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开挖及及内支撑专项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详见平面图),以加快土方开挖的进度,降低开挖成本,提高效率,具体分层情况详见附图土方开挖平面及开挖时的工况图。 第一层土方开挖(挖深 ,标高 ~ ) 第一层开挖方量约为 23000m179。 ,其中华峰中心为 10000m179。 ,按华峰与迪凯划分两个施工区域进行开挖计划 5天完成。 土方开挖分别选用 3台 PC200 型反铲挖土机进行施工,自南向北依次进行。 挖至设计标高后,施工钢筋砼压顶梁、排沟及护坡。 第 二层土方开挖挖深约 ,(华峰标高 ~ 、迪凯标高 ~),按华峰与迪凯划分两个施工段进行开挖,该层土方工程量较大,估计达 55000m179。 ,其中华峰中心为 26000m179。 ,计划分别投入 PC200 型挖机 4 台,从南侧向北侧分层分段开挖。 考虑到支撑上挖机行走铺垫土方需要,无支撑区域开挖至第一道支撑顶标高 300mm处。 机械开挖至离第一道支撑底设计标高附近时,应最后留 300mm 人工修土,铺 200mm厚碎石,浇 100mm 厚素混凝土垫层,每边超出支撑梁工作面为 150mm,在垫层上 抹 20mm石灰浆层再铺油毛毡与支撑梁隔离,再绑扎钢筋、侧面支撑,浇筑第一道支撑及围檩。 第一道支撑及围檩施工计划在 23 天内完成。 土方开挖与内支撑专项施工方案 第 14 页 共 35 页 第三层土方开挖挖深 ,(华峰标高 ~ 、迪凯标高 ~ ) 第一道支撑系统完成后养护 7~ 10 天,强度达到 80%以上后(砼可掺早强剂来提高砼强度,强度根据同等条件下养护的试块试压结果确定),开始挖掘第一道支撑下的土体。 本层土方开挖量约为 73000m179。 ,其中华峰中心为 35000m179。 ,分别用 4台 PC200 反铲挖土机,分层开挖至第 二道支撑底,施工第二道支撑及围檩。 开挖前,基坑内设置一道施工坡道并铺路基板作为挖机和车辆行走道路,需在支撑上先填土。 为能控制到第一道支撑系统底下土体,利用挖机钻入支撑下修挖及往外返土,边退边挖。 当挖至第二道支撑底,施工技术人员放出支撑梁位置线,用副挖土机挖槽至梁底,槽底用人工修低 300mm,垫层、支撑做法同第一道支撑。 副机紧跟主机,以便及时翻土,配合主机装车外运,并尽量做到晚上装车,白天挖槽集土,在基坑中部,可利用空间优势纵深开挖。 开挖从中间开始,向两侧边退边挖,同时投入大量人工进行支撑四角边修、挖土,主 挖机直接装土上车,受已完成的支撑和立柱影响,需用 PC120 挖机作间接翻土,并用人工配合。 考虑到支撑上挖机行走铺垫土方需要,无支撑区域开挖至第二道支撑顶标高 300mm处。 该层土方开挖需保证机械、车辆不碰撞支撑梁及钢支柱,并将角钢支柱内垃圾土冲洗干净。 钢立柱 500mm 范围土方采用人工开挖。 第四层土方开挖(华峰标高 ~ 、迪凯标高 ~ ) 第二道支撑系统完成后养护 7~ 10 天,强度达到 80%以上后(砼可掺早强剂来提高砼早期 强度,强度根据同等条件下养护的试块试压结 果确定),开始挖掘第二道支撑下的土体。 本层土方开挖量约为 53000m179。 ,其中华峰中心为 25000m179。 ,分两次开挖,华峰开挖至标高- 米处时施工加固用的高压旋喷桩,迪凯施工第三道支撑体系, 第五层土方开挖(华峰标高 以下所有土方、迪凯标高 以下所有土方) 待华峰高压旋喷桩、迪凯第三道支撑施工完成,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第五层土方的开挖,本层土方开挖量约 61000 m179。 ,其中华峰中心为 29000m179。 ,开挖计划分别用 4 台PC200 反铲挖土机施工。 为加快出土量,根据实际需要调换 2 台 PC300 挖机,并在后期或者需要时采用加长臂挖机。 在坡道铺路基板作为挖机和车辆行走道路,开挖第五层土方,需在支撑上先填土,填 土方开挖与内支撑专项施工方案 第 15 页 共 35 页 土高度须高出支撑顶面然后在其上铺设路基板,方可在上面通行机械车辆。 当大面积挖至底板底标高处,应改用人工修挖,并垫层、承台、地梁、电梯井等加深部位进行开挖。 最后坡道土方收尾采用长臂挖机挖出,结合塔吊吊运装车运出场外。 本层土方采用边退边挖的原则,但受钢立柱影响和开挖深度加深,工作效率将会明显降低,增加人力和提高积极性是有效措施。 挖毕土方后,用汽车吊将挖机吊出坑外,停机面以下土方 用人工开挖,由塔吊配合吊至大门口,然后由汽车直接外运。 三、基坑内外降排水 坑内降排水 坑内采用自流井降水。 坑外排水 坑外除靠近新塘河一侧采用自流井降水外,其余坑外均采用轻型井点降水。 