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育种方案参考内容摘要:
计划。 如采用本场公猪的精液配种,则应该强 调选配方案的制订,努力将各世代选育群体的近交系数控制在 以内。 同时,为了加快改良进展,应该尽量缩短世代间隔,力争选育群一年一个世代。 群体后备母猪 8 月龄左右开始配种,配种过程尽可能在一个发情期内完成,以利于随后的性能测定过程的实施和方便管理。 为达到此目的,可采用同期发情技术。 在选育群的繁殖过程中,尤其应该注意强调对系谱记录的管理和运用。 、性能测定: 性能测定的实施是选育取得成功的保证。 选育中以场内测 定为主,由各场派专人负责测定后备猪群的产肉性状和繁殖性状,育种中心 将统一派专人定期对 全育种公司 各种 猪场后备猪的生产性状进行测定。 同时,结合罗牛山种猪 性能测定站的测定结果,提高选种的准确性和遗传进展。 主要测定项目如下: 后备猪生长发育测定 每繁殖一个世代,均需进行测定 测定头数:后备母猪每窝选测 1- 2头,后备公猪选测 1 头 测定期:从出生至 100千克( 80- 105 千克)体重结束 肥育性能测定 基础群或一世代和选育结束时,各测定一次。 选育过程中,各选育群可增加测定次数。 测定从 70 日龄开始至体重达 100 千克结束 胴体和肉质性状测定 肥育测定后对后备猪进行胴 体和肉质性状测定。 以上各项测定的项目和方法,严格按《后备猪、肥育猪性能测定技术规程》的规定进行。 、继代猪的选择 选种时间: 第一次选择:在 70 日龄保育期结束时进行。 主要根据仔猪个体发育情况和质量性状选择。 每窝选留 1公 2母供性能测定。 17 第二次选择:在体重达 100 千克性能测定结束时进行。 根据性能测定资料,应用综合选择指数选择,在符合质量性状要求的前提下,按指数高低选留继代猪。 性状选择: 质量性状选择:具有该品种特征,外形结构良好,体躯长,后躯丰满,无遗传缺陷、公猪睾丸 发育良好,母猪乳头 7 对以上,排列良好。 数量性状选择:以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胴体瘦肉率为主选性状。 以体重达 100 公斤日龄(平均日增重)和活体膘厚二性状动物模型 BLUP 法(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估算育种值进行选择。 继代猪选留数:公猪要求 5∶ 1,母猪要求 3∶ 1 选留。 考虑到后备母猪的配种受胎率,以及妊娠和产仔等各环节可能出现的情况,各世代继代猪选留数,应按选育群母猪数增加 20%选留,以确保选育群体的规模。 、饲养管理规范 在选育全程中,要求各类猪的营养水平,饲养管理措施,力求做到稳定,减少环境偏差 ,以便考查各世代的遗传改进量。 各类猪的营养水平参考 NRC标准 和外种猪饲养实际 由罗牛山饲料公司 拟定。 各类猪的饲养: 仔猪: ( 1)初生期:做好人工接产,早喂初乳,防止冻死压死,提高仔猪存活率。 仔猪生后 23 日龄,每头注射补铁制剂,补铁 150200mg。 ( 2)补饲期:早诱饲和补饲,采用颗粒料自由采食,自由饮水。 ( 3)保育期:仔猪 45周龄断奶至 70 日龄阶段为保育期。 保育期饲喂哺乳仔猪料,保育期结束前 710天逐步过渡饲喂性能测定猪料,为性能测定做好准备。 性能测定猪: ( 1)按拟定的 营养水平配合饲粮,整个测定期中使用相同的饲粮,饲粮配方力求稳定。 ( 2)设置自动料箱,自由采食。 如无条件设自动料箱,每日投料两次,投料量以下一次投料时不剩料为度,避免控制采食量。 18 ( 3)注意饲料调制和适口性,增加采食量。 配种准备期的后备公母猪 ( 1)性能测定结束后,选作继代猪的后备公母猪,采用限量饲喂,调整体况配种。 ( 2)后备母猪日喂料 2千克,后备公猪增加 1020%,每日按时定量分 2次饲喂。 ( 3)根据猪只体重的生长和体况,调整饲料喂量。 ( 4)每日可适量补喂青饲料。 繁殖母猪 ( 1)每日按时 定量分 2次饲喂,并视体况适当增减喂量。 ( 2)体况良好的妊娠母猪,临产前 5 天左右适当减料,产后 35 天逐步增加到哺乳期喂量。 ( 3)体况良好的哺乳母猪,断奶前应适当减料。 ( 4)繁殖母猪可补喂青饲料。 种公猪 ( 1)使用繁殖母猪饲粮 ( 2)非配种期每头每日定量饲喂 2 千克,配种期饲喂 千克。 并根据公猪体况增减喂量。 ( 3)每日按定量分 2次饲喂。 各类猪的管理 1. 猪群保健: ( 1)免疫: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按程序免疫接种,预防主要传染病的发生。 ( 2)建立有关防疫卫生制度 ,并严格执行。 ( 3)清洁与消毒:经常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实行定期消毒制度。 ( 4)经常注意猪群健康情况,及时诊治。 2. 哺乳期和保育期仔猪: 19 ( 1)采取保温措施,保持适宜的小环境温度。 ( 2)经常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尽量减少水洗作业,降低相对湿度。 ( 3)针对各场实际情况,制定措施预防仔猪腹泻。 性能测定猪(见后备猪性能测定技术规程) 繁殖母猪 ( 1)配种期母猪:要注意发情观察,按选育计划要求配种,并作好配种记录。 如未怀孕及时补配。 ( 2)妊娠后期母猪:单圈饲养,临产前进行 圈舍消毒,并作好接产准备。 采用高床产仔的母猪,产前 7 天应进入产仔栏。 ( 3)分娩母猪:作好人工接产和初生仔猪编号、称重、记录等工作。 种公猪 ( 1)配种前应进行精液品质检查,视情况调整营养水平和饲养管理措施 ( 2)配种期中,应定期检查精液品质,并注意利用强度 、资料收集与总结 记录表格: 种公猪登记卡 公猪配种成绩表 种母猪登记卡 母猪繁殖哺乳记录 配种记录 以上记录表格,使用 育种公司 制定的统一表式。 生长发育测定记录 屠宰和胴体分离记录 饲料消耗记录 肉质测定记录 资料记录、保存与整理: 数据资料应由专人负责收集、保管与整理 所有数据资料,均需准确地进行记录。 记录表一式两分,一分归档保存,一分现场使用。 所有数据资料,除用表格记录外,均及时准确地输入电脑贮存,以便整理资料。 20 每一世代选育结束后,分析整理资料,并写出总结报告。 数据资料处理时,不可任意挑选或舍弃,以便能客观地反映群体性能水平。 核心群选育 技术指标 核心群性状 选择指标 核心群种公猪 选 育指标 品种 日增重 (g/d) 030kg 日增重 (g/d) 30100kg 瘦肉率 (%) 使用寿命 其它 杜洛克 371 1022 汉普夏 358 843 长白 375 969 大白 357 943 核心群种母猪 选育指标 品种 日增重 (g/d) 030kg 日增重 (g/d) 30100kg 瘦肉率 (%) 使用寿命 其它 杜洛克 368 973 汉普夏 359 807 长白 378 937 大白 358 913 种猪测定站公猪性能指标 品种 日增重 (g/d) 30100kg 料肉比 瘦肉率 (%) 使用寿命 屠宰损失 kg 杜洛克 975 汉普夏 854 长白 929 大白 916 育种值测定 育种值测定采用最佳 线性无偏估计法 (BLUP) 个体育种值估计包括本身和所有亲属的相关信息 个体育种值估计调正固定效应 个体育种值估计可进行不同世代种猪个体性能精确比较 育种值估计采用下列动物模型 Y = S + K + a + I + p +e S: 场年季效应 21 K: 性别效应 A: 育种值效应 I: 窝效应 P: 圈舍效应 E: 随机误差效应 育种计划核心群母猪 95%应用人工授精技术 ,通过人工授精和测定站测定,各育种群之间建立有效的遗传联系并使多性状 BLUP 测定效应得以遗传传递。 年 遗传进展 每头猪每年的遗传边际效益为 12 元 RMB( 美圆 /年 ) 品种 日增重 (g/d) 030kg 日增重 (g/d) 30100kg 料肉比 瘦肉率 (%) 屠宰损失 kg 使用寿命 杜洛克 汉普夏 长白 大白 平均 健康与抗病力 控制和消灭猪瘟、伪狂犬、猪水疱病、结核病、旋毛虫病、萎缩性鼻炎、疥螨、肺炎等疾病。 育种群体规模 建立 1800头 GGP基础母猪、 9200头 GP基础母猪、年出栏父母代种猪 100,000头的育种基地,每年保持 5‟ — 10‟遗传进展。 在保持一定的背膘厚和生长速度前提下,以提高瘦肉组织的生长效率、提高繁殖性能、 改良肉质,提高抗逆性、产品的一致性和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为育种目标,建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罗牛山种猪育种体系。 育种方法 核心群 (杜洛克、汉普夏、长白、大白 )进行纯系选育提高 ,通过种猪性能测定和实施人工授精,依据 BLUP 育种值有计划地开展选种选配,保持与丹 22 麦原种猪的同步遗传进展。 父母代 实施杂交计划。 杂交计划使用两个母系猪(丹系长白和丹系大白)以及两个父系(丹系杜洛克和丹系汉普夏)。 商品猪 70%使用杜洛克作为终端杂交公猪, 30%使用 HD 和 YD 公猪。 罗牛山 (YL/LY)母系 丹长白 X 丹大白 罗育 LY/YL 罗牛山 (HD)父系 丹汉普夏 X 丹杜洛克 罗育 HD 23 第六章 种猪 性能 测定 、测定性状 序号 检测类别 检测项目 标准代号 一 生长肥育性能 1.