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内容摘要:

判断故障部位,熟练运用各种维修方法与技巧查找并排除故障;掌握常用维修工具和仪器设备的功能及使用方法;能熟练拆装实习用整机;能注意维修安全,并能正确填写维修报告。 注:电子整机维修实习中典型整机的选择应与《电子整机原理》课程所选内容一致。 26. 单片机应用综合实习 (90学时 ) 了解单片机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能说明单片机编程的一般方法,能熟练使用单片机开发系统,能用汇编语言编制并调试一般性程序,能用单片机实行对典型应用电路的控制。 27. 岗位综合实习 (360学时 ) 能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使自己的专项技能熟练程度有明显提高并达到企业的要求;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了解电子整机生产的全过程和各阶段的生产工艺要求,能编写生产实习报告或产品设计论文。 (四 ) 集中实践教学项目 (选修 ) 28. 收音机装配与维修实习 (30学时 ) 理解普通收音机的基本组成原理,能叙述收音机各功能电路的作用,能根据收音机的装配与调试工艺文件组装并调试收音机,能查找与排除收音机的一般性故障。 29. 电话机维修实习 (30学时 ) 能理解电话机的基本原理及各部分电 路的工作原理,能读懂电话机的电原理图、印制电路图和装配图;能叙述电话机的一般维修方法和各部分的维修流程,能根据故障现象,判断故障部位,运用各种维修方法与技巧查找并排除故障,能正确填写维修报告。 30. 电热与电动器具维修实习 (30学时 ) 了解电阻式、红外线等电热器件及温控器件的作用与性能,掌握电饭锅、微波炉、电风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按操作要求对这些器具进行拆装,能够使用常用仪器仪表进行检测,能正确判断和排除常见故障。 31.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习 (30学时 ) 能叙述计算机的组成原理与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与 性能,能正确装配计算机软、硬件并进行调试,能对计算机的一般性软、硬件故障进行检测和维修。 (五 ) 选修课程 32. 文学艺术欣赏 (30学时 ) 本课程可有以下几种选项: (1) 音乐欣赏 了解简谱与五线谱乐理知识,了解欣赏音乐的三个阶段,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了解常见歌曲与乐曲的体裁;了解中西常见乐器;能理解音乐语言,领会歌曲内容。 (2) 美术鉴赏 了解美术欣赏的基本知识,了解美术的基本特点和种类;了解美术作品的形式要素等常识;了解美术作品常见的几种表现方式;能赏析中外名画,能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 中的美进行欣赏。 (3) 诗词欣赏 了解诗词的特点及一般阅读、欣赏诗词的方法;理解各个历史时期名家名篇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及流露的思想感情;了解诗词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各种流派的风格特点;了解诗词创作的一些基本方法。 33. 会计学基础 (30学时 ) 了解会计学原理的基本知识,了解会计核算体系的一般内容和具体方法,理解会计业务的处理程序,能编制工业企业主要会计报表。 34. 市场营销 (45学时 ) 了解市场营销学的产生、发展及基本理论,理解和掌握企业的四种主要营销策略。 35. 办公自动化 (45学时 ) 理解办公自动 化的概念和意义,能建立一套基本办公自动化系统,掌握传真机、复印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能正确使用和维护现代办公设备,排除传真机、复印机的常见故障。 36. 英语口语 (68学时 ) 能听懂比较规范的英语和日常生活用语,能进行一般的会话,能用英语简单描述企业情况和工作环境,介绍产品和工艺,询问或回答商业信息。 37. 英语资料阅读 (51学时 ) 了解科技英语的一般语法知识,能借助字典简明扼要正确翻译电子类科普性英文资料。 38. 多媒体技术 (68学时 ) 理解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的硬件与软 件技术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能正确使用常用多媒体设备和多媒体软件。 39. 材料与元件 (51学时 ) 了解常用的电子材料的特点及应用;掌握阻容元件的种类、特点及应用,掌握阻容元件的命名、标识;了解电感元件、电接触件的应用;掌握晶体管种类、特点及应用;掌握常见的各类集成电路的特点及应用;理解传感器件、显示器件、压电器件、电场、声控器件的原理及应用;能结合电子材料和元器件的特点,理解其应用的要点。 40. 电机与电气控制 (68学时 ) 掌握控制用电机及常用低压电器的性能、结构、用途;理解常用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能 用常用仪器仪表对电气控制线路进行检测,能分析、排除一般的电气控制线路故障。 41. 开关电源 (51学时 ) 理解开关电源系统的组成原理和技术特点;了解开关电源技术中功率变换器 (DC/DC变换器 )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了解 PWM开关变换器的组成、工作原理与技术指标;了解开关电源最新软切换技术的原理、特点;能叙述开关电源的特点、指标及工作过程;会简单估算主要元器件的技术参数及电源功率、效率;能分析比较常用开关电源的性能、特点,会利用常用或专用设备维修开关电源的常见故障。 42. 公共关系 (51学时 ) 了解公共关系的产 生与发展,理解公共关系的主要职能和实施步骤,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共关系的作用;能进行简单公共关系的策划,了解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一般方法。 下一页 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设置标准 (供参考 ) 一、专业设置的基本依据 专业设置以社会调查和就业形势的分析为依据,把相关行业职业 (岗位群 )的知识与能力要求转化为有限的课程教学门类,以便根据受教育者的生理、 心理状况和所具备的文化层次,遵循教育规律实施教学。 二、专业教学组织 1. 根据专业建设的特点和教学管理需要,专业教学管理机构可按以下方式构建: 其中,实践性教学纳入相应的教研组管理,这将更有利于教学组织和管理,有利于教师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也可采用以下方式构建: 2. 专业负责人应具有高级职称,有较高的教学研究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3. 教研组长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实训组长应有 3 年以上的企业技术工作经历或有“双师”证书。 三、专业师资配备 1. 专业教师应具备中等职业学校及以上的教师任职资格,应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 2. 以每年招收 2 个班为基数,本专业 的教师人数应不少于 7 人,其中专职教师应不少于 5人,教师数与学生数之比应大于 1:20,专职教师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教师人数不低于 40%,高级职称人数不低于 15%。 3. 本专业全部课程中的 60%以上授课任务由经过相关专业系统培训,且具有中级职称以上和一定实践经验的专职教师承担。 4. 根据专业教学需要,可聘请一定数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