为防止坑外地表水流入基坑内,沿基坑外侧四周设置 300 400( h)地面明沟,每隔 30m 设 800800 800( h)集水坑,用水泵将水排入市政排水系统。 三、钢砼支撑施工 施工顺序 支撑施工顺序按一层土方开挖线路依次施工,由南向北方向进展。 主支撑一次性完成,不允许留施工缝。 施工流程 垫层→钢筋绑扎→模板安装 →砼浇筑→养护 ⑴、垫层:土方开挖完毕后,及时排除基坑内积水,修正标高至设计要求,然后铺80mm 厚碎石,浇 100mm 厚 C10 砼垫层,工作面为每边 200mm,在垫层上抹 20mm 石灰浆层再铺油毛毡与支撑梁隔离。 垫层必须振捣密实,表面平整。 ⑵、钢筋绑扎:为使以后土方施工时支撑梁与垫层完全脱离,在钢筋绑扎之前在垫层上面铺设一层油毡脱离层,然后再绑扎。 钢筋绑扎时,应严格控制钢筋的规格、尺寸、间距、锚固以及搭接长度,严格控制支撑梁的有效断面尺寸,使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钢筋接头应相互错开,在同一截面上,受拉区不得超过 25%,受压区不得超过 50%。 采用对焊接头时,焊接应饱满、光洁,中心位移不得超过 2mm,钢筋保护层必须使用垫块垫起,梁侧保护层采用吊块固定。 ⑶、模板安装:水平支撑梁模板采用木模板Φ 48 钢管扣件固定。 模板在使用前 土方开挖与内支撑专项施工方案 第 16 页 共 35 页 须清理表面残渣,并涂刷胶模剂二遍。 模板安装后要检查模板的断面尺寸和轴线位置符合设计要求,模板拼缝严密,安装牢固,浇筑时应派专人守模。 梁侧模板应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时方可拆除。 ⑷、砼浇筑:砼浇筑前应先清理梁内及钢筋上的泥巴等杂物,检查钢筋模板梁面尺寸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 求。 砼采用 C30 商品混凝土泵送。 砼浇捣应按顺序依次浇捣,浇捣使用插入式振动棒,振动距离应小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 倍,振动上层砼时,振动棒插入下层 50mm,不得漏振,也不得插入一点振,每一点振捣时间为 20~ 30S,振动棒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 特殊情况下砼浇捣施工缝留设应在梁长 1/3 处,且留设要垂直于梁面,接缝时缝面应清理干净,并用 1: 2 水泥砂浆套浆。 ⑸、养护:砼浇筑完终凝后即进行浇水养护,砼强度要达到 80%以上后才能挖支撑下土方。 砼强度根据同条件养护下的试块试压结果为依据。 第三节、基坑支撑转换及拆除 一 、工程基坑概况 本工程基坑支护采用钻孔灌注柱 +内支撑围护,坑内设置二道钢筋砼支撑(东南侧局部三道),支撑梁采用现浇钢筋砼结构,砼强度等级为 C30。 节点及交接处有加密筋和加密箍筋。 支撑截面尺寸主要有(宽高): 1000 800、 1000 600、 900 800、 900 600、800 800、 500 700 等几种结构;围檩梁截面尺寸主要有: 1150 800、 1000 800、 1000 700、 9000 700;压顶梁截面尺寸主要有: 1000 600、 900 600。 二、支撑拆除方案的选择 本工程地处钱江新城 核心地块,三面环路,周边均为已建或在建高档次商务办楼,地理位置比较繁荣。 支撑拆除施工时无法采用爆破拆除支撑,因此,本工程采用风钻人工拆除。 三、人员及机械配备 ⑴工程量 根据支撑图纸,初步计算拆除二道支撑工程量(不包括压顶梁)为 2500m179。 ,为南北二个流水施工段,平均每次拆除工程量约为 1575m179。 ,每道支撑体系拆除根据设计要求分期进行,即每次拆除工程量为 788m179。 本方案以拆除单道支撑的工程量来计划设备、人员及施工进度的。 ⑵设备配置 单风钻台班产量为钻孔进尺 35m,施工产量为 3m179。 ,每个流水施工段每道支撑 拆除计 土方开挖与内支撑专项施工方案 第 17 页 共 35 页 划 10 天完成,配置风钻台数: 788m179。 247。 10247。 3m179。 =26 台。 条件允许时,拆除作业可以与土建施工平行作业。 设备配置表如下: 序号 设备名称 数 量 功 率 备 注 1 7655 风钻 40 套 / 2 压风设备 30 台 ⑶人员配备 风钻工单台配置 1人,按 2 班考虑。 岗 位 人数 /名 备 注 项目经理 1 项目工程师 1 质检员 1 施工员 2 电 工 1 机修工 2 安全员 2 风钻工 80 按 2 班考虑 塔吊工 4 普 工 40 气割工 20 四、基坑支撑转换 在底板外侧采用 300 厚素混凝土作为换撑带,在标高 、 处各设计一道临时支撑分别作为第一道支撑和第二支撑的换撑。 