达 100kg 体重的日龄 2. 30~ 100kg 日增重 二 膘厚 3. 100kg 体重时活体膘厚 三 活体眼肌面积 4.活体眼肌面积 四 估计瘦肉率 5.估计瘦肉率 五 繁殖性能 6.总产仔数 7.活产仔数 8.产仔间隔 9. 21 日龄窝重 10.初产日龄 11. 21 日龄哺育率 六 饲料报酬 12.饲料报酬 七 胴体品质 13.宰前体重 14.胴体重 15.屠宰率 16.胴体膘厚 17.胴体眼肌面积 18.腿臀比例 19.胴体瘦肉率 八 肉质 20.肌肉 pH 值 21.肉色 22.系水力 23.滴水损失 24.大理石纹 25.肌肉脂肪含量 、测定规程 后备猪及肥育性能测定技术规程 后备猪生长发育测定 (一) 供测猪的选择与分群 后备母猪:每窝选留小母猪 1- 2 头,使留种比例在 30%以下。 后备公猪:每窝选留小公猪 1头,留种比例为 10%。 24 公猪和母猪分圈饲养。 供测猪应在同一分娩季节中选择,时间力求接近。 并要求发育正常,健康无病。 (二) 测定时间 每个世代的后备猪,均需进行生长发育测定。 测定从出生开始,至 100 千克体重结束。 肥育性能测定 (一)供测猪的选择与分群 肥育性能 测定以未去势母猪为供测猪。 每个公猪后裔中,选择 4头供肥育性能测定。 每个公猪的 4头后裔合圈饲养。 供测猪应在同一分娩季节中选择,日龄和体重接近,供测猪应发育正常健康。 (二)测定次数 选育过程中,肥育性能测定不少于 2次 第一次:在组建基础群或一世代时进行,测定数不少于 16 头,屠宰数不少于 8头。 第二次:在选育结束年度进行,测定数每个公猪后裔不少于 4头,屠宰数每个公猪后裔不少于 2头。 测定的起止时间:从 70 日龄开始,体重达 100公斤时结束。 为了准确 掌握体重,在接近结束时,进行试称重。 测定期 的技术管理 (一)预防注射与驱虫:供试猪在 60— 70日龄内进行 (二)饲养管理条件: 要求尽量减少环境误差。 同类供测猪的圈舍、圈养头数、饲料调配、饲喂方法等条件,要保持一致。 每一猪舍由固定的饲养人员饲喂,如两名以上饲养员,应以一人为主,其它为辅,力求供测猪只待遇一致。 25 (三)测重 后备猪在 80- 105千克称重,结束场内测定。 同胞肥育测定。种猪育种方案参考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说课稿(整理)
( 3)情感目标 : 让学生亲身体验 EXCEL 强大的运算功能,通过 系统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敢于动手、自主探究能力,和不断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 4)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要公正、准确地做好各种报表;不要弄虚作假,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 5)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利用公式、函数进行数据的计算和统计 难点:能够根据需求选择和正确使用函数 二、说学法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
c15混凝土垫层施工方案
)混凝土振捣: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的边缘。 ( 5)混凝土振捣密实后,以水平控制装和槽壁标高线为准检查平整度,高的铲掉,凹处补平。 用水平刮杠刮平,表面再用木抹子搓平,并随时用 2m 靠尺检查平整度。 ( 6)铁抹子压第一遍:木抹子抹平后,立即用铁抹子压第一边,至到出浆为止,如果砂浆有泌水现象时,可均匀撒干水 泥和砂( 1: 1)的拌合料,再用木抹子用力揉搓,
秋季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补种工作总结
项工和的顺利进行,卫生院抽调业务人员在小学、幼儿园就此项工作的开展做了技术指导,明确各小学新生及幼儿园新入园幼儿为本次查验对象,并培训了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种类及免疫程序,预防接种证查验方法及相关表格的填写。 职工分片包干,责任落实到人,进行查验、登记、补证、补种工作。 三、 查验结果 全辖区共查验小学共查 1
初三寒假超前指导手册
自主规划 超前学习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