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原理与3g技术内容摘要:

网络表 现出不稳定的缺点。 室内覆盖完善是 3G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提高室内覆盖能力,不仅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业务使用体验,还可以分散过密地区的网络压力,更可以与其他营运商的网络争夺室内话务量。 不断增长的用户数量与有限的频率资源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主要矛盾,移动通信网络采用各种小区规划的新技术,增加频率复用度,以减少小区间距,扩大容量,如 GSM 移动通信网络由 80 年代的大区制,逐步发展至现在的以宏蜂窝为主的小区制。 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容量以满足迅速增长的话务量,采用 1x MRP、同心圆等小区规划新技术,频率复用更加 紧密。 即使这样,仍然存在一些话务热点地区的容量受限问题。 而且这些热点地区几乎都集中在繁华地区,如,火车站、城市商业区、商场和机场等,换言之,在热点地区很大一部分话务分布在室内。 单纯依靠室外宏蜂窝基站不能很好的解决室内问题,一是因为现代建筑质量越来越高,对信号形成较强的屏蔽,也就是穿透耗损较大,通常达到 15dB甚至以上,室外信号不能很好的覆盖室内。 二是因为一些高层建筑的较高楼层,来自室外基站的信号较多,强度相近,不能形成主服务区,容易长生乒乓切换,导致话音质量恶化和掉话率高;而且,受基站天线高度的限制,一些特 高层建筑的顶层无法正常覆盖,形成移动通信盲区或干扰区。 3G 需要比 2G 更早、更加需要比 2G 更早、更全面地部署室内覆盖。 各主要移动通信营运商对于室内覆盖建设的战略意义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在建设上也是不遗余力。 一 室内覆盖系统的结构 从大方面说,室内覆盖系统由信号源和分布系统( DAS)组成,具体地讲,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 信号源,如基站,直放站等; 2 信号传输介质,光纤,同轴馈缆和泄漏电缆等; 3 功率分配元件,如功分器,耦合器等; 4 有源器件,如干放; 5 天线 二 室内 覆盖的技术方案 室内覆盖的技术方案按 照信号源可划分为宏蜂窝基站,微蜂窝基站 BBU+RRU 和直放站。 其中宏蜂窝基站的解决方案可分为接室内分布系统和直接接室外窄波束高增益天线定向覆盖方式。 其它类别的信号源在室内解决方案中都是需要连接室内分布系统。 如上所述,宏蜂窝基站的技术解决方案,可以通过采用或利用室外宏蜂窝基 站的信号和连接室内分布系统两种方式来解决存在的室内覆盖盲区或信号弱的 问题,采用何种方案需要根据实际环境,建筑物特点,室内覆盖的需求及话务密 度等因素来决定。 如在住宅区,通话 90%以上发生在室内,但住宅区的建筑和功 能特点不允许在楼内安装室内分布系统,且住宅区的建筑物密集,安装的成本也 很高,另外其话务特点是发生在工作时间以外,休息日等非工作时间,话务密度 不高。 如果在此类区域出现室内覆盖问题,首要考虑的方案是在临近住宅区的地 方或住宅区内,使用宏蜂窝加高增益,窄波束的天线解决。 该方法也适用于某些 特定环境中的建筑物覆盖,实现方式是将天线直接对准目标建筑物覆盖,并采用 窄水平半功率角宽垂直波瓣的天线,网络资源可以同时为室内和室外的用户服 务。 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该方法不能确保建筑物内部的完全覆盖。 如香港电信 7 运营商 SUNDAY 在 3G 室内覆盖方面遇到的问题比较有代表性。 香港高楼林立 (每平方公里平均 630 栋高楼,平均楼高 45 米 ),与业主谈判难度大,周期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