五、支撑拆除施工 拆除顺序 本工程支撑拆除按从下往上、由南向北依次拆除,同时根据基坑的围护稳定性及设计等要求分层、分块进行拆除。 拆除时间 ( 1)、施工基础底板,待其强度均达到 100%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三道支撑; 土方开挖与内支撑专项施工方案 第 18 页 共 35 页 ( 2)、地下二层楼板结构施工结束且具有 100%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二道支撑; ( 3)、地下一 层楼板结构施工结束且具有 100%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一道支撑。 支撑拆除 支撑拆除采用风钻开凿,开凿可分段进行,每段控制在 1~ 2m 左右,先用风钻凿掉钢筋保护层砼,然后用气焊割断钢筋。 最后用风钻开断,由塔吊起吊装车外运。 第五章、施工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第一节、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保证体系: 设质检员一名,跟班作业,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检查工作。 控制手段: ( 1)、严格按照国家验收标准施工及质量评定。 ( 2)、各施工班、组长负责对工程质量实行自检。 ( 3)、各作业队长对分 项工作组织检查及评定。 ( 4)、项目经理部负责对各项工作进行检查和评定。 ( 5)、各作业队每周对各班组工程质量评比一次。 ( 6)、项目经理部每月对各队的工程质量评比一次。 ( 7)、项目经理部质检人员一管到底,认真执行群检、专检、班检的“三检”制度。 施工质量记录表格: ( 1)工程日志薄 ( 2)质量检验评定表 ( 3)分项工程评定表 土方开挖与内支撑专项施工方案 第 19 页 共 35 页 ( 4)单项工程评定表 第二节、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一、基坑安全监测 本围护工程开挖深度、面积均较大,基坑周围有地下管道及建筑物要保护,因此除进行安全可靠的围护体系设计、严 格按规范要求施工外,尚应进行现场监测,作到信息化施工。 本工程基坑开挖过程须进行动态管理,加强监测工作。 基坑开挖深度深,周围环境复杂,特别是地下墙作为主体结构的一部分,因此基坑及地下墙施工过程中须进行动态管理,加强监测工作。 监测内容包括:基坑周边道路、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沉降,地下墙沿深度的水平位移(利用测斜管监测,测斜管在土中及地下墙内均应有埋设)、墙体内力和土体应力,以及坑内水平支撑的轴力、坑内外地下水位等。 监测点布置与业主协商后定。 整个基坑开挖及地下室施工过程应定人定期进行观测,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 业主和设计人员,以便协商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煤气管道应委托专业单位监测。 本基坑按设计要求监测内容如下: 基坑开挖前应请相关专业单位对基坑周边建筑物缺陷及沉降情况做一次全面检查及记录。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提出以下几点监测内容: ⑴支护深层土体位移; ⑵基坑内水平支撑轴力监测; ⑶支撑系统沉降观测; ⑷地下水位观测; ⑸管线监测:专业管线如电力管线、煤气管线等应请相关专业单位进行监测。 ⑹对周围环境监测:包括周围建筑物、道路及管线的沉降、倾斜、裂缝的产生的开展情况。 监测报警 ⑴水平位 移报警值:连续三天位移速率超过 3mm/天,墙体累计位移达 45mm,土体水平位移 55mm; ⑵支撑系统沉降警戒值为 10mm; ⑶水平支撑轴力监测报警值:第一道为 6000KN;第二道为 10000KN;第三道为 10000KN(三道支撑范围为 10000KN); 当超过报警值时,应及时通知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以便采取应急措施。 土方开挖与内支撑专项施工方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