 ,已知电 压的最大值为U m, 电流最大值 为 I m,则电路的无功功率为( C )。 A、 UmIm B、 UmIm/ 2 C、 UmIm/2 ( B )来实现逻辑功能的 A、三极管的放大特性 B、晶体管的开关特性 C、晶体管的非线性 D、晶体管的温度特性 ,程度是为解决某问题而设计的一系列( C )。 A、存储器 B、输出 C、指令 D、输入 ( C )之间的结合面。 A、上下 B、左右 C、一层一层 D